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1-7课主观题练习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1-7课主观题练习

政治1-7课主观题练习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我们必须适应国外形势的新变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结合材料,请用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分析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正确性。

2.阅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其建设性。

100多年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改变了历史进程和亿万民众的命运。

历史已经一再证明,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当代深刻察析资本主义的科学方法。

面对近年来美国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德国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宣告“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法国著名政治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呼吁“现在该维护马克思的幽灵们了”;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马克思依旧是当今不可超越的思想家。

巴西著名经济学家多斯桑托斯则指出,马克思的思想仍然是分析当今世界发展和变化的真正的、卓有成效的工具。

材料二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1)结合材料一,分析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仍然是当代深刻察析资本主义的科学方法。

(9分)(2)请结合哲学基本问题的知识,联系材料二,剖析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性。

(9分)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由于传统戏剧高度程式化的表演、旧的剧目、缓慢的节奏和单一的视觉效果,令其难以“俘获”看惯了声光化电演出的年轻人,传统戏剧艺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观众流失和资金匮乏。

面对这一现状,某剧院在实践中积极尝试改革,该剧院根据时代的变化在题材和容上不断创新,积极融入时代元素。

演出过程中,创作者们会不断听取观众意见并加以改进完善,并注重把戏剧和现代科技结合起来,恰当地运用舞台特效。

演出的节目得到了观众的高度评价,该剧院也取得了良好的演出成果,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说明该剧院是如何实现对戏剧艺术的再认识的。

(12分)4.阅读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也是人们学习知识、分享经验、充实个人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阅读的方式也在日益多元化,我们可以读“书”读“广播”读“电视”、读“网络”读“微信”等等。

一位网友据此认为,今天我们完全可以通过阅读获得我们所需的一切知识和精神食粮,这也是我们阅读的目的。

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简要评析上述网友的看法。

(10分)5.台风每年都会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造成严重影响。

面对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的台风,人们曾试图削弱、消灭它,但最终都不得不放弃。

于是开始总结经验,逐步转变抗台防灾的观念,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科学防御的抗台防灾工作思路。

一方面,利用气象卫星,使用先进的卫星遥感技术观测和预报台风,运用动力学方法和统计学方法预测、预报台风的路径和强度,及时掌握和分析灾害的实时信息,做到预报准确,决策科学。

另一方面,高度重视防汛水利工作,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夯实水利防灾减灾基础,提高了抗御台风灾害的能力;建立一整套诸如人员避险转移等容的预案和处置制度。

请简要说明人们在防台抗台中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的?(9分)6.(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有这样一段生动的描述: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

由一个部门负责领土围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

(1)结合材料一,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分析在人类与自然关系上认识变化所蕴含的道理。

(8分)材料二《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元大都外城常有无数商人来往止息,建有许多旅馆和招待骆驼商队的大客栈。

旅客按不同的人种,分别下榻在指定的彼此隔离的旅馆,各国商贾辐辏于此,百货云集。

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薪火相传,在文明交流互鉴史上写下了重要篇章,如今随着中国同欧亚国家关系快速发展,这一“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2)结合材料二,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谈谈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应怎样包容互鉴,共同发展。

(6分)材料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存在着政治、经济等多种风险,如一些国家在安全和发展方面存在不确定性矛盾;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回报周期长。

(3)结合材料,分析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应如何坚持联系的观点。

(10分)7.在新常态下,怎样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个定位、三个提升”,是省委、省政府给出的响亮回答。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提升发展标杆:经济转型发展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过程,其过程必然承受阵痛乃至剧痛,但必须闯过这道关、跨过这道坎,才能实现新跨越。

这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放眼长远,分步骤、有层次地推进,最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结合材料一观点,运用唯物辩证的发展观说明省委省政府是怎样提升发展标杆的?(6分)材料二提升考核标准:2014年4月,根据社会出现的新问题,省委、省政府对17市科学发展考核作出重大调整,加大了资源消耗、科技创新等指标的权重,新设置“空气细颗粒物(PM2.5)浓度现状及改善率”,打破了政绩考核“GDP决定论”的考核标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新的考核标准的制定所体现的道理。

(6分)材料三提升精神境界:去年财政筹资37.4亿元,支持至、至东营等高速公路建设,促进财税、人才、科研、产业等要素在各地市的自由流动,打破条块分割和地区封锁,努力提升17市“大”的精神境界。

(3)结合材料三,运用辩证法的联系观的相关知识,分析省是如何提升17市“大”的精神境界的。

(6分)8.材料 2015年在经济运行发展呈现新常态下,我国经济之所以还能以较高的速度增长,主要原因在于,和经济发展陷于停滞的欧洲许多国家相比,中国是一个人口和区域大国,各地发展不平衡,工业化城镇化所处阶段不一致,当部分地区进入中速发展阶段后,另一部分地区还可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中国实行的是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可以利用具有强有力的调控能力的有利条件,维持我国保持超出一般经济体的经济增速来赶超发达国家。

我国经济之所以不能和以前一样高速发展,主要原因在于:其一,全球经济的增长乏力降低我了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其二,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过去三十年速度型粗放型增长带来的危害,从政策导向上刻意引导经济发展方式从注重速度和规模的阶段向注重质量和效率的阶段转变。

以适应新的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用联系的多样性知识说明材料中对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所作分析的合理性。

(9分)练习答案1.①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与升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2分)科学发展观正确反映了当今时代的任务与要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2分)②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前进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2分)科学发展观是贯穿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才能推动社会变革,推动时代的步伐。

(2分)2.(1)①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科学性,它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点,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于实践,又经过了实践的反复检脸。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它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每点3分)(2)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②从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角度看,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坚持了存在决定思维,是唯物主义的做法。

③从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角度看,科学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这说明了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坚持了可知论。

(每点3分)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社会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及作用、哲学的基本问题等知识。

材料一主要说明的是马克思主义对改造世界的指导意义,故回答第 (1)问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容、基本特征及作用、真正哲学的社会作用三个方面思考作答;解答第(2)问,主要应运用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来分析材料。

3.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分)传统戏剧演出遭遇的困境推动着戏剧节目的创新,(2分)现代科技的发展为节目的创新提供了舞台特效,(2分)实践促进了戏剧创作者的创造能力;(2分)文化创新作品只有在实践中经受观众的检验,才能实现其创作目的;(3分)4.①获得知识的具体途径可以是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也可以通过读书等方式获取间接经验。

(2分)网友认为今天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获得知识和精神食粮,肯定了通过读书等方式获得间接经验,是我们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1分)②但认为“我们完全可以通过阅读获得我们所需的一切知识和精神食粮”则割裂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辩证关系,否认了直接经验(实践)的重要性。

(2分)③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一切真知最终来源于实践,来自于直接经验。

因此,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尽可能多地获得直接经验,才能真正深刻理解、验证书本知识,才能获得“阅读不到”的知识和精神食粮。

(2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世界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