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中心平台系统集成测试规程

数据中心平台系统集成测试规程

数据中心平台系统集成测试规程
正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修订控制页
目录
1 引言
1.1 目的 (3)
1.2 适用范围 (3)
1.3 术语和缩略语 (3)
2 统集成的说明.......................................
2.1 试负责人和责任 (3)
2.2 继承策略 (4)
2.3 集成考虑的因素 (4)
2.4 确定集成测试的方法 (4)
2.5 建立集成环境 (5)
2.6 集成进度 (5)
3 确保借口兼容 (5)
3.1 审查接口描述的完整性 (5)
3.2 管理接口 (5)
4 执行系统集成和交付. (5)
4.1 确认待集成的组件的完备 (5)
4.2 组装产品组件 (6)
4.3 核查组装的产品组件 (6)
1引言
1.1目的
系统集成是把设计阶段制定的,已通过单元测试的模块构建成一个完整软件结构的系统方法。

系统集成需要解决的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集成过程中的接口适配问题,不同模块、组件都有不同的接口,这些接口是否适配,是模块、组件间能否正确地协同工作地关键;二
是集成地策略和方法,最简单的方式是一次性将所有“零部件”集成为一个整体,但是实际
上往往可以采取增量集成的模式,即“部分集成、评价、再集成”的模式,这样可以保证最
后的产品能够通过验证和确认。

为保证这两个主要问题的顺利解决,在集成之前需完成确定集成的顺序、策略、搭建集成环境等准备工作。

1.2适用范围
是QA人员检查项目本文档是项目测试人员进行系统集成活动的依据和指导;
质量策略实施情况的依据;适用于组织所有软件项目。

1.3术语和缩略语
表1.术语和缩略语
2统集成的说明
2.1试负责人和责任
项目经理指定若干位项目组成员进行系统集成,并指定一位负责人;系统集
成的负责人制定系统集成计划:集成计划必须写明集成的策略、顺序、集成环境、
工具等内容。

2.2 继承策略
系统集成人员须首先确定集成策略,主要有两种集成策略:增量集成:系统集成工作可以不必到所有模块全部开发完成之后进行,可以对已开发完成的模块先进行集成,即“部分集成、评价、再集
成”的模式,逐步集成完毕。

这种迭代的集成策略,是一种对于中型以上的软件项目比较适合
的模式,便于及时发现错误并纠正;
一次性集成:待所有功能模块全部开发和确认(单元测试)完毕,把所有
的模块一次性的集成在一起。

2.3 集成考虑的因素
集成人员根据产品组件的可用行、依赖关系、集成环境、集成人员技能等因
素确定集成的优先级顺序:
识别待集成的产品组件(模块);
利用组件之间的接口定义,确定相应的验证环节;
确定多种可供选择的集成顺序;
选择最佳的集成顺序;
评估集成顺序方案,记录按照此种顺序进行集成的理由。

2.4 确定集成测试的方法
确定集成顺序的方法包括:先将主要程序模块进行集成,再由主程序一步一步向更低层次的程序集
成;先将一些小的模块、组件集成起来,形成几个较大的子系统,再把这些较大的子系统集成
为整个软件系统;系统集成人员可以根据本项目的特殊性制定集成的优先级顺序;
2.5 建立集成环境
统集成人员建立系统集成环境:
1)识别系统集成环境需求;
2)确定用户系统集成环境的验证准则;
3) 建立和维护系统集成环境。

2.6 集成进度
项目经理确定系统集成的进度安排,根据“集成计划”中每一次集成的所需
时间和预计完成时间,做出本阶段的详细进度安排,更新《项目进度表》。

3 确保接口兼容
3.1 审查接口描述的完整性
检查接口数据的完备性,包括:原发点、目的地、触发机制、协议和数据特征;
标准化接口:确保组部件之间以及组件和环境能够正确适配。

3.2 管理接口
确保接口的兼容性;
解决接口不一致及变更的问题;
建立可供项目组成员访问的接口库。

4 执行系统集成和交付
4.1 确认待集成的组件的完备
跟踪所有待集成组件的状态,确定这些组件为可组装的状态;
接受状态正确的组件;确认待集成的组件的接口状态的正确性。

4.2 组装产品组件
按照“集成计划”确认系统集成环境准备就绪;系统集成人员按照规定好的集成策
略、优先级顺序等执行集成。

4.3 核查组装的产品组件
检查集成完毕的部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