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的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屠杀中国军民达30万人;
【备课资料】南京大屠杀及日本政府对此的态度
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
12月15日,日军将中国军警人员2000余名,解赴汉中门外,用机枪扫射,焚尸灭迹。
同日夜,又有市民和士兵9000余人,被日军押往海军鱼雷营,除9人逃出外,其余全部被杀害。
16日傍晚,中国士兵和难民5000余人,被日军押往中山码头江边,先用机枪射死,抛尸江中,只有数人幸免。
17日,日军将从各处搜捕来的军民和南京电厂工人3000余人,在煤岸港至上元门江边用机枪射毙,一部分用木柴烧死。
18日,日军将从南京逃出被拘囚于幕府山下的难民和被俘军人5.7万余人,以铅丝捆绑,驱至下关草鞋峡,先用机枪扫射,复用刺刀乱戳,最后浇以煤油,纵火焚烧,残余骸骨投入长江。
令人发指者,是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在紫金山下进行“杀人比赛”。
他们分别杀了106和105名中国人后,“比赛又在进行”。
在日军进入南京后的一个月中,全城发生2万起强奸、轮奸事件,无论少女或老妇,都难以幸免。
许多妇女在被强奸之后又遭枪杀、毁尸,惨不忍睹。
与此同时,日军遇屋即烧,从中华门到内桥,从太平路到新街口以及夫子庙一带繁华区域,大火连天,几天不息。
全市约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和财产化为灰烬。
无数住宅、商店、机关、仓库被抢劫一空。
“劫后的南京,满目荒凉”。
后来发表的《远东国际法庭判决书》中写道:“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纵的野蛮人似的来污辱这个城市”,他们“单独的或者二、三人为一小集团在全市游荡,实行杀人、强奸、抢劫、放火”,终至在大街小巷都横陈被害者的尸体。
“江边流水尽为之赤,城内外所有河渠、沟壑无不填满尸体”。
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
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
1981年以来,在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声中,日本文部省猖獗地窜改历史教科书,否认对华侵略和“南京大屠杀”。
南京各文化学术团体,尤其是南京大学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组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料编辑委员会”,重新调查研究并编写“南京大屠杀”的史料与著述。
据1984年的调查,南京全市尚有仍健在的受害者、目睹者1700余人,他们接受采访的证言都收藏在1985年建立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
“南京大屠杀”时期的侵华日军最高统帅松井石根大将,于战后经东京审判以“南京大屠杀”罪行责任,与东条英机等七人被处绞刑。
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不容否认。
但是,当今一些日本政要极力否认这段历史。
2007年,日本自民党一个保守派国会议员联盟发表一份所谓“调查报告”,竟然声称“无法确认”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并认为南京大屠杀事件中的中国死难者人数只有“2万人”。
2005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了日本8家出版社出版的历史、公民等教科书的审定结果,由右翼团体“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写、扶桑出版社出版的严重歪曲历史的历史教科书竟然被文部科学省认定合格。
该教科书将日本有预谋发动的“九·一八”事变等歪曲为由中国方面引起,对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提出挑战,极力否认日军在南京犯下的大屠杀罪行,甚至鼓吹“东京审判”
合法性待定论。
前日本首相小泉多次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参拜供奉有特级战犯如松井石根、东条英机等牌位的靖国神社。
2、潘家峪惨案(1941年1月):杀害村民1200多人。
【备课资料】潘家峪惨案
潘家峪,坐落在燕山山脉腰带山东麓,在丰润县城东北30千米处。
该村始建于永乐二年。
潘家大院惨案遗址,位于该村中部,这个大院原是地主潘惠林的宅院,分东、中、西三院,四周有3米多高的院墙。
它是当年日寇残杀潘家峪村1230名无辜群众的主现场。
惨案发生后,该院除东院粮仓外,其余房屋全部被大火烧落了架,到处断壁残垣。
它是日本侵略军野蛮行径的铁证。
1941年1月,日本驻唐山部队指挥官召集丰润日本顾问佐佐木二郎以及遵化、玉田、滦县、迁安、卢龙、抚宁等县日本军官和伪丰润县公署、警备大队、警察所等日伪人员,勾结地方反动地主,策划了血洗潘家峪的阴谋。
屠杀从中午一直持续到傍晚,日本侵略者走了,留下了一片焦土的潘家峪,全村1700口人被杀掉1230人,23户被杀绝,96人受伤,全部财物被抢劫一空,1235间房屋
全被烧毁。
大院里面,穿堂跨院,房前房后,屋里屋外,有许多亲人立着卧着被烧死。
许多亲人被烧成骨灰,有的被烧成一堆焦炭。
在安葬亲人时,就有800
多人烧得无法辨认。
3、“七三一部队”:细菌战研究,因受试验而惨遭杀害的中国人达3000
人以上。
【备课资料】黑色七三一
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是日本军国主义最高统治者下令组建的细菌战秘密部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最灭绝人性的细菌战研究中心。
他们利用健康活人进行细菌战和毒气战等实验,与奥斯维辛集中营和南京大屠杀同样骇人听闻。
七三一部队1932年在中国哈尔滨设立研究中心。
在细菌战犯石井四郎主持下,七三一部队网罗日本国内上千名医学、细菌学专家,盘踞中国东北十二年。
这支部队拥有3000多名细菌专家和研究人员,分工负责实验和生产细菌武器,残忍地对各国抗日志士和中国平民的健康人体用鼠疫、伤寒、霍乱、炭疽等细菌和毒气进行活人实验和惨无人道的活体解剖,先后有一万多名中、苏、朝、蒙战俘和健康平民惨死在这里。
经研究证实,这个部队当时已具有可将人类毁灭数次的细菌武器生产能力,他们的“研究成果”投放战场,致使20万人死伤。
1945年8月,七三一部队为了销毁罪证,在败退时炸毁了这里的主要实验设施。
据原“七三一”部队的一些队员交待和国际专门调查组织的调查结果表明,日本陆军关东军细菌部第七三一部队,从创建到解散的十几年间,至少试验了8种类型的特种细菌炸弹。
有至少3000人在这些实验中丧生。
2000年,有关专家在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发现并公布了731部队用活人作细菌实验的原始文字材料——“特别输送档案”,是该部队败退时来不及销毁而意外留下的,是侵华日军进行人体实验的直接罪证。
二战结束前,日军为消灭罪证炸毁了七三一细菌战实验基地的大部分设施,并将实验资料移交美军,后被用于朝鲜和越南战场,对战后西方细菌战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七三一部队的大部分战犯至今未能受到应有的审判。
为永久保存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遗址这个二战中极为特殊的标志性遗址,从2000年开始,经国家文物局的批准,有关部门耗资近亿元对七三一部队遗址进
行了首次全面清理,发现了300多件人体解剖用具。
同时,采取措施对这个遗址进行保护,决定将其建成一座呼唤人类和平的遗址公园,并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合作探究】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如今一提起中日关系,很多人都感到挠头。
的确,近年来的中日关系变得越来越难以理解了:一边是红红火火的经贸合作,一边却是政府首脑互不往来的似乎冷却到冰点的政治僵局;一边是每年多达几百万人次的来往,一边却是民意调查中双方互不抱好感人所占比例的飚升。
1972年,中日两国领导人高瞻远瞩,实现了邦交正常化,这种大手笔的外交动作给双方带来了巨大利益。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加入世贸组织,都得到了日本的支持。
日本向我提供的大量低息贷款和援助,对于我启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挥了一定作用。
日本不仅是西方国家中向中国提供低息贷款最多的国家,也是西方国家中最早向中国投资的国家,它在中国直接投资企业已达3万家,并向技术、资金集约化方向发展。
日本多年来一直是我最大贸易伙伴,去年贸易额达到将近1700亿美元。
2004年,中日之间的人员交流量达到了400多万。
各种级别的友好城镇达226对。
中日两国关系的症结在于对待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
在日本,有一种说法颇为盛行,就是中国在历史等问题上对日本指责过多,使得日本人产生了反感。
而事实上,中方“指责”日方的都是一些什么事情:日本通过修改历史教科书来美化侵略战争历史,中方“指责”;日本领导人公然参拜靖国神社,中方“指责”;日本政府大臣公开否认二战中日本的侵略罪行,中方“指责”;日本政府或执政党邀请“台独”分子访日,中方“指责”;日本同美国加强军事同盟关系,搞“周边事态法”,中方“指责”;日本走军事大国道路,并向海外派兵,中方“指责”……
中方能对上述这些重大原则问题保持缄口不言吗?显然不能,其道理很简单,因为这些问题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阻碍了中国统一大业的完成,涉及了甚至破坏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从地理上来讲,没有选择和改变的余地。
既然如此,两国理应从战略高度出发、以长远的眼光来把握中日关系的方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两国之间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加强和深化各领域的互利合作,扩大共同利益,以造福于两国人民,并为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