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邑县济阳初中七年级语文教学案
15《孙权劝学》第1课时
班级:学生姓名:
自学——质疑——解疑
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掌握重要的文言词语及句子。
2、品读文本,分析人物形象。
3、联系生活,领悟读书有益于认得发展的道理。
方法指导:
诵读品味法
自测——互查——互教
1、给下面的字注音。
卿()邪()涉()猎()孰()遂()2、解词。
多务: 治经:博士:
往事:若:见事:
3、《孙权劝学》选自,它是由北宋(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
4.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5.辨析古今异义
孤(古)(今)
治(古)(今)
博士(古)(今)
但(古)(今)
往事(古)(今)
展示——反馈——导学
1、朗读课文,复述故事大概内容,然后把这段文字分成两层,并归纳层意。
2、小组合作,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请各小组分组展示,其他同学补充。
3、孙权为什么要劝说吕蒙学习?用原文回答。
4. 孙权是怎样劝学的?体会他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5. 本文是怎样证明吕蒙学有成就的?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证明?
6.提问: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巩固——测试——扩展
1.解释加点字
①谓:②若:③益:④遂:
2.释句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 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
本文主要是通过来表现人物,还运用了描写。
4. 说说文中描写的三人各自的性格特点
①孙权:
②吕蒙:
③鲁肃:
5.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
回顾——总结——反思
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