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物分析2分析

药物分析2分析


分解
四、重金属检查法
重金属系指在试验条件下,能够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
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如银、锑、汞、铅、铜、铋、铬、 锡、锌等 重金属影响用药安全或药物的稳定性,必须严格控制其 限量
四、重金属检查法
《中国药典》2010年版采用比色法检查,共收载了3
种检查方法。主要讲解第一法
第一法:硫代乙酰胺法 (一)原理:对照法(比色法)
同时进行,加入试剂顺序要一致 2.加入硝酸的目的 3.如何观察 4.供试品溶液如带颜色的处理 5.供试液如不澄清的处理
二、硫酸盐检查法
(一)原理:对照法 (比浊法)
HCl 药物:SO 2 BaCl BaSO 4白色浑浊 4 2
HCl 对照:K2SO( c 、 V ) BaCl BaSO 4白色浑浊 4 2
药物分析技术
药物分析技术
第三章 药物杂质检查技术
药物杂质检查技术
1 2 3 杂质的来源与杂质检查方法 一般杂质的检查 特殊杂质的检查
学习目标
1.掌握一般杂质检查的原理、方法及杂质限量计算
2.熟悉特殊杂质的检查方法
3.了解药物杂质检查的意义及药物杂质的来源和分类
4.学会药物中常见一般杂质检查和特殊杂质检查的操作
用药安全
二、杂质限量与杂质检查方法
(一)杂质限量
杂质限量是指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 通常用百分之几或百万分之几来表示:如葡萄糖中 氯化物的限量为0.01%,重金属的限量为百万分之五
(二)杂质检查方法
杂质的限量检查可分为以下3种方法:
1.对照法 对照法是将供试品溶液与待检杂质对照溶液, 在相同条件下处理后,比较反应结果,从而判断供试品 中所含杂质是否超过限量。特点:不需知道杂质的准确 含量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乙管) 监控管溶液的制备(丙管)
3.比色 4.结果判断
(三)注意事项
1.重金属硫化物生成的最佳pH是3.0~3.5
2.标准铅溶液应在临用前精密量取铅贮备液新鲜稀释配
制,以防止硝酸铅水解而造成误差,配制与贮藏用的
玻璃容器均不得含铅 3.第一法中的丙管,也称为监控管,是为了防止出现假象
三、铁盐检查法
(一)原理:对照法(比色法)
药物:

o Fe 2 Fe 3 Fe 3
6SCN HCl FeSCN 6 红色
3
对照: Fe3 C、V 6SCN HCl FeSCN 6 红色
3
(二)检查方法
标准铁溶液的制备→供试品溶液和对照溶液的制备
颜色 浑浊 色斑
比色 比浊 比较色斑
(二)杂质检查方法
杂质的限量检查可分为以下3种方法:
2.灵敏度法 的方法。本法的特点是不需要对照物质,而 是以供试品不出现阳性反应为限度。特点:不需对照物质
(二)杂质检查方法
杂质的限量检查可分为以下3种方法:
3.比较法 比较法是指取供试品一定量依法检查,测定与 待检杂质含量相关的吸光度或旋光度等指标,不得超过 规定值,以此控制杂质的限量。特点:准确测定杂质的 量,不需对照品
3 药物:Cl AgNO3 HNO AgCl白色浑浊
3 对照:NaCl(C,V) AgNO3 HNO AgCl白色浑浊
(二)检查方法
1.标准氯化钠溶液的制备
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对照溶液的制备
4.比浊 5.记录和结果判断
(三)注意事项
1.应遵循平行操作原则 供试品管和对照液管的操作应
第一节
杂质的来源与杂质检查方法
杂质的来源与杂质检查方法
药的杂质:
是指药物中存在的无治疗作用或影响药物的稳定性
和疗效,甚至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一、杂质的来源及分类
(一)杂质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的来源
一方面是由药物生产过程中引入
(一)杂质的来源
另一方面是在贮藏过程中引入
(二)杂质的分类
1.按来源可分为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
(二)检查方法
硫酸盐检查法的操作流程与氯化物检查法相同,包括:
标准硫酸钾溶液的制备→供试品溶液和对照 溶液的制备→加入沉淀试剂25%氯化钡溶液 →比浊→记录和结果判断等
(三)注意事项
1.应遵循平行操作原则:供试品管和对照液管的操作应
同时进行,加入试剂顺序要一致 2.加入盐酸的目的 3.如何观察 4.供试品溶液如带颜色的处理 5.供试液如不澄清的处理
(1)一般杂质是指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泛,在多种药物的 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 (2)特殊杂质是指在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根据药物 的性质和生产工艺而引入的杂质
(二)杂质的分类
2.按性质可分为信号杂质和有害杂质
(1)信号杂质本身一般无害,但其含量的多少可以反映出 药物的纯度水平 (2)有害杂质对人体有毒害或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如重金 属、砷盐等,在质量标准中应严格加以控制,以保证
五、砷盐检查法
砷的危害
五、砷盐检查法
第一法(古蔡氏法)
检砷装置:
(一)原理:对照法(比较色斑颜色)
→加入显色剂30%硫氰酸铵溶液→比色→记录和结果判断等
(三)注意事项
1.反应在盐酸酸性溶液中进行,可防止Fe3+水解,在中
性或碱性溶液中,Fe3+水解生成棕色或棕红色的产物, 影响检查 2.加入过硫酸铵的目的 将供试品可能存在的Fe2+氧化成
Fe3+ ,同时可以防止红色的硫氰酸铁受光照还原或分解 3.加入过硫酸铵的目的 将供试品可能存在的Fe2+氧化 成Fe3+ ,同时可以防止红色的硫氰酸铁受光照还原或
CH3CSNH 2 H2O pH3.5 CH3CONH2 H2S
药物: Pb2 H2S pH3.5 PbS黄色~棕黑色
对照:PbNO3 c、V H2S pH3.5 PbS黄色~棕黑色
(二)检查方法
1.标准铅溶液的制备
2.检查溶液的制备
对照溶液的制备(甲管)
(三)杂质限量计算
允许杂质存在的最大量 杂质限量= 100% 供试品量
L C V 100 % S
点滴积累
1.药物中的杂质主要由 和 引入
。通常用
2.杂质限量是指药物中所含杂质的

来表示
、 、
3.杂质限量的检查方法主要有 和 三种
第二节
一般杂质的检查
一、氯化物检查法
(一)原理:对照法 (比浊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