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高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第一框内容,课题明确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阐释了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及我国政府对人权的基本观点。
本框题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民主观、法制观。
二、学情分析
本框的教学对象是高三一轮复习学生,年龄虽然教高一时候增长,阅历丰富一点,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较零散不系统,同时缺乏一定的参与政治生活方面的实践,理论基础薄弱,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有限。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国家的本质、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2、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3、运用生活实际说明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分析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4、在民主与专政关系的分析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5、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集中讨论和课件演示的方式,促进学生们对知识的进一步挖掘和深入了解,探究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关系和学生们对知识的了解程度。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
2、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身边的政治生活,明确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参与热情,提高中学生政治参与的技能。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人民民主的特点本质
★教学难点: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等
六、教学流程
复习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把必修一经济生活教材复习完,今天开始复习必修二《政治生活》的内容。
这本书有四个单元,从四个维度来展开,分别是公民、政府、政治制度、国际视角。
这是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的内容,在本册书里面是一个基础性的开篇性的内容,很重要。
大家都知道,我们每年的春天都有个“美丽的约会”,即每年召开一次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简称两会。
我们只要年满18周岁且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教材镜头一说了从旧社会里面走过来的人在今天都不敢相信自己会有这些权利,为什么会有这个感觉?说明什么?
师总结:因为我们当今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板书)
首先来了解一下国家。
我们知道,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物品丰富,私有制出现,进而不同的阶级出现,代表不同利益阶级产生了矛盾,统治阶级为了更好地统治压迫被统治阶级,就建立了军队、监狱、警察等暴力机关,国家出现了。
国家是统治阶级为镇压被统治阶级反抗而建立的暴力机关。
教师活动:非常好!对于国家这个概念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1.国家
(1)从产生看: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体现
(2)从本质看: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3)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
2.国家的性质(国体):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的
教师活动:因为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所以说,国家的性质是由什么决定呢?
学生活动:(齐言)由占经济上统治地位的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的。
教师活动:从国家的性质上看,迄今为止历史上出现过哪几种类型的国家?学生活动: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3.我国的国家性质
教师活动:说的很好。
那么,大家可以结合一下我国政治的各方面情况,先试想一下我国属于哪种类型的国家?我国的国家性质又是怎样的?
教师活动:同学们,现在我们可以知道,我国是哪种类型的国家?国家性质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性质即国体,我国国体决定后面我们要学习到的公民的政治权利,政府的性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宗教制度、外交政策等。
学生活动:
观看两幅图对比,
民国时期发生灾难后的百姓状态,和孩子们的生活,与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对比。
我们来体会一下,当时在旧社会时期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状态,人民的生活都没法保障,民主政治权利又谈何而来?新中国的国家性质与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的国家性质有何不同?人民的地位呢?
新中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旧中国的国家性质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专政。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对占全国
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同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总结:板书
4、人民民主专政
(1)最大特点和本质
(1)民主与专政的含义
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例如,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过程就是民主的体现)专政:即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如,打击犯罪分子(赖昌星归案)}。
区别专政与专制,专制指君主的独
自统治,是一人对全体的,专政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统治,是一个阶级对另外一个阶级。
(2)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民主与专政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存在对立关系:1.民主适用于人民内部2.专政适用于敌对势力;另一方面,是统一关系:1.民主是专
政的基础2.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3)人民民主的特点
广泛性和真实性
我们来看下面几则材料。
材料一: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
别行政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35个选举单位,共2987名。
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11名,占代表总数的13.76%,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归国华侨代表35名;妇女代表637名,占代表总数21.33%,比十届妇女代表所占比例提高了1.09个百分点;来自一线的工人和农民代表人数高于上一届,其中有3名农民工代表。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教师活动:从这则材料中,同学们对我国的人民民主有了怎么样的认识?学生活动:说明了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表现为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教师活动:很好!请大家看课本P5的相关内容,了解我国具体哪些人享有民主。
教师活动:民主的广泛性除了体现在主体的广泛外,还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你们知道我国的人民享有哪些权利吗?教师活动:我国人民享有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民主权利。
人民民主真实性的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制度、法律、物质保障,重点理解,举例子。
第二,表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代来的利益日益彰显。
第三,人权保障方面。
建国后我国人权保护取得显著成就,人权不是空洞的一句话,而是具体的、相对的,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很多方面,但最根本的是生存权和发展权,保护人权的根本途径
是经济得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辨析人权高于主权言论。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板书设计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国家
2.国家性质
3.我国国家性质
4.人民民主专政
(1)最大特点和本质
(2)新型的民主与专政
(3)人民民主的特点
(4)必要性和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