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生命需要呵护第一课生命的奥秘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生命孕育的常识,感受生命的神奇,为自己的生命感到自豪。
2、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家人、学校和社会的关系,认识到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学会感恩地生活。
3、初步了解生老病死的客观规律,从而树立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准备1、问问妈妈,查查资料,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写下《小胚胎的故事》。
2、了解自己出生时妈妈所受的痛苦。
3、搜集与妈妈有关的资料;了解妈妈为自己做过哪些。
4、续写《父爱如山,母爱如水》;了解明信卡含义和意义。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利用课前几分钟活跃课堂气氛。
二、谈话引入有谁问过妈妈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吗?如果没有问,那你是从哪里知道答案的?妈妈有没有告诉你自己出生时她所受的痛苦?三、小胚胎故事1、小组交流资料,然后分工合作,准备介绍《小胚胎的故事》。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不断探究,从中感受每个人的生命诞生的过程。
2、童话形式交流《小胚胎的故事》。
{学生通过教学游戏从中体验到“自己”从一颗受精卵长成婴儿的有趣过程。
}材料:课前准备(问问妈妈,查找资料,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写下《小胚胎的故事》,描述“自己”从一颗受精卵长成婴儿的有趣过程。
)四、我出生的哪一天交流自己的故事——《我出生的那一天》通过讲故事的环节了解到妈妈生自己时的所受的痛苦。
1、向父母家人了解自己出生当天的故事,记录一个最感人的细节。
2、与妈妈进行一次访谈,了解到妈妈生自己时所受的痛苦。
五、解读生命密码开展“解读生命密码”交流。
通过讨论、现场调查让学生了解有关生命孕育的疑问。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生命的独特与可贵1、为什么我是男(女)孩,他(她)是男(女)孩?2、为什么我长得像爸爸?他(她)长得像妈妈?3、理解“每个人的生命是独一无二、令人自豪”。
二、我对妈妈知多少。
1、故事《天使的名字叫妈妈》2、妈妈怀你的时候有什么反应?生你的时候经过什么痛苦?3、你断奶的时候,妈妈想了哪些方法?4、你小时候妈妈每天给你洗多少块尿布?5、妈妈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妈妈最快乐的事是什么?最不快乐的事是什么?6、妈妈每天几点起床?一天工作几小时?做家务几小时?睡眠几小时?7、妈妈的生日是哪天?谁给她庆祝生日?三、妈妈的帐单1、读故事。
《妈妈的帐单》《可怜鸟兽父母心》2、讨论:妈妈的帐单为什么是“0”元?这个“0”元是什么意思?3、试一试:我为妈妈写“爱的帐单”。
四、了解这些情况后,说说你有何感想?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续写小诗。
1、朗诵《父爱如山,母爱如水》2、续写。
写出你对父母的感受。
二、寻找生命的守护天使。
1、完成P6中的空白处,为自己的守护天使写下下赞美和感恩的话语。
2、讨论:我们的守护天使还有谁?他为我所做的事有哪些?三、设计“爱心明信用卡”。
1、读故事。
P82、理解我们的守护天使除了亲人,还有国家和社会对我们的关爱,为关爱行动设计一个“爱心明信用卡”。
四、寻找人生最美好的年华。
1、人类寿命有多长?2、人生的五个金币。
3、五花八门的名人墓碑墓志铭。
4、选择:如果在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这五个人生阶段中进行选择,你最愿意停留在哪个阶段?为什么?5、人生可以这样选择吗?读读P8,说说自己的感想。
在P9写下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五、教师小结:生命是来之不易的,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是有限的,因而生命是可贵的。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生命给我们提供了种种机会,让我们去爱,去学习,去工作,去欣赏花儿的美丽,去聆听鸟儿的歌唱,去仰望天上的星星……生命使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领略大自然的五彩缤纷,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所以,我们应当珍惜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吧!那么,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呢?这是我们每一个同学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第二课珍爱我们的生命教学目标1、知道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珍惜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2、学会规避危险,通过生存训练,增强自护自救能力。
3、学会尊重他人的生命,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教学准备1、搜集生活中的危险行为,以及应对方法。
2、搜集有关珍爱生命的故事。
3、查找资料,搜集自护自救知识。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犹太人教子故事引入:1、故事续写。
2、评价:谁的续写最好?好在哪里?3、讨论:面对危急情形,你认为最应该保护的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4、让学生感悟生命和价值至高无尚,活着就有希望。
二、教学互动一:珍爱生命大家谈。
1、谁来有感情地读读书中4位同学对珍爱生命的理解。
2、讨论你认为珍爱生命的意义是什么?3、填写生命感言。
P11三、教学互动二:危险行为大侦察。
1、小组讨论书P12、13页的“问题行为连接”应该如何回答。
2、选择最佳答案,完成P12、13页的填空。
四、教学互动三:寻找身边的危险。
1、你说我也说。
2、完成P13页的表格填写。
(选出有代表性的事项,填写“危险行为”,再把它们排序,定出“危险指数”,最后针对问题写出简洁的“安全警告”)3、“珍爱生命”我们应该做?五、说说学习了这节课的感受。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议一议。
材料一:美国一小学发生火灾,一小学生勇敢地去救小伙伴,结果,伙伴没有救出,自己也葬身火海,而这位小学生不仅没有得到表扬,相反,校方因没有教会学生如何逃生,如何保护自己而受到地方当局严厉批评。
材料二:据报道,全世界每年有100多万人自杀,自杀已成为人类的五大死因之一。
教师:看了这两则材料,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过渡:生命是可贵而美丽的,我们对仅有一次的生命应当如何对待呢?二、判一判。
1.小明得过且过2.父亲抱着女儿跳楼3.非典之后,更加热爱生活4.小芳用画笔描绘并装扮温馨的家学生发表个人看法(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对待生命的四种不同态度:得过且过,轻率放弃、倍加珍惜、让她更美好)。
教师:不同的人对待生命有不同的态度。
这种不同的态度决定了每个人不同的人生道路。
对待自己的生命,我们应该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三、珍爱生命故事会。
1、读读丛飞的故事,说说你听说过哪些类似的事件。
2、关爱他人的生命,我们能做什么?小结:生命是短暂的,如何对待有限的生命,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
无论是得过且过,还是轻率放弃,都是对生命不负责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人们普遍赞赏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只有珍爱这有限的生命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她更美好,才能让生命之花绽放得更绚丽,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小讨论:12岁的小于不幸患了骨癌,当他知道自己很快将告别人世时,就填写了遗体捐赠卡,将自己所有健康的器官捐赠给有需要的人。
他微笑着对父母说:“多好啊,我的生命将在他们的身上得以延续……”如果你是小于的亲人,你会同意他的做法吗?如果你是小于,当亲人不同意自己的做法时,你会怎样说服他们?二、情境小辩论1、故事情境:小虎和文文在河边玩,文文不小心掉进了河里,小虎情急之下跳入河中,河水很急,小虎的水性也不够好……2、分组讨论:你赞成小虎的做法吗?请说出理由。
3、小结:见义勇为,舍己救人;见义巧为,学会自护。
哪一个更可取?三、我们的自护自救手册1、阅读P14页新闻故事。
2、将搜集的自救自护知识制作成小卡片。
3、分组整理小卡片,制作成《我们的自护自救手册》。
四、小结全课: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让自己以有限而平凡的一生更有意义。
这不仅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对美好明天的祝福和向往!五、我们的生存训练营。
1、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防护知识。
2、珍惜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学会规避危险。
3、让生命活得有意义。
4、多参加有益的课外活动;在实践中学习更多的生存知识。
5、每天锻炼时间大概1小时,强身健体。
第三课善待自然万物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到自然万物皆有生命,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亲近自然, 热爱自然, 爱护自然,有一定的环保观念.2、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无私馈赠,感恩自然、敬畏自然。
3、初步了解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学会善待自然万物。
教学准备1、找一片树林或一棵树,找找它的周围的生物朋友都有哪些,把它们的名字写下来。
2、小调查——今天的食物从哪里来?3、查找自己感兴趣的生物,和同学交流。
4、准备“我和动植物朋友的故事”。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活动一:我们身边的生物朋友。
1.请同学们观察教材漫画,完成下列问题:(1)图1反映的自然与人生活的关系是:(2)图2反映的水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3)欣赏P17页多彩的生命世界。
这些图片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2、说说你在一片树林或一棵树中找到它的周围有哪些生物朋友。
这些朋友之间有什么联系?二、活动二:自然界的生命链。
1、观察P18页的食物链演示图,说说每一种生物的食物是什么?2、从这幅图片里你有什么感悟?各种生命因为互相提供食物而相互关联,形成错综复杂的食物链,每一种生命都是大自然的巧妙安排,都有各自存在的意义,各种生物相生相克,互相依存,构成一张奇妙、和谐的生命之网。
3、想像:大自然里灭绝的生物种类越多,这张“网”会怎样?4、学习资料:《可怜鸟兽父母心》。
5、请同学们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举例说明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自然。
三、活动三:多彩的生命世界。
1、读读P17页的知识卡。
2、补充资料《海底世界》。
四、布置任务:活动三:小调查——今天的食物从哪里来?完成填表。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活动一:寻找大自然的馈赠。
1、根据课前布置的任务,说说食物从哪里来?2、想一想:除了这些,大自然不赐予我们我们什么?(可从智慧和启迪、身心的放松、空气的调节等方面启发学生)3、讨论:我们能离开生物朋友在地球上生存吗?二、活动二:我们的“西雅图宣言”。
1、读读P20中的《西雅图宣言》。
2、想想我们应当心怎样的目光去看待周围的自然万物,应当以怎样的态度去与它们和谐相处?3、写下自己和“西雅图宣言”。
三、活动三:新闻会客厅。
1、新闻两则。
近日,某大学生在晚自习时摔死一只闯入教室的小猫。
这一事件引起网友纷纷谴责他漠视生命、虐待动物,认为学校应当开除该名学生。
也有网友认为,该名学生可能是因为遭遇了猫的侵犯才这样做的,情有可原……在美国,一个自称为“灰熊之友”的环保主义者,在不带任何防身设备的情况下与灰熊共度13个夏天后,被他所保护的灰熊当作食物吃掉。
有人说他是可敬的“环保烈士”,也有人说他侵犯了灰熊的生活空间,忽视了灰熊的生活习性,因为不懂科学而自食其果……2、学生发表评论。
四、活动四:讨论会。
1、如果我们国家要设置“反对虐待动物法”。
你认为应该包括哪些条文呢?2、学习资料:教学用书P27页《难以想象的抉择》五、布置任务:活动六:准备“我和动植物朋友的故事”。
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活动一: “我和动植物朋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