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江西省十一地市发展趋势排名及分析(附若干县市分析)不得不承认,发展这回事,瞬息万变。
没有一定的趋势。
02年那会,江西还准备取代湖南。
到今年,武广一通,江西人自己都承认赶超湖南几乎无望。
那今年,南昌还笑看合肥如何,还在觉得安徽不值一提。
今年一看,凭借真正长三角优势,安徽的前途较之江西一片光明。
02年前后,南昌还在嚷着三年超过长沙。
结果,那时比南昌好不了多少的长沙现在的GDP几乎是南昌的两倍。
江西人经历了大喜中的希望和踌躇满志,到这几年的低潮与迷惑。
但是,仍然是那句话,什么都有可能。
看看曾经不可一世的诺基亚现在被苹果,宏大甩一大截吧。
还有什么神话是不能破的?!先说下为什么02年的江西那么自信那么觉得自己将与沿海接轨。
那时是有道理的。
理论上,那时的广东浙江福建确实到了产业梯度转移的阶段,承接中国最发达三大区域的江西的优势当然是湖南安徽不能比的。
再加上那是确实也有很多比较大的沿海企业来了江西。
江西的经济确实发展了,还创造了连香港媒体都赞不绝口的江西速度。
让湖南和安徽眼红了好一阵子。
尤其是湖南,将江西当抢夺资源的头号大敌。
但是,等中国的民族工业慢慢被国外豪强占据的时候,沿海地区就只能靠低附加值的工业跟国外抗衡了。
掌握高端生产时不可能了。
没办法,只能拼人力。
于是,当年的梯度转移趋势一下又转回去了。
所以看沿海,仍然还是十几年钱低附加值的工业。
到05-06年的时候,江西还准备打生活成本低于沿海,可以曲线增加工人工资的方式吸引梯度转移。
但是沿海企业却发现,工厂可以移动,但是经过几十年建立起来的生产体系和配套设施及服务江西是不能有的,所以,这几年江西没有了发达地区的投资,被打回了原型。
基础先天性不足让江西仍然在两湖之后。
而安徽,实际上,也只是靠马鞍山,芜湖,合肥。
为什么,很简单,实在是太近了。
就像南京的地不够用,分点给相邻的芜湖就理所当然了。
也就是说,靠沿海,不那么靠得住了。
那怎么办?套用李连杰一部电影的一句台词:人,一定要靠自己。
第十一名:抚州抚州几乎死在交通上。
在中国版图上,没有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铁路的地级城市不多了。
抚州是其中之一。
或许,抚州的城中心在东乡,抚州可能都发展得更好。
工业才能强市,抚州基本只能靠农业,但是尽管农业在江西领先,但毕竟不能增加城市财富,没有城市财富,城市建设不可能有大的作为,城市不行,难以吸引人才,就不肯能在工业方面能有成就。
于是,只能在全国几乎都高速发展中更加掉队。
也许以后向莆铁路,以及远景规划的鹰梅铁路可以改善抚州的交通。
但是,那时,高铁也许已经比较普遍了。
所以说,抚州,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在落后。
似乎永远慢一拍。
也许有人说,抚州靠近福建,最能接受福建的辐射。
确实,福建是很实际的省份,低调但是经济确实不俗。
但是,福建的工业其实也是低附加值的工业,而且有赖于出口。
加上临近的三明等也属于不发达,无论从行政还是交通成本,抚州跟三明,龙岩等城市没有可比性。
更何况连货运铁路都没有。
但是抚州也有自己的长处:不管人们如何评价临川,临川始终代表了抚州一个特质:人才是有的,而且多。
古今以来都有证明。
也就是说,抚州人是很聪明的。
也许,这是抚州在未来某个很长的时期内可以依仗的资源。
但是,这个时候未到。
第十名:萍乡萍乡过去的高速发展史有目共睹的。
原因大家应该都知道,但是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当资源在一点一点地消耗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这做城市发展前景不明朗。
支撑萍乡的仍然是钢铁煤矿这些重工业。
煤的利用也意味着,或多或少,萍乡的环境已经受到了污染。
也意味着,吸引不了新兴工业。
看看安源那一块就知道了。
其实,这并不是萍乡的最大软肋。
萍乡也更多的致命之处。
别看萍乡现在表面光鲜,城市建设有声有色,人均收入不错。
但是,萍乡却很难找到未来发展的方向。
第一,萍乡的地理位置湖不湖,江不江。
萍乡人自觉被南昌抛弃的感觉是非常明显的。
问下萍乡人,都知道,长沙所给的亲切感远大于南昌。
一是因为长沙离得近,且长沙比南昌发达。
二是,当被自己人抛弃的时候,投靠其他人不仅是一个机会,更是感情上的一种报复。
所以,不是有萍乡人想脱赣入乡么。
所以,失去了自己人的支持,萍乡的发展前景早已减了半?那是不是长沙就能帮忙呢?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且不说长沙周围株洲,湘潭,岳阳都是工业强市,萍乡没得比。
长沙的机会都留给了一个跟萍乡差不多的城市:益阳。
长沙的想法很清楚,岳阳,株洲,湘潭可以自己发展,要扶持的是省内发展能力比较弱的城市。
所以,伴君如伴虎。
所以,只有等湖南的城市饱了,萍乡才有机会。
靠湖南?不靠谱。
第二,在中国,想发展经济,首先具备要具备的就是大量的人口,和宽阔的地域。
而萍乡完全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萍乡是个总体面积小得可怜的城市。
不具备容纳规模大的经济的能力。
所以,萍乡的发展注定是小规模。
萍乡的实际情况也表明,除了国内大型钢厂或者与之有关工业在萍乡的投资外,实际能快速提速经济发展且能容纳大量就业人员的轻工业几乎很少有来自发达地区的投资。
萍乡的工业在重工业中转不出来了。
萍乡的利好是:通过煤炭发展起来的经济已经在省内有领先的优势。
问题是:怎样发扬下去。
理论上讲:萍乡要么走鲁尔区的路子,要么走瑞士的路子。
把工业精化,而不是量化。
就像瑞士的手表,沃尔夫斯堡的汽车。
只不过,连广州,杭州都做不到。
萍乡有机会吗?所以,还是那句话,人和制度最重要。
第九名:新余新余不是省内的发达城市么?竟然会这么后。
就是要击破新余的神话。
新余的发展实际上几个词可以概括。
钢厂,政府的支持。
新余在省内发达不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发展前景很好。
新余省内的地位何以形成?一,她是省直辖的。
二:南昌的心里很清楚,赣西这块是江西最难发展的区域。
必须要在赣西那里树立一个标杆。
而小新余就是最好选择。
因为小,容易扶持。
这样,只有在赣西有个拿得出手的城市,才不至于赣西精神上的集体崩塌。
新余的发达是建立在船小好调头上,地域面积小,人口少,加上省里的支持,发展起来当然容易。
所以,新余的经济发展掩盖在人口少这个事实后面了。
可以说,在中国,除了少数几个城市如廊坊,厦门,三亚,没有那个内陆城市能够靠小而精在内陆做得很优秀。
廊坊被京津夹着。
她的发展实际上跟她自己没什么很大的关系。
厦门是特区加侨乡加沿海。
三亚没有工业,但城市自然环境中国无出其右。
所以,其他城市要发展,一定要靠数量。
最明显东莞。
试想,一个被宜春包着的城市,一个内陆不发达省份的一个小城市,一个只有100万出头的城市,能够提供多少劳动力和多少消费市场,以后能有多大的发展空间?除非,新余能吸引到高端人才,开创高端产业。
!未来五年发展趋势:在南昌的支持下,能够保持自己的小而精的特色。
但是如果不找到新的突破口,扶持毕竟抵不过经济规律,迟早会被人口多,消费市场庞大的其他城市所取代。
第八名:宜春赣西注定杯具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赣西实际上处于中部竞争最大的区域。
上有省内的中心昌九,东有相对来讲强大的湖南二线城市组团。
南有赣州,甚至是吉安的阻截。
东部有上饶,鹰潭的干预。
所以,尽管江西位于长三角,珠三角,闽南三角的中心地带。
赣西却被十面埋伏。
且各个如狼似虎。
赣西本身的实力又很薄弱。
所以,发展前景不甚明朗。
除了靠招商引资,赣西几座城市的创业能力,除了资源性的,旅游性的,几乎为零。
但是宜春好于新余萍乡的是宜春的巨大地域面积人口,这也意味着有发展的资源,很明显,宜春的总体经济实力会一步一步增长。
潜力远大于萍乡,新余。
但是,现在就是因为太大,所以不可能实现全部的同步发展。
造成一种不如萍乡新余的感觉。
宜春的发展很特殊。
以上说的是宜春城市区。
但是宜春下面的县市是很特殊的情况。
要从宜春中单独拿出来说。
很明显,宜春很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
宜春的道路也必定是要走劳动密集型的路子。
所以,这个就要跟发达地区要工业了。
宜春主城区可以说一点优势都没有。
而相反,宜春下面的县市却是各有特色。
樟树:樟树作为县级市发展有目共睹。
最主要的原因是樟树有鲜明的特色。
药都的名声也是曼声全国。
南昌也特别重视这个能够有点江西特色的牌子。
所以,与药相关的产业在樟树的发展带动了樟树的发展。
而也让樟树在省内的地位因为宜春的疲软,这个强烈的对比甚至跟宜春同等。
丰城:丰城市宜春县域经济另一个亮点。
处于浙赣线上,交通方便。
最主要是毗邻南昌。
跟着南昌也使丰城的发展有声有色。
第七名:景德镇景德镇或许很有名。
但是同样的,发展是靠硬件的。
景德镇与浙赣这条主干线差之毫厘,加上东面山多,交通不便。
西面的湖又隔开了景德镇与江西的中心。
从直线距离来看,景德镇的位置相对于上饶尴尬得多。
上饶干脆直接接轨浙江。
另外景德镇似乎太陶醉于陶瓷了。
什么都围绕陶瓷展开。
说到高档陶瓷,景德镇以其丰厚的底蕴确实无人能敌。
但是说到陶瓷工业,景德镇还有什么拿得出手?佛山,邯郸,唐山,还有湖南的株洲陶瓷都卖得比景德镇好。
景德镇的陶瓷就像是当年中国的火药。
西方用来做了炮弹,中国用来做了花炮。
另外,景德镇真的拿不出什么了。
别说一个昌河可以支撑整个景德镇。
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
可怕的是,景德镇缺少经济发展的活力。
整个经济可以说是不温不火。
也许,景德镇真的要拿陶瓷做作文章了。
但是,绝对不是去做花瓶,而是去做真正让每个家庭都要用的东西。
但是景德镇的优势也在于,她与上饶一样,同样是东部和中部的衔接点,也较易于接受浙江的辐射。
而浙江也是以私人中小企业为主打的省份。
而这些工业也是易于转移的工业。
所以,地理位置不错的景德镇还是有比较好的发展机会的。
另外,景德镇的名气也绝对是有用的。
中国的投资就是这样,有人气的地方就是适合投资的地方。
而景德镇无疑具备这样的条件。
第六名:鹰潭鹰潭发展的两个动力。
铁路。
还有铜矿。
鹰潭的铁路实在是太重要了。
重要在沟通了福建和浙江。
这也就意味着福建,浙江的中小厂商,想要降低成本但是又想要将产品销往原地的话,鹰潭就是很好的选择。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尤其是福建人喜欢在鹰潭设厂,毕竟,福建北上发达地区,鹰潭是必经之地。
也许,在福建人眼中,鹰潭是他们最熟悉的江西城市。
另外,看过军事的人知道,军事地图上可以没有南昌,但是鹰潭一定要有。
鹰潭后面所隐藏的国家利益不是一般人可以看到的。
所以,再怎样。
鹰潭的发展是有保障。
当然,鹰潭人怎么做事最重要的。
第五名:吉安吉安最近5年什么工业得到了最显著的发展?可能很多人想不到,是电子工业。
尽管规模不大。
但是发展速度确实很可观的。
最近几年,很多人可能没有发现,江西市场上的电子产品如录音机,山寨手机,山寨mp3,随时可能看到吉安两个字,还有最大无绳电话友利电。
那电子工业这种从前被看成高科技的工业是从哪里来?吉安的很多当然是来自珠三角地区。
姑且不论吉安的电子工业发展得如何。
这种现象表明。
吉安是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首选承接地之一。
加上吉安人口众多,更是利用发展这种工业。
且吉安位于京广线上,交通优势相对其他城市来说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