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GMP知识考试(考试时间:2016年4月,满分100分,合格标准:60分) 姓名:职工编号:部门:阅卷人:分数:培训效果:一、案例分析(本部分共10小题,共80分)车间某操作员工因记录填错,随手划掉,填上正确的数据后,继续操作。
请根据上述情景找出存在的问题,不符合的GMP条款,如何整改?答:存在问题:记录修改后,操作人未签注姓名和日期,不符合GMP第161条:记录应当保持清洁,不得撕毁和任意涂改。
记录填写的任何更改都应当签注姓名和日期,并使原有信息仍清晰可辨,必要时,应当说明更改的理由。
记录如需重新誊写,则原有记录不得销毁,应当作为重新誊写记录的附件保存。
整改措施:(1)要求填写人在更正处,签注姓名和日期;(2)对操作人员和车间QA进行《记录管理规程》再培训,车间QA日常对该现象进行监督检查。
1、...某车间的模具间桌子上放有模具、个人水杯等...请根据上述情景找出存在的问题,不符合的GMP条款内容,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纠正预防措施?(5分)答:生产区存放有个人水杯非生产用物品,不符合GMP第36条规定:生产区、仓储区应当禁止吸烟和饮食,禁止存放食品、饮料、香烟和个人用药品等非生产用物品。
原因分析:(1)人员无GMP意识或不自觉;(2)车间无专门的休息室CAPA:(1)将非生产用物品清理出模具间;(2)对违规人员进行相关文件培训,并进行绩效考核;指定或设置专门的休息室。
2、QA正在仓库进行现场检查,走进原辅料库办公室,检查员看到墙上悬挂一份《物料、成品验收、贮存、发放管理规程》,没有编码,也没有起草审核,仓库主任说,这是为了方便学习,也是重视这个文件,除了没有编码、起草审核外,其他和公司发放文件一样,保管员平时按照执行,一眼都能看到。
查找上述情景中出现的问题,请说明不符合GMP哪些条款内容?(5分)答:存在问题:墙上悬挂文件没有编码,也没有起草审核,无法证明是否为批准的现行文本。
不符合GMP第154条、155条、158条。
第154条规定:文件的起草、修订、审核、批准均应当由适当的人员签名并注明日期。
第155条规定:文件应当标明题目、种类、目的以及文件编号和版本号。
文字应当确切、清晰、易懂,不能模棱两可。
第158条规定:文件应当定期审核、修订;文件修订后,应当按照规定管理,防止旧版文件的误用。
分发、使用的文件应当为批准的现行文本,已撤销的或旧版文件除留档备查外,不得在工作现场出现。
3、...检查员检查某车间洁净区洗瓶工序时,洗瓶机突然出现卡瓶故障,此时故障段滞留100个正在清洗的瓶子,操作人员及时通知车间维修工进行维修,15分钟后设备可正常运转,洗瓶操作人员继续洗瓶操作...查找上述情景中存在的问题,请说明不符合的GMP条款,并简要概述出现偏差的处理流程?(10分)答:存在问题:洗瓶机出现卡瓶故障,未按偏差及时上报并采取紧急措施,将故障段滞留的100个正在清洗的瓶子移出隔离存放,待修好后重新清洗。
不符合条款:GMP第195、250条。
处理流程:生产过程中设备出现故障,按照公司《偏差管理规程》要求,操作人员及时通知直接领导和现场QA,采取紧急措施,填写偏差记录,由现场QA组织相关人员对该偏差进行评估、分类、调查,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并填写偏差处理报告。
4、检查员现场询问某车间结晶罐操作人员设备状态如何标示,操作人员回答道只需要标明清洁状态即可....请问:该操作人员回答是否完整,请问我公司设备状态标示有哪些?(5分)答:不完整,我公司设备状态标示有设备性能状态标示、清洁状态标示和生产状态标示三类,其中性能状态标示包括:完好运行(绿牌)、完好待机(灰牌)、检修(黄牌)、停用(红牌),清洁状态标示包括:清洁合格(绿牌)、待清洁(黄牌),生产状态标示为:生产标志牌。
5、某制剂产品批生产记录中颗粒的烘干时间和温度只记录烘干机的设定温度和时间。
上述情景存在的问题,简要说明GMP对批生产记录的要求有哪些?(10分)答:存在问题:未记录颗粒实际烘干时间和温度,不符合GMP第175条规定,批生产记录的内容应当包括:(一)产品名称、规格、批号;(二)生产以及中间工序开始、结束的日期和时间;(三)每一生产工序的负责人签名;(四)生产步骤操作人员的签名;必要时,还应当有操作(如称量)复核人员的签名;(五)每一原辅料的批号以及实际称量的数量(包括投入的回收或返工处理产品的批号及数量);(六)相关生产操作或活动、工艺参数及控制范围,以及所用主要生产设备的编号;(七)中间控制结果的记录以及操作人员的签名;(八)不同生产工序所得产量及必要时的物料平衡计算;(九)对特殊问题或异常事件的记录,包括对偏离工艺规程的偏差情况的详细说明或调查报告,并经签字批准。
6、某原料药车间洁净区的器具存放间里,在一个用于转移湿料的不锈钢桶底发现白色产品残留物,状态标示显示已清洁。
请找出存在问题,不符合的GMP条款,并说明GMP有关清场的要求有哪些?(5分)存在问题:不锈钢桶清洁不彻底,缺少确认即挂清洁合格证。
不符合GMP第84条应当按照详细规定的操作规程清洁生产设备。
清场要求:GMP第194条规定每次生产结束后应当进行清场,确保设备和工作场所没有遗留与本次生产有关的物料、产品和文件。
下次生产开始前,应当对前次清场情况进行确认。
7、某原料结晶用有机溶剂经车间回收直接用于生产。
请问是否符合GMP的规定? 结合GMP要求回收溶剂用于生产有哪些要求?(5分)答:不符合GMP附录2:原料药第38条规定。
回收溶剂用于生产要满足如下要求:(1)应制定有经批准的回收操作规程;(2)制定有符合与预定用途相适应的质量标准;(3)回收的溶剂在同品种相同或不同的工艺步骤中重新使用的,应当对回收过程进行控制和监测,确保回收的溶剂符合适当的质量标准。
回收的溶剂用于其它品种的,应当证明不会对产品质量有不利影响,即要进行验证。
(4)溶剂回收应当有完整、可追溯的记录,并定期检测杂质。
8、某车间纯化水管道改造用电弧焊进行焊接,连接后纯化水直接用于制剂配料生产,同时发现制水车间向用水车间送水循环管道中有一U型弯曲,且无排空措施。
请问上述情景描述存在几个问题及对应的不符合的GMP条款,GMP关于纯化水管道连接、焊接及管道改造后有哪些要求?(10分)存在的问题:1、纯化水管道电弧焊进行焊接,无惰性气体保护(不符合GMP第98条)。
2、送水循环管道中有U型弯曲,无排空措施,容易滋生微生物(不符合GMP第98条)。
3、系统改造后直接用于生产,未进行验证,证明水质满足要求(不符合GMP第97条、第138条)。
改造后要求:管道焊接时一般采用惰性气体保护,连接时应避免死角、盲管等,管道改造后要求:根据GMP附录确认与验证要求,要进行DQ/IQ/OQ/PQ确认,确认设计是否符合用户需求,确认管件材质、焊点、内窥镜检测、粗糙度、坡度、X-探伤,清洗、钝化、消毒、水质监测结果等。
9、某车间生产控制计算机密码直接显示为密码Engr.该控制室允许任何人进入,操作人员可以随时对生产参数进行设置,特别是报警线的设置。
上述情景中存在什么问题?GMP关于计算机的安全管理要求有哪些?(10分)存在问题:1、密码直接显示,缺少权限设置及分级管理。
2、控制室的人员进入缺少相关规定或者未按相关规定执行。
安全管理: 1、进行权限设置,实行分级管理。
2、输入关键数据时,应当由他人独立复核以确保其准确性。
3、电子数据应定期进行备案。
4、建立应急预案,以便系统出现损坏时启用。
10、检查员拿着车间某产品的注册工艺到现场,发现该车间注册工艺上烘干温度为60-80℃,现场设定温度为90℃。
根据上述情景存在的问题,GMP对注册有哪些内容,GMP对工艺变更有哪些要求?(10分)存在问题:未按注册工艺生产。
GMP对注册的要求:(1)企业应当建立符合药品质量管理要求的质量目标,将药品注册的有关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所有要求,系统地贯彻到药品生产、控制及产品放行、贮存、发运的全过程中,确保所生产的药品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
(GMP第5条)(2)所有药品的生产和包装均应当按照批准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有相关记录,以确保药品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并符合药品生产许可和注册批准的要求。
(GMP 第184条)GMP对工艺变更的要求:(1)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变更由申请部门提出后,应当经评估、制定实施计划并明确实施职责,最终由质量管理部门审核批准。
变更实施应当有相应的完整记录。
(GMP第243条)(2)改变原辅料、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生产工艺、主要生产设备以及其他影响药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时,还应当对变更实施后最初至少三个批次的药品质量进行评估。
如果变更可能影响药品的有效期,则质量评估还应当包括对变更实施后生产的药品进行稳定性考察。
(GMP第244条)(3)变更实施时,应当确保与变更相关的文件均已修订。
(GMP第245条)(4)质量管理部门应当保存所有变更的文件和记录。
(GMP第246条)二、论述题(共20分)结合公司产品质量年主题要求,2016年本部门计划如何开展质量管理活动,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条理清晰给5分,回答内容能够紧扣主题给10分,有创新点给5分)按照文件《产品质量年活动方案》要求,我部门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1、文件管理方面:制订2016年文件检查计划,组织各分厂QA实施检查,根据文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对公用文件进行修订,保持文件的有效性、适宜性。
2、法律法规方面:每周收集国家、省级有关药品质量的法律法规,月底汇总分析,评价,重要紧急法规及时下发执行通知,重要法规组织学习,并转化成内部文件执行。
3、培训管理方面:日常识别培训需求,按照2016年质量培训计划,提前策划并组织培训,培训和测试内容多采用案例、图片、视屏等,提高培训效果。
4、验证管理方面:学习验证新知识、新理念,组织人员制订验证模板,如持续性工艺确认,供车间参考学习;加强验证审核工作,制剂分厂每个验证先由认证科审核签字后,再交由QA及相关人员审核批准,减少验证问题的出现。
5、国内外资质维护:识别、掌握最新标准,提高上报材料质量。
6、自检管理方面:自检问题强化整改追踪,根据产品质量风险评估情况和以往外部检查情况,确定自检重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自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