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摄影艺术概论第一节摄影和艺术1 摄影创作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2 摄影艺术是艺术百花园中的奇葩(物质材料、工具手段,逼真性)第二节摄影师的艺术修养深入生活艺术观察力艺术想象力艺术创造力第三节摄影师的眼力好主题主体突出画面简洁第六节摄影是什么?怎样才能成为一名摄影师?Always bear in mind that your own resolution to succeed is more important than any other one thing.(永远牢记:要获得成功,决心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章照相机照相机的构造和功能:1 镜头:成像2 快门:控制纳入的光线投射到胶片所经历的时间。
3机身:连接各部件 4 后背(卷片装置)第一节 120型相机1 使用120胶卷,标准像幅6cm×6cm(12张),6cm×4.5cm(16张),6cm×7cm(10张)。
2 分类:双镜头反光式单镜头反光式折叠式3 优点:4 不足;第二节 135型相机1 装用35mm电影胶片的小型相机。
像幅24mm×36mm(36张)。
2 种类按取景测距的方式分反光式/自动光学式按机件结构类型分复杂的高级类型/简单的普及类型按快门的结构分帘幕快门/镜间快门按卷片记数装置分机械扳柄卷片/发条自动卷片/电动马达自动卷片3 常用的是较高级反光式帘幕快门相机4 优点、缺点第三节镜头一、镜头的组成透镜组、光圈、镜头筒二、镜头的成像原理三光圈光圈的作用:正确曝光/减小像差/控制景深f/值 f系数=镜头焦距/光孔直径描述到达胶片的光线的强弱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光圈每差一级,光孔的面积差一倍,通光量差一倍,曝光量差一倍。
四镜头的焦距与视角镜头焦距决定着被摄景物在胶片上所形成影像的大小。
焦距越大,形成的影像越大。
视角:由视点引向被观察对象边缘的直线所构成的角度(拍摄范围)。
将视角反映到镜头成像范围内,视角变成像角。
焦距短,像角就大。
五镜头的种类标准镜头广角镜头(短焦)摄远镜头(长焦)变焦镜头第四节快门快门是控制胶片曝光时间的定时、计时装置。
快门的功能快门的种类镜间快门/焦平面快门(幕帘快门)/电子快门快门速度的选择和使用快门速度档位1、2、4、8、15、30、60、125、250、500、1000、2000T门 B门 X门 A门慢门高速快门第五节取景与测距同轴/旁轴取景器/聚焦屏取景器/直视方框取景器/光学透镜取景器/反光棱镜取景器/附加取景器/裂像棱镜聚焦器第六节曝光曝光理论:曝光量=光的强度x曝光时间影响曝光量的因素测光表及测光方法第七节景深控制景深三因素:光圈、焦距、物距光圈大,景深小;焦距长,景深小;物距短,景深小。
第三章黑白摄影基础第一节黑白胶片感光材料:胶片(片基、乳剂)相纸(纸基、乳剂)色盲片、分色片、全色片、红外线片(感光性能)慢速片、中速片、快速片(感光速度)感光度(ISO100/21°美国的ASA,中国的GB和德国的DIN)密度宽容度反差灰雾度第二节自然光照明第三节闪光灯照明闪光灯原理闪光指数与光圈选择 GN=L× f自动闪光灯与曝光控制闪光同步与快门速度的选择第四节线条对线条的认识线条是视觉形式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当人们把物象变为艺术的视觉形式时,首先离不开线条。
线条存在于自然界中,渗透在物象的本质结构中,但只有当人们试图本质地、概括地去把握事物的特征时,线条才展示它全部的意义和魅力。
不同的时代特征会体现出不同的线条特征。
线条的表现力:方向、长度、静止、动态、节奏、空间透视深度、表达情感直线——力度(直线与画框的位置关系)水平线——平稳、宁静、开阔垂直线——高昂、挺拔、尊严、力量斜线(对角线)——动感、危险、崩溃曲线——柔和、活力、动感、流畅、流动、高雅细线——轻盈粗线——凝重线条的运用重视线的表现力,利用一切手段,在所摄对象中选择、强化、提炼、抽象甚至创造线的美感。
视觉训练和技能训练——从具象中抽象出富有特征的线形的能力(观察、理解、选择、提炼)。
充分理解光影与线的关系框架的不同裁割和对应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画面效果。
第五节影调影调指照片所表现的明暗层次艺术表现力:烘托气氛、情感联想影调图谱:白、极浅灰、浅灰、深浅灰、中灰、浅暗灰、暗灰、深暗灰、黑中间调高调低调第六节摄影画面的对比造型构成摄影构图对比关系的内在要素。
摄影构图从对比开始,对比是摄影造型的主要手法。
1、对比与镜头成像(1)近大远小(2)焦点成像——产生对比是必然的。
2、摄影对比构图中可以包含多种造型方法(对比、均衡、多样)3、用形象对比表现生活有很强的说服力。
4、通过构图形式上的对比,以达到内容表现上的对比。
摄影对比造型的特点摄影的对比造型——指构思和组合画面时用生动的形象进行对照,通常是用某一对象同另一对象相对比,借以显示内容的本质或特征。
在画面形象的组合中应包含三方面的因素:对比对象(主体)、被对比的对象(陪体)、通过对比产生的积极因素(揭示事物的本质或意义或给人以启示、醒悟)选用形象时:形状差异/同类对比说服力强摄影对比构图法一、影调对比法1黑白对比 ——对比极强,轮廓鲜明,构图简洁含蓄神秘。
2明暗对比——提高画面表现力的主要方法,是黑白摄影的基础。
用途:表现景物的纵深感/突出主体/表现景物的立体、轮廓、质感、光滑、干湿、粗细等效果。
二、形体对比法(形态和体积)1大小对比 2高矮对比3曲直对比4横竖对比 5粗细对比 6圆方对比7手足对比三、概念对比1虚实对比(景深法/慢门法/追随法、变焦追随法、等速法、晃动法/叠影法/投影法/效果滤光镜——多影镜转动法、雾化法、柔光镜、中心聚焦晕化法、中心透明晕化法)2远近对比(近大远小、影调透视) 3动静对比4表现不动之动的摄影构图法(选择非正常的倾斜姿势/用形状表现运动/用模糊表现运动)5疏密对比(大小空白与影像密集重叠处)6新旧对比 7方向正反对比 8哭笑对比 9老少对比 10褒贬对比 11繁简对比第七节节奏重复、交替、间隔——微妙的差别和变化第四章彩色摄影基础第一节光与色光色三要素:亮度(明度)—立体感、色彩对比色别(色相)饱和度(纯度、鲜艳程度)相加混色。
三基色:红、绿、蓝互为补色:青-红黄-蓝品红-绿相减混色。
减法三基色:黄、品红、青第二节彩色胶片一、彩色胶片的组成:二彩色胶片的种类1、彩色反转片(幻灯片):经过反转冲洗(E6)后直接得到彩色透明正像的胶片。
CHROME(克罗姆)。
用途:幻灯投影、观片灯箱、印放照片、分色制版印刷。
优缺点:色彩真实饱和、影像的清晰度、明锐度比较高。
(相对于彩色负片)曝光宽容度较窄要求曝光一定要十分准确。
宁欠勿过。
2、彩色负片供印放彩色照片用的感光片,在拍摄并经过冲洗之后,可获得明暗与被摄体相反,色彩与被摄体互为补色的带有橙色色罩的彩色底片。
英文品牌字尾:COLOR优点:曝光宽容度大,一般曝光不足一级或过度二级,仍可能得到满意的影像。
对色温的变化有相当的通用性,印放照片时可通过放大机的滤色镜再次调整色彩的平衡和反差。
3、日光型胶卷:适合在色温5500K左右的日光或电子闪光灯照明下拍摄。
4、灯光型胶卷:适合在色温3200K左右的碘钨灯等灯光源下拍摄。
5、专业胶片与非专业胶片第三节彩色胶片的拍摄一彩色胶片的曝光彩色负片 ——宁过勿欠彩色反转片——宁欠勿过括弧曝光,多拍选优二色温日光型胶卷灯光型胶卷第四节滤色镜1 UV镜 2天光镜 3 色温转换滤色镜雷登80系列—日光片在灯光下用雷登85系列—灯光片在日光下用4偏振镜 5 柔光镜第五节色彩的变化第六节色彩的基调暖调冷调中间调色彩的情感联想第7节色彩的对比第五章摄影构图第一节摄影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掌握基本技术,提高摄影艺术表现技巧,才能使照片有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才能打动观众。
具象性——具体可视的形象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刻画构图、用光、影调、色彩、线条第二节摄影画面的构图一、含义指一幅画面的结构。
指照相机取景范围内的各种景物,进行艺术的真实的合情合理的排列与组合,使其成为一种令人感到美妙的形态。
熟悉对象(观察)——艺术构思(想象)——构图是完成构思(取景、调焦、用光、景别)摄影构图:在拍摄现场针对被摄体,把它们有机地安排到照相机的取景框中,使画面产生一定的艺术形式,将你对被摄体的认识和感受展现出来。
(分离与构成)二、要求1、画面要有完整的视觉形象——全局观念、突出主体2、画面结构简洁明了——画面简洁、形象生动)3、均衡4、画面结构多样统一三、构图内容处理构成摄影画面总体印象的一切造型因素。
1 主体在画幅中位置(调整距离角度)2 画幅长宽中比例3 景物透视与空间深度处理4 影象清晰与模糊程度的控制5 色彩配置影调与线条运用6 气氛渲染四、画面构图的形式元素构成视觉形象的“原材料”——光线、色彩、影调、线条、形状等元素。
1 光线光线是摄影画面构图的基础和灵魂。
光线先行。
2 色彩光线赋予摄影画面以生命,色彩给画面注入情感。
影调是指画面中的影像所表现出的明暗层次和明暗关系。
是处理画面造型、构图及烘托气氛、表达情感、反映创作意图的重要手段。
(1)从画面明暗分布的倾向划分高调(亮调、明调、单调子、轻调子)——明快、纯洁低调(暗调、深调、重调)——凝重、肃穆中间调——明暗均衡、浓淡相间、层次丰富(2)从画面明暗对比(反差)的倾向划分硬调:明暗对比强烈,层次少——粗犷、硬朗软调(柔调):画面缺少最亮最暗的调子,对比弱,反差小——柔和、含蓄、细腻中间调(标准调):明暗分布均衡、层次丰富4 线条线条指画面影像所表现出的明暗分界线和形象之间的连接线。
(1)根据线条所处的位置不同外部线条(轮廓线)内部线条(表面特征之一)(2)根据形式不同直线水平线:宽阔垂直线:高耸、刚直斜线:动感、纵深感曲线:流动感、韵律感、和谐感实线、虚线第三节摄影画面的构成(结构成分)主体陪体前景背景1 主体主体是摄影画面中所要表现的主要对象,是画面的内容中心,兴趣中心,结构中心。
画面主体的表现方法(1)直接表现法(2)间接表现法2 陪体陪体的作用(1)补充说明主体(2)渲染烘托主体(3)均衡美化画面3 前景的作用(1)帮助主体直接表达主题、交代内容。
(2)表现时间概念、季节特征、地方色彩,有助于表现现场的气氛。
(3)强化纵深感和空间感(4)均衡构图和美化画面(5)增强节奏感和韵律感。
前景运用(1)必须为主体的突出和主题的表现服务。
(2)应弱于主体的表现。
(3)要富有装饰色彩,构图要美。
4 背景的作用(1)表明主体所处的环境、位置和现场氛围。
(2)帮助主体揭示画面的内容和主题。
(3)产生多层景物的造型效果和透视感,空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