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效商机不足2、约不到客户,特别是高层3、见客户不知道说什么,尤其怕见高层、刻意回避4、除了产品和方案以外,和客户找不到其他的话题5、不知道客户在想什么6、客户总说没需求、不需要我们的产品7、客户总是不着急,好像没信心8、客户当面说很好,结果没行动9、项目进度缓慢,无法按计划推进,销售周期没法控制10、客户不认可方案的价值,即使认可价值但不认可价格11、如何清晰地告诉客户我们的优势12、为什么总是我推客户,而不是客户推我13、总是让客户牵着走,怎么让客户跟着我们走14、如何突破与客户的地位和年龄差距15、客户好像心里有“别人”16、如何让客户真正支持我17、如何对付难缠的竞争对手18、客户明知道对手不行,为什么还选择他19、客户到底为什么买东西,怎么做决策的20、客户看我就是个光想挣他们钱的销售员在销售中,只有客户采取行动我们才有机会成交。
‘请客户上楼’!”我们只知道客户购买的表面原因是那些众所周知、冠冕堂皇的理由。
而客户购买的背后,在内心深入还有某种诉求、感觉和期望!相比产品和方案的特性、优势和价值,真正主导客户采购的,是那种内心深处的东西!购买的理由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因为外部变化引起的自己的某种改变的想法外界环境的变化,导致必须采取改变来应对变化,这种改变就是行动和购买的源动力!客户的概念就是客户想要‘实现什么、解决什么,或避免什么有时候是无法清晰表达的只要是客户的认知、客户所想的事情,都会影响客户的决定和决策,都是销售需要去关注的!,客户的概念是不断变化的只有对方提供的方案符合了他们的概念,他们才会做出决定,否则他们就会对产品或方案提出各种质疑本节小结:要句:l 人们因为自己的理由而产生购买的想法,做出决定也是源于自己的理由l 购买的理由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因为外部变化引起的某种改变的想法l 外界环境的变化,导致他们必须采取行动改变来应对变化,这种改变促使他们采取行动、这就是购买的源动力概念:是客户的认知,是对处境和变化的感觉,客户想像的解决方案形象,是客户一种内心的感受、愿景、想法l 是客户想要实现什么、解决什么、避免什么l 延伸来讲包括对改变什么、获得什么、采取什么行动的认知l 包括反应、动机、理性思考、价值评判标准、结论、可能的行动等主观认知l 是个人的内心想法l 有时候是无法清晰表达的l 是不断变化的l 只有对方提供的方案符合了他们的概念,他们才会做出决定延伸l 客户决定形成的三个过程:认识性思考、发散性思考、聚敛性思考l NLP认为意识形成取决于信念和动机Believes,价值评价Values,由此形成的行动准则Rules本节小结:要句:l 只有满足客户个人的概念,客户才会有行动l 我们每次拜访,都要获得客户的行动承诺l 每次拜访可以同时设定最佳行动承诺、最小行动承诺行动承诺:行动承诺是客户为满足概念、同时推进项目而向我们做出的行动保证l 是客户的具体动作l 现实合理的,权限范围内、流程阶段内、能力所及的l 源于客户概念和个人利益的l 客户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做的具体事情l 推进项目进程的1、明天拜访希望张总能够指出已提交方案的不足,同时安排相关人员配合进一步调研了解,以便深入了解并制定出更适合需求的解决方案。
2、周四上午拜访希望林科长能够就设备的标准达成一致,并将设备型号和性能纳入到招标标准中客户有效约见理由的PPP 表达:目的Purpose:我们为什么要见面过程Process:我们将如何进行收益Payoff:我们在一起这些时间,对彼此有什么好处本节小结:要句:● 客户和我们见面一定有他的期望,这个期望很可能和他的概念有关● 只有我们的优势和特点与客户的概念相关联的时候,才是真正的优点和特点● 每个人总是关注自己最关注的事情● 要冲击客户的概念和关注点,要关注对方认为重要的事情● 销售要想赢得客户的好感,必须学会尊重客户● 不要把这个假设的“引子”作为“药方”● 概念尽可能弄精准,这样你个约见理由才更有威力有效约见理由● 是客户眼中的理由● 与客户的概念和个人利益相关● 在客户看来认为重要和紧急的● 是可以明确陈述● 表达形式清晰、简单、完整● 表达了我的“诉求”、符合双赢为什么要有“有效的约见理由”?● 客户知道会谈的真正目的● 建立双方沟通预期效果● 表示我们重视并且有备而来● 缩短拜访时间、提高拜访效率● 我们也在节省客户的时间● 客户可以有所准备,如人员、场地、设备等● 显得更专业,从而积累客户对我们的信任技巧:有效约见理由的表达方式PPP● 目的Purpose:我们为什么要见面● 过程Process:我们将如何进行● 收益Payoff:我们在一起这些时间,对彼此有什么好处例:1、宋主任,我们希望针对蓝科项目就您关心的重点做个交流,主要想听取一下蓝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项目、存在哪些问题,并探讨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讨论一下需要什么样的解决方案,以便于确定解决方案的关键点,这样使解决方案能够更好满足蓝科需求,也提高方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明天上午需要大约一小时,您看可以吗?2、严部长,今天希望针对您关心的采购流程做个交流,确定采购面临的关键问题,探讨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共同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法,从而使解决方案能够更好满足您需求,也提高我们方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您看可以吗?3、李总,今天下午希望就您这次发标的安排做个交流,主要是希望了解一下发标的具体时间和安排,看您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和要求供应商注意的,以便能使投标顺利进行,我们也能有效准备,需要半小时,您看可以吗?销售喜欢多说话的原因:想控制会谈的局面,想让客户知道我们的方案和优势,怕冷场,不用做计划,以为客户希望销售多讲,担心客户提问,害怕听到客户的拒绝……当销售强行推销时,客户会感觉到一种胁迫和压力,他们会认为本来属于自己的决策权被剥夺了。
人们喜欢购买,但讨厌被推销,甚至厌恶那些试图控制自己的销售。
人们更愿意从诚恳、有能力、尊重他们选择权的销售那里购买。
人类源于古代的群居动物,群居性决定了人喜欢与同种类型打交道,包括共同的关注点、经历和感受。
人内心深处是孤独的,希望被理解和认可。
让对方感觉被尊重和关注,或者谈及共同的兴趣,会拉近彼此双方的心理距离。
NLP 中的亲和感也讲到同极相吸,人们喜欢那些像他们自己的人。
人是利己的,关心自己的事情。
当有见到一个陌生面孔或陌生电话时,虽然客户很关注自己关注的问题,但此时内心充满好奇或防卫,“面前这个怪物是谁”,而这个困惑是客户当下最关注的。
此时合理的自我介绍,说明我是谁,恰是在关注客户最关注的问题,所以,适当的自我介绍是必要的。
使用“客户可能关注的话题”时,双方还未建立信任关系,客户还处于防卫状态,所以直接指出对方存在的问题可能会让客户感觉很不舒服,所以措词要注意。
可以举第三方的例子,也可列举客户可能的目标而非存在的问题,以降低客户的抵触甚至反感情绪。
使用“他人推荐”时,要注意推荐的那个人、那人所在的企业在客户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尽量避免客户瞧不起、或有矛盾甚至是对头。
虽然这种情况比较少见,那人也不会推荐,但还是要留意。
使用“自我介绍”和“第三方故事”时,特别注意不要让客户感觉到你在“自我彰显”、“自我炫耀”,而是站在客户角度,讲自己的经验、成功案例可能会对他带来什么帮助,而不是说“我都做过、我都懂”、“你们这点儿问题小菜一碟、根本算不了什么”,要始终注意客户的感受。
自我介绍要站在客户的角度,用自己的专业形象、专业经验和能力、诚恳的态度去激发客户继续交流的兴趣,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并赢得客户暂时的信任,以便于之后双方敞开心扉的交流。
自我介绍● 我是谁、我在哪家公司、做什么工作● 我有什么经历和经验(暗示能帮你做什么,建立专业性从而带来短暂的信任)● 我们以前没有见过面……(排除客户对你这个人的顾虑和陌生感,把精力转移到谈话内容是)● 我是怎么知道你的(谁介绍或如何获得的,以降低对方的疑惑)● 我有个同行业客户比较关心……,(准备客户经常面临的问题,希望客户从中找到可能感兴趣或关注的话题,同时代表你在关注客户想什么,也能彰显你的专业性)● 是××推荐我和你联系(借助熟人的推荐建立暂时的信任)● 只提公司,不提产品● 关注客户感受,不要让客户感觉到是在自我彰显、自我炫耀例:您好,我是,在公司从事工作。
我们以前没有交谈过。
我在行业工作年经验,一直从事方面的工作。
是(同行业客户)的(某位领导)建议我与您联络,我们曾帮助他处理以下问题……由于(某些业务现状),(同行业客户)公司的(业务上的)问题非常突出,并且经常发生损失。
我们帮那家解决了这个问题,(某位领导)也非常满意,所以他推荐我和你联系。
除了这家公司,我们多次帮助客户解决类似问题,这些客户包括(同行客户名称),不知道您是否有兴趣深入了解(不知道您对这个问题是不是感兴趣)?或:您好,我是,在公司从事工作。
我们曾在(时间、地点)的(会面场合,如发布会、论坛、展览会)见过。
我在行业工作年经验,一直从事方面的工作。
通过我们服务的同行业客户,我了解到他们由于(某些业务现状),(同行业客户)公司的(业务上的)问题非常突出,并且经常发生损失。
我们帮很多客户解决了这些问题,比如(同行客户名称),不知道您是否有兴趣深入了解(不知道您对这个问题是不是感兴趣)?暖场类问题● 从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开始● 对此时此地的观察评论开始● 从该人的业绩和特长开始● 寻找共同的兴趣点或熟人● 客户关心的新闻● 问开放式问题,而非吹捧心灵共振● 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客户当下最关注的问题,以适当的方式表达你的关注● “我在路上还在想,这次见面您最关注哪些问题呢?”● “我在路上还在想,您希望我帮你做些什么呢?”● 可以准备客户关注的问题清单暖场类问题要点:● 当下的状况● 使用关键词● 封闭类问题目的:确认当前信息的准确性● 客户的概念● 业务现状与需求● 项目状态● 发现当前信息的偏差何时使用l 切入正式话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