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政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浅析中国的收入差距问题以及解决对策班级: 09思想政治教育汉班学号: 20091103300姓名:指导教师:包桂芹2013年 5 月 20 日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一、收入差距的现状 (1)(一)个人收入差距较大 (1)(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1)(三)地区收入差距较大 (2)(四)行业收入差距 (2)二、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 (3)(一)个人收入差距产生的主要原因 (3)(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 (5)(三)区域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 (5)(四)行业垄断是造成行业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 (6)三、收入差距解决对策 (6)(一)缩小个人收入差距的对策 (7)(二)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9)(三)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9)(四)打破行业垄断,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结语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 (11)参考文献 (11)英文摘要 (11)英文关键词 (12)+浅析中国的收入差距问题以及解决对策法政学院09思想政治教育(汉)班指导教师包桂芹摘要:近几年,贫富差距问题越来越严重,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
贫富差距带来的负面效应,已经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贫富差距直观地表现为收入差距,研究收入差距问题对于了解我国的贫富差距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本文通过对收入差距的现状进行实证地分析,找出收入差距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收入差距的对策,以希望对消除贫富差距或控制贫富差距的限度有一定的帮助,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社会安定有序。
关键词:收入差距;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分配制度一、收入差距的现状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
我国的贫富差距是指我国社会中,个人财富不均衡的现象,即人们对物质生活资料占有的差距。
贫富差距直观地表现为人们收入的差距,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一)个人收入差距较大基尼系数是20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劳伦斯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也就是个人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
通常认为,基尼系数在0.2以下为绝对平均,0.2—0.3之间为比较平均,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0.4—0.5之间为差距较大,0.5以上为差距悬殊,0.6为两极分化的警戒线。
12012年12月初,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在京发布的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居民的基尼系数为0.61,这一数字,大大高于0.44的全球平均水平,我国居民个人收入差距之大,甚至出现了两级分化。
2013年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表明堂公布了过去十年的中国基尼系数,2011年为0.477,2012年为0.474,这也说明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0.61、0.477、0.44这样的数字发人深省,中国居民收入差距之大不得不引起个人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从居民个人的收入分配差距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我国的贫富差距。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社科院在2004年的报告《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中指出:“中国与其1尹志超.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J].西南财经大学学报,2012(22):23—28他国家相比,如果仅仅看货币收入差距,或者说名义收入的差距,非洲的津巴布韦的城乡收入差距比中国稍微高一点,但是如果把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是世界上最高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并没有缩小,反而有扩大的趋势。
这一点可以从下面几组数据中反映出来: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才3587,相差3.25倍。
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75,农村人均纯收入为5153,相差3.33倍。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为23979元,农村人均纯收入为6977元。
2011年城乡收入比为3.43:1,较2009年的3.33:1扩大。
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565元,农村人均纯收入为7917元。
2012年城乡收入比为3.10:1。
这些数据明显反映出了城乡居民收入存在较大差距,保持在3倍以上,并持续扩大。
2012年城乡收入差距略微缩小,但这并不能否认扩大的趋势。
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中可以看出我国的贫富差距。
(三)地区收入差距较大与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相应地形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区域,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历史上,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就很大,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就更大了。
一是东中西部地区GDP差距拉大。
从中国政务信息网的数据资料来看,1991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2442元,中部地区人均GDP为1464元,西部地区人均GDP为1308元,东、中、西部地区人均GDP之比为1:0.60:0.54;1999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10102元,中部地区人均GDP为5459元,西部地区人均GDP为4172元,东、中、西部地区人均GDP之比为1:0.54:0.41。
2002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13337元,中部地区人均GDP为6921元,西部地区人均GDP为5271元,东、中、西部地区人均GDP之比为1:0.51:0.40。
1从这三组数据可以看出东、中、西部地区的人均GDP差距扩大,表明了我国地区收入差距扩大。
据中国统计局数据,东、中、西部2011年中国区域经济已经呈现出阶梯状发展,从东地区生产总值依次为5万亿元、2万亿元、1万亿元以下的梯队行分布。
东部地区如浙江省GDP为3.2万亿元而西部地区的宁夏回族自治区GDP仅为2060亿元。
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差异,以及现实经济发展速度、效率的不同,造成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收入的差异,反映出了我国的贫富差距的客观存在。
(四)行业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是理解我国收入差距的重要视角,从而有利于我们理解贫富差距问题。
当前我国的行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一点可以从下面的数据得到验证。
1978年收入最高的行业是收入最低的行业的2.17倍。
20世纪80年代,中国行业1.中国地区收入差距报告[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22):23—28间工资收入差距基本坚持在 1.6-1.8 倍左右。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行业的收入差距明显增大。
1995年的最高行业的平均工资是最低行业的2.23倍,1999年是2.49倍,2000年为2.62倍,2003年增至3.98倍,2004年达到4.25倍。
2011 年,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金融业为260035元,最低的农林牧渔业为71082元。
最高与最低之比为3.66∶1。
1像石油、烟草、铁路、电信等垄断企业和突出部门,掌握大量资源,通过垄断经营获得暴利,进一步拉大了我国的行业差距,比如2004年前三季度,石油、烟草、铁路、电信等行业企业的景气指数高于各行业平均水平25%—60%,电力、能源、运力、银行的垄断更拉大了这些垄断行业和一般行业的收入差,比如2013年第一季度我国16家上市银行共盈利3000亿元,相比之下一些中小企业同期仍处于亏损状态。
这种因行业差距而导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说明了我国的贫富差距问题。
二、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原因与结果的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引起与被引起的联系,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
只有真正地了解了事物产生的原因才能客观地对待其引起的结果。
所以,我们只有真正地了解了贫富差距产生的原因,才能更全面地认识贫富差距问题,从而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对策。
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贫富差距这一结果的呢?(一)个人收入差距产生的主要原因第一、个人的素质不同决定了个人收入差距。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能力的大小是与收入成正比的关系,能力越强,收入越高,这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创新进取的积极性。
进入90 年代后期,特别是21世纪以后,高收入者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具有合理知识结构、良好的敬业精神、发现机会的能力和把握机会的勇气、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优秀品质的高素质的人。
应该说,以此形成的个人收入差距是合理的,而且这样的收入差距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可以而且允许存在的,也是必然存在的。
第二、市场竞争产生的影响,造成了个人收入分配的差距。
经过30 余年的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己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已经确定,市场己经成为配置资源的最主要力量。
在收入分配领域,市场机制已基本取代了传统的计划方式,并基本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参与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体系。
因此,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不同社会成员、不同经济组织因竞争能力的差异、劳动贡献和要素投入的不同,收入差距的形成及扩大是必然的。
由竞争形成收入差距特别是初次分配领域的差距是经济市场化的必然结果。
1张丹.中国贫富差距探析[J].知识经济,2011(05).33-34第三、由贪污腐败造成的“灰色收入”是个人收入差距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
目前,由于社会各项体制的不健全,使得灰色经济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了相当一部分的位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存在过的“灰色收入”主要是在物价、货款利率、人民币汇价、土地供给等“双轨制”下的差价收入和公款消费等。
通过“双轨制”牟取暴利,是“灰色收入”的一个典型,而公款消费是“灰色收入”的另一个典型。
中国现阶段的灰色经济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而大量的灰色经济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灰色收入。
在大量的灰色收入当中,人数少却占据社会重要地位的群体必定会占据一个高比例的份额。
这样一来,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势必被加重。
第四、税收制度的不合理,造成了个人收入的差距。
现在,我国存在着税收执法漏洞多,手段落后等问题,使得少数应收国税流失到部分个人手中,导致收入差距拉大。
个税最大的功能除了“增加财政收入”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调节贫富差距、平衡二次分配。
因此,贫富收入差距扩大与个税制度失效有很大的关系。
个人所得税的调节重点是高收入者,目前这部分人己有相当数量,主要包括部分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国有企业的承包者、外资企业中方高中级管理人员、歌星影星、涉外导游、部分机关事业单位负责人、某些专业人才紧缺的技术人员、证券投资中获高利者等,其中不乏畸高收入者。
偷税逃税主要发生在这些人当中。
据税务部门介绍,目前偷漏税现象十分严重,每年50%以上的个人所得税收不上来,个体经营者中的90%以上和私营企业的80%以上都有偷漏行为,特别是一些“三资企业”和“挂靠”企业,大部分名为国有或集体所有制,实际都为个体或私营企业,偷税行为比较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