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农村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农村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农村社会工作
课程编码:B0541055
适用专业及层次:社会工作专业本科
课程总学时:36
课程总学分:2
理论学时:18
实践学时:18
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导论》《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农村社会工作》是我国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工作专业技术和方法在农村社区中的应用。

《农村社会工作》力求协助学生认识农村社区、掌握农村工作方法、技巧,促进专业学习和专业思考,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和从事农村社会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难点
(一)理论课时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难点
第一章农村社会工作概述
【教学内容】
农村社会工作的含义,农村社会工作的特征,农村社会工作的功能,农村社会工作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教学要求】
了解农村社会工作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解和掌握农村社会工作的含义,农村社会工作的特征;农村社会工作的功能。

【教学重难点】
农村社会工作的含义,农村社会工作的特征。

第二章农村社会工作的历史脉络
【教学内容】
中国古代农村社会工作,中国现代农村社会工作,中国当代农村社会工作。

【教学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农村社会工作,中国现代农村社会工作;理解和掌握中国当代农村社会工作。

【教学重难点】
中国当代农村社会工作。

第三章农村社会工作的现实处境
【教学内容】
农村的经济环境,农村的政治环境,农村的文化环境。

【教学要求】
了解农村的经济环境,农村的政治环境,农村的文化环境。

【教学重难点】
农村的文化环境。

第四章农村社会工作的理论取向
【教学内容】
实证主义,功能主义,诠释学,批判理论,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

【教学要求】
了解实证主义,功能主义,诠释学,批判理论,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基本含义;理解实证主义,功能主义,诠释学,批判理论,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核心概念;掌握实证主义,功能主义,诠释学,批判理论,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农村社会工作切入点。

【教学重难点】
实证主义,功能主义,诠释学,批判理论,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农村社会工作切入点。

第五章农村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
从农民的现实生活认识农村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农村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教学要求】
了解农民的现实生活;理解和掌握农村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农村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第六章农村社会工作的组织架构
【教学内容】
政府的主要农村工作,群团组织与农村社会工作,民间组织与农村社会工作,大学和科研机构与农村社会工作。

【教学要求】
了解政府的主要农村工作;理解和掌握政府、群团组织、民间组织、大学和科研机构与农村社会工作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政府、群团组织、民间组织、大学和科研机构与农村社会工作的关系。

第七章农村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
贫困与反贫困,农村社会服务。

【教学要求】
了解贫困与反贫困的含义,缺乏优势视角下的反贫困策略;理解优势视角下的农村小额信贷;掌握农村社会服务。

【教学重难点】
农村社会服务。

第八章农村社会工作的实务模式与方法技巧
【教学内容】
农村社会工作的实务模式,农村社会工作的方法技巧。

【教学要求】
理解农村社会工作的地区发展模式,社会行动模式,社会策划模式;掌握农村社会工作分析技巧,农村社会工作关系建立技巧和农村社会工作组织技巧。

【教学重难点】
社会策划,农村社会工作方法技巧。

第九章农村社会工作的过程
【教学内容】
前期准备工作,界定需要与介入,后期评估。

【教学要求】
了解农村社会工作前期准备工作;理解和掌握需求的界定、介入和后期评估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界定需要与介入,后期评估。

第十章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工作
【教学内容】
缺乏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工作,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工作。

【教学要求】
了解缺乏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工作;理解优势视角的内涵;掌握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工作。

【教学重难点】
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工作。

(二)单项实验教学内容与要求
1.认识农村社区实验
【实验教学内容】
任务一:收集关于中国农村发展相关政策法规。

任务二:观看农村生活现实电影《证书》,每个同学在观看影片完之后,写出自己对农村的影响。

【实验教学目的】
使学生全面了解我国农村社区组织、生产生活基本情况及发展变迁历史,为将来从事农村社区的社会工作打下基础。

【实验教学要求】
全班分成7个组(每个组5人左右),各组统一收集关于中国农村发展相关政策法规,要求每个组将收集到的相关政策法规情况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组织学生课堂认真观看农村生活现实电影《证书》,每个组都要填写一份实验报告给老师,要求学生以社会工作的专业视角去观看电影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这部影片,并在全班进行一次讨论,讨论完毕,每个同学都要交一份观后感。

【主要仪器设备】
多媒体
2.农村农户工作
【实验教学内容】
选取某一材料,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每一组用之前学习的个案工作方法编写一个个案辅导案例,进行模拟演练。

【实验教学目的】
掌握农村个案工作理论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技巧,设计出带有个案元素的农村社会工作项目.
【实验教学要求】
全班分成7个组(每个组5人左右),要求每位学生全身心投入,认真撰写个案辅导案例并进行角色模拟,完毕后把感受写下来。

【主要仪器设备】
多媒体
3.农村小组工作
【实验教学内容】
针对农村存在的问题如空巢家庭、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家庭暴力等问题,每个小组选定一个主题(不得重复),策划一个小组活动。

【实验教学目的】
掌握学校小组工作理论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技巧,能成功地应用已学习的小组工作设计出带有小组元素的农村社会工作项目。

【实验教学要求】
全班分成7个组(每个组5人左右),每个组选定一个主题,策划一个农村小组活动;小组活动策划书包括小组名称、时间、地点、目的、参加对象、工作人员、辅助人员、活动道具、活动具体安排、可能遇到的问题;每一组将制作的小组活动策划书的纸质版上交给老师,老师在课堂做出评点。

【主要仪器设备】
多媒体
4.农村社会工作组织技巧
【实验教学内容】
选取一些案例,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讨论,使学生掌握农村社会工作中如何发展村民组织,如何应用谈判策略解决农村问题。

【实验教学目的】
掌握农村社会工作的组织技巧。

【实验教学要求】
应用头脑风暴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讨论完毕,每个同学都要交一份农村社会工作组织技巧认识报告(不少于1000字)。

【主要仪器设备】
多媒体
三、教学章节及学时分配
(一)总体学时分配
(二)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说明
农村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在农村社区中的应用,有着较强的应用特色。

在课堂教学和辅导中,辅导教师可结合具体的生活和工作实例进行教学,避免学习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在讲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多采用课堂讨论和小组学习的形式。

五、考核方式
考核类型:考查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六、使用说明
本教学大纲适用于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讲课内容和顺序安排根据教学大纲开展。

七、主要参考资料
张和清. 农村社会工作【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史铁尔. 农村社会工作【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
民政部社会工作司. 农村社会工作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年.
大纲编写人(签字):教研室主任(审核):
教学单位负责人(审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