三峡概况
三、工程效益
3 航运效益
三峡水库为实现万t级船队从重庆至武汉直达运输创造了条 件,有利于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联系。三峡工程建 成后,滩险淹没,航深和航宽增加,水流条件基本改善。每 年约有50%的时间可行驶万t级的船队,由于船队规模加大, 船舶单位马上拖载增加,单位耗能降低,运转速度提高,从 而可大幅度减少运输成本费用。
2 电站建筑物
电站厂房为坝后式,布置在泄洪坝段两侧的厂房坝段下 游,左、右厂房分别安装14台和12台700MW水轮发电机 组,左侧厂房总厂度643.7m,右侧厂房总长度584.2m。 电站进水口布置在大坝上游侧,采用单机单管引水。
四、枢纽布置
3 通航建筑物
通航建筑物包括永久船闸和升船机,均布置在左岸。 永久船闸位于临江最高峰坛子岭左侧,为双线连续五级 船闸,闸室有效尺寸为280m×34m×5m(长×宽×坎上 水深)。
坝址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微风化和新鲜岩体的透水性微弱, 有80%以上的压水试验段的岩体单位透水率小于1Lu,其 余试验段主要为弱、中等透水性。
坝址区域地壳稳定条件好,不具备发送强烈地震的背景, 为典型的弱震构造环境,基本烈度为Ⅵ度。
(2)水文特性
坝址至宜昌间无大支流的汇入,宜昌流量资料作为坝址 的代表。长江宜昌站多年平均流量为14300m³/s,年径流 量4510亿m³。坝址各种频率的设计洪水流量如表
4 南水北调及其他效益
南水北调中线方案从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向黄淮海平原 西部和北京、天津供水,多年平均调水量约150亿m³。
此外三峡水库还可开发旅游、提供灌溉、水库养殖等,对 发展库区经济效益显著。
四、枢纽布置
三峡水利枢纽主要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坝(挡水、泄水建筑 物)、电站和通航建筑物组成。 1 挡水建筑物
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185m,最大坝高 181m。大坝轴线总长度为2309.5m。泄水建筑物为大坝 泄洪坝段,布置在河床中部,泄水设施为深孔和表孔。
升船机位于永久船闸右侧,靠左侧电站厂房。
大坝设计正常蓄水位175m,总库容393m³,防洪库容 221.5亿m³,最终安置移民113万人。
三峡工程施工采用三期导流、明渠通航方案,设计总工期 17年。
三、工程效益
1 防洪效益
三峡水库防洪库容221.5亿,防洪效益显著。三峡工程可 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从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减少汛 期分流入洞庭湖的水沙,延长洞庭湖寿命。提高了对城陵矶 以上洪水的控制能力。
坝址基岩为前震旦纪闪云斜长花岗岩,闪云斜长花岗岩岩 性均一,完整,力学强度高。微风化和新鲜岩石的饱和抗压 强度达100MPa,变形模量30-40GPa。
(1)地址条件
坝区主要有两组断裂构造,一组走向北北西,一组走向北 北东,倾角多在60°以上。
花岗岩体的风化层,分为全、强、弱、微4个风化带, 风化壳厚度以山脊部分最厚可达20-40m,山坡与一级阶 地次之,沟谷、漫滩较薄,主河床中一般无风化层或风化 层度很小,平均厚度21.5m。坝基除利用微风化岩体外, 部分弱风化下亚带岩体可用作建基岩体。混凝土与建基岩 面间的抗剪(断)强度,摩擦系数(f)取值1.0-1.3,凝 聚力(c)为1.2-1.5MPa。建基岩体岩石有岩石间的抗剪 断强度,视不同的结构类型的岩体,f与c值分别为1.0-1.7 和1.2-2.0MPa。第四纪松散堆积物主要是河流冲积层,葛 洲坝水库蓄水后,主河槽及后河普遍淤积有厚5-18m的细 沙。
长江干流悬移质泥沙的多年平均输沙量,寸滩站为4.62亿t, 宜昌站为5.62亿t,相应多年平均含沙量分别为1.32kg/m³ 和1.2kg/m³。长江泥沙中推移质数量相对较小。
二、工程规模
三峡水利枢纽建筑物由大坝、电站厂房、船闸及升降机组 成。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轴线全长2309.5m,坝顶高程 185m,最大坝高181m。电站厂房采用坝后式,分设左岸 及右岸厂房,分别安装14台机2台水轮发电组,单机容量 700MW,总装机容量1820MW。右岸预留后期扩机6台机 组(单机容量700MW)地下厂房位置。永久船闸为双线 五级连续船闸,位于左岸坛子岭左侧,单级闸室有效尺寸 为280m×34m×5m(长×宽×坎上水深),可通过万t级船 队。升船机为单线一级垂直提升机,一次可通过一艘 3000t级客轮或1500t级船队。工程施工期间,在升船机右 侧设单线一级临时船闸。
长江三峡工程概况
一、枢纽位置及坝址自然条件 二、工程规模 三、工程效益 四、枢纽布置
一、枢纽位置及坝址自然条件
1 枢纽位置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西陵峡中的湖北省 宜昌县三斗坪镇,控制流域面积100万k㎡。
2 坝址自然条件
(1)地址条件
坝址河谷宽阔,谷底宽约1100m,河床右侧有中堡岛顺江 分布,岛顶面高程70-78m,中堡岛长570m,宽90-160m。 葛洲坝水利枢纽蓄水后,中堡岛左侧主河槽枯水期河宽约 600m,右侧有一汊河,宽约300m。两岸为低山丘陵,左侧 坛子岭和右侧白岩尖为临江最高山脊,高程分别为263m和 243m,主要山脊多呈北东向。
按1992年价格水平,三峡工程防洪多年平均直接经济效 益为每年22.0-25.2亿元。
2 发电效益
三峡电站装机容量18200MW,保证出力4990MW,平均 年发电量846.8亿KW·h。三峡电站地处我国中部,向华中、 华东、及川东地区,供电距离都在400-1000km的经济输电 范围以内。每年发电毛收入达254亿元,三峡电站还具有巨 大的环境效益,所发电可替代燃煤4000-4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