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肝病患者为何会发生糖尿病

肝病患者为何会发生糖尿病

肝病患者为何会发生糖尿病?
【摘要】据统计,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糖尿病发生率为24.11%,而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并发糖尿病发生率仅为1.64%,并且肝硬化程度越严重,糖尿病发生率越高。

究其原因是与肝脏的功能相关。

【关键词】肝病, 糖尿病, 靶向性细胞再生疗法, 北京261医院
众所周知,肝脏是人体一个很重要的脏器,它有解毒、合成、分解、代谢等许多功能。

我们每天吃的东西主要成分是糖、蛋白质、脂肪,绝大部分都要经过肝脏的工作转化成人体自身的物质而被利用。

慢性肝病和糖尿病都是我国极其常见的疾病。

事实上,慢性肝病和2型糖尿病的关系非同一般,无论从发病机制,还是临床表现及其治疗都有着内在的联系,甚至可以说二者有一种“联姻”的关系。

慢性肝病是一种治疗时间较长的肝脏病变。

但很多患者并不知道,慢性肝病患者很容易患上糖尿病. 这种由肝病后患上的糖尿病就叫做肝源性糖尿病. 与原发性糖尿病相比,肝源性糖尿病症状不明显,经常被慢性肝病乏力、腹胀、脾大、黄疸及腹水的症状掩盖。

八成肝病者糖耐量异常
除了分泌胆汁,肝脏对机体的物质代谢有重要作用,特别是与糖代谢密切相关。

一些与糖代谢有关的激素,如胰岛素、生长抑素、胰高血糖素等分泌后,也直接经门静脉进入肝脏,肝脏是这些激素的第一作用器官。

肝脏损害时,葡萄糖耐量进行性减低,其中部分患者最终发展为糖尿病. 这种继发于慢性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临床上称为肝源性糖尿病. 据统计,80%以上的慢性肝病患者具有糖耐量异常。

因此,患有急性肝、慢性肝炎、肝硬化或常年酗酒的糖尿病者,尤其应该查查自己是否患有肝源性糖尿病.
降糖药不能乱服
由于肝源性糖尿病发生后将进一步加重代谢紊乱,可发生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因此不可掉以轻心,要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加强护理。

肝源性糖尿病属于继发性糖尿病,和一般的原发性糖尿病在治疗上有所不同。

如果发现自己患上了肝源性糖尿病,千万不能擅自使用口服降糖药物,否则会加重肝功能损害,甚至会加重肝功能衰竭,从而危及生命。

治疗肝源性糖尿病最好使用胰岛素,因为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促
进肝糖原合成及保护肝脏等多重作用,是治疗肝源性糖尿病和防止肝衰竭的首选降糖药。

在选择上,要尽量用中、短效胰岛素制剂,于餐前30分钟左右皮下注射。

与原发性糖尿病相比,应用剂量稍大。

治疗中要注意防范低血糖的发生,注意监测血糖,随时调整胰岛素剂量。

对于肝源性糖尿病来说,肝病的控制和肝功能的改善是最为重要的。

随着肝病病情的好转及趋于稳定,血糖可随之降低或恢复正常,糖尿病病情趋于逆转。

多吃蔬菜常运动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饮食,加强锻炼,以减轻肝源性糖尿病的症状。

饮食控制是最为重要的基础治疗,轻症患者通过饮食控制即可使得血糖恢复正常。

饮食控制的重点是低脂、低糖和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的摄入,即强调少量多餐、少吃高糖高脂食物,可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和低糖水果。

无肝昏迷患者主张给予高蛋白饮食,对肝病和糖尿病均有利。

但伴肝昏迷患者应控制蛋白质摄入量,在补充葡萄糖的同时使用胰岛素,以促进葡萄糖的转化。

通过肝病患者为何会引发糖尿病的介绍,你是不是有所了解了呢。


上述得知,慢性肝病患者较普通人群更易发生糖尿病,且临床表现不典型,因此肝病患者要重视动态检测糖代谢指标,及时发现是否并发糖尿病;而糖尿病患者同样要注意肝脏的保护,在治疗过程中二者要兼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