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mRNA蛋白质-RNA结构蛋白依赖RNA 的RNA 聚合酶 ③ 依赖RNA 的 RNA 聚合酶子代EBV① 依赖RNA 的 RNA 聚合酶② 翻译④ 组装宁夏银川一中2015届高三第四次月考理综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其中第Ⅱ卷第33~40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Fe-56 Cu-64 Co-59 Ba-13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抗体、激素、tRNA 发挥一次作用后都将失去生物活性 B .ATP 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成为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C .蓝藻和绿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故二者含有的光合色素相同 D .细菌代谢速率极快,细胞膜和细胞器膜为其提供了结构基础 2.下列与核酸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参与细胞分裂的核酸只有mRNA 和tRNAB .细胞分化的原因是核DNA 遗传信息改变C .细胞凋亡的根本原因是DNA 的水解D .细胞癌变后mRNA 的种类和数量改变3.恶性血液病中一种罕见的因20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引发的疾病,引起医学家的关注。
下列与这种病产生原因相似的是A. 线粒体DNA 突变会导致生物性状变异B. 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C. 猫叫综合征D. 白化病4. 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和遗传规律的漫长岁月中,众多学者做出卓越贡献,正确的是 A .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B .克里克最先预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并将其命名为中心法则C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最早证实DNA 是遗传物质D .赫尔希等人用T 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使人们确信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埃博拉出血热(EBHF )是由埃博拉病毒(EBV )(一种丝状单链RNA 病毒)引起的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目前该病毒已经造成超过5160人死亡。
EBV 与宿主细胞结合后,将核酸-蛋白复合体释放至细胞质,通过下图途径进行增殖。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过程①所需嘌呤比例与过程③所需嘧啶比例相同B.过程②需要的氨基酸和tRNA的种类、数量相同C.EBV增殖过程需细胞提供四种脱氧核苷酸和ATPD.直接将EBV的-RNA注入人体细胞将引起EBHF6.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B. 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C. 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D. 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7.APEC会址选择在雁栖湖作为主会场是为了彰显绿色环保的理念,为此要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下列有关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A.在西部和沿海地区兴建风力发电站,解决能源问题B.回收废弃的饮料包装纸,制作成公园内的休闲长椅C.大力开发丰富的煤炭资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D.鼓励购买小排量汽车,推广电动、混合动力汽车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B.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C.ⅠA族与ⅦA族元素间只能形成离子化合物D.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了8电子的稳定结构9.某学生想利用如图装置(烧瓶位置不能移动)收集下列气体:①H2 ②Cl2 ③NH3 ④O2 ⑤CH4 ⑥NO⑦NO2 ⑧SO2 ⑨HCl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在烧瓶中充满水,由B进气收集④⑥B.在烧瓶中充满水,由A进气收集①③⑤⑥⑦C.烧瓶是干燥的,由B进气收集②④⑥⑦⑧⑨D.烧瓶是干燥的,由A进气收集①③⑤10. 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
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如下可溶性无机离子:Na+、Mg2+、Al3+、AlO2-、SiO32-、NO3-、CO32-。
某同学收集了该地区的雾霾,经必要的预处理后得试样X溶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的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沉淀甲是硅酸和硅酸镁的混合物B. Na+、AlO2-和SiO32-一定存在于溶液X中C. 气体甲一定是纯净物D. CO32-和NO3-一定不存在于溶液X中11. 短周期元素X、Y、W、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元素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Y、R同主族,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一半, W单质是人类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W、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弱顺序是X<W<R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RC.X、Y、W、R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R﹥ W﹥ X﹥YD.X、W的氧化物由固态转化为气态时,克服相同的作用力12.足量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O的混合气体2.24L(标准状况),这些气体与一定体积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
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4 mol·L-1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5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参加反应的硝酸是0.4molB. 消耗氧气的体积为1.68 LC. 此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0.3 molD. 混合气体中含NO21.12 L13.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甲丁乙丙丁甲。
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A. 若甲为Cl2,则丁可能是铁B. 若甲为NH3,则丁可能是氧气C. 若甲为AlCl3溶液,则丁可能是氨水D. 若甲为NaOH,则丁可能是SO2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变化越快的物体惯性越小B.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既不垂直也不在一条直线上C. 学校餐厅的吊扇在工作时向下推压空气,空气对吊扇产生向上的推力,减轻了吊杆对吊扇的拉力,所以,即使吊杆略有松动也是安全的。
D. 用弹簧连接两个小球A和B,其中弹簧对A的弹力和弹簧对B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15.将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用细线相连后,再用细线悬挂于O点,如图所示。
用力F拉小球b,使两个小球都处于静止状态,且细线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保持θ=60°,则F的最小值为A. 3 mg/3 B.3mg C. 3 mg/2 D.mg/216.如图所示,固定斜面倾角为θ,整个斜面分为AB、BC两段,且1.5AB=BC.小物块P(可视为质点)与AB、BC两段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μ2.已知P由静止开始从A点释放,恰好能滑动到C点而停下,那么θ、μ1、μ2间应满足的关系是A .tanθ=53221μμ+ B .tanθ= 2μ1+μ23C .tanθ=2μ1-μ2D .tanθ=2μ2-μ117.如图所示,不带电的金属球A 固定在绝缘底座上,在它的正上方B 点,有 带电液滴不断地从静止开始下落 (不计空气阻力),液滴到达A 球后将电荷 量全部传给A 球,设前一液滴到达A 球后,后一液滴才开始下落,不计B 点未下落的带电液滴对已下落液滴的影响,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第一滴液滴做自由落体运动,以后液滴做变加速运动,都能到达A 球 B .当液滴下落到重力等于电场力位置时,开始做匀速运动C .能够下落到A 球的所有液滴下落过程所能达到的最大动能不相等D .所有液滴下落过程中电场力做功相等18.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试验中得到的实验图线如图所示,图中U 为路端电压,I 为干路电流。
a 、b 为图线上的两点.相应状态下电源的输出功率分别为 P a 、P b ,外电路电阻为R a 、R b ,由图可知,ba P P及baR R 的比值分别为 A .3:1 1:2 B .1:3 2:3 C .1:1 1:2 D .1:1 4:119.“轨道康复者”是“垃圾”卫星的救星,被称为“太空110”,它可在太空中给“垃圾”卫星补充能源,延长卫星的使用寿命,假设“轨道康复者”的轨道半经为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的五分之一,其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 .“轨道康复者”的加速度是地球同步卫星加速度的25倍 B .“轨道康复者”的速度是地球同步卫星速度的5倍 C .站在赤道上的人观察到“轨道康复者”向西运动D .“轨道康复者”可在高轨道上加速,以实现对低轨道上卫星的拯救2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都看做理想电表,电源内阻为r .闭合开关S ,当把滑动变阻器R 3的滑片P 向b 端移动时A .电压表V 1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 2的示数变小B .电压表V 1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 2的示数变大C .电压表V 1的示数变化量大于V 2的示数变化量D .电压表V 1的示数变化量小于V 2的示数变化量21.水平地面上有两个固定的、高度相同的粗糙斜面甲和乙,底边长分别为L 1、L 2,且L 1<L 2,如图所示。
两个完全相同的小滑块 A 、B (可视为质点)与两个斜面间的动摩擦 因数相同,将小滑块A 、B 分别从甲、乙两SEar R 3 PR 2R 1 V 1V 2b个斜面的顶端同时由静止开始释放,取地面 所在的水平面为参考平面,则A .从顶端到底端的运动过程中,由于克服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一定相同B .滑块A 到达底端时的动能一定比滑块B到达底端时的动能大C .两个滑块从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重力对滑块A 做功的平均功率比滑块B 的大D .两个滑块加速下滑的过程中,到达同一高度时,机械能可能相同第Ⅱ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做答;第33题—3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22.(5分)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小灯泡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可用的器材如下:电源(电动势3 V ,内阻1 Ω)、电键、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 Ω)、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导线若干。
(1)实验中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得到了小灯泡的U -I 图像如图a 所示,则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增大而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