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技创新保障一流金融服务_第六届银行业科技工作座谈会召开_百

科技创新保障一流金融服务_第六届银行业科技工作座谈会召开_百

92009年12月关注科技创新保障一流金融服务■文/本刊记者邵山何京玉栏目编辑王宏——第六届银行业科技工作座谈会召开十一五”规划实施四年以来,中国金融科技工作跨上了新台阶,金融科技部门交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金融行业抵御风险和开拓业务的能力扎实提高,银行改制取得成功,金融行业依靠科技提升了竞争力,人员素质和科技水平明显提高。

这是记者11月27日从第六届银行业科技工作座谈会上了解到的情况。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李东荣出席了座谈会并发表讲话。

他指出,“十一五”是我国金融业全面深化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五年,是加速向现代金融转型的五年,也是我国金融业信息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五年。

金融业信息化为我国金融业平稳安全运营提供了良好的支撑环境,是金融机构业务处理和展现的重要平台,是金融服务和金融创新的有力工具。

同时,金融业信息化积极服务于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在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李东荣介绍,“十一五”期间,我国金融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大小额支付系统和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在全国推广运行,支付清算效率明显改善,实现了大额资金支付的零在途和支票全国通用,开通了港币、美元、日元等8个币种的支付业务。

境内外银行卡联网通用大力推进,在13个省(市)开通了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

国库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实现财政、税务、海关、银行以及国库之间横向联网,纳税人足不出户就可以迅速完成税款缴纳。

全国集中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基本建成,为加强和改进政府管理、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金融业数据集中工程基本完成,核心业务系统陆续投产,金融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日益稳固,金融信息标准化体系进一步完善。

金融业信息化工作整体实力持续增强,抗风险能力不断提高,为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东荣强调,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要认识到金融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一是信息化运行水平亟需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能力、安全生产需再上一个台阶;二是科技创新有待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在行业中的利用率、核心竞争力建设等需进一步发展;三是金融信息化对金融调控和监管的支持力度需得到改善,金融信息共享需加快推进。

他希望大家充分总结过去几年金融业信息化的经验与教训,集思广益,认真探讨金融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积极为金融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出谋划策。

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易会满在致词中回顾了“十一五”期间工商银行的信息化建设经验,总结了大型银行关注的3个问题:一是核心应用系统的建设如何进一步体现以客户为中心,体现风险管理的需求,体现国际化、综合化的业务需求。

二是大力关注信息科技安全问题,优化灾备体系,开展两地三中心建设,实施分等级的应用灾备策略。

三是关注如何进一步提升发展能力,加强内部管理和队伍建设。

来自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外汇管理局、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9个单位的5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详细报道见2010年1月刊)“李东荣指出,“十一五”是我国金融业全面深化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五年,是加速向现代金融转型的五年,也是我国金融业信息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五年。

易会满总结了工行“十一五”期间的信息化建设经验。

关注102009年12月链接:李东荣行长助理的讲话引起了与会人员的热烈反响。

来自不同金融机构的代表纷纷介绍“十一五”期间的信息化建设经验,并对未来的五年提出了很多深层次的分析和展望。

他们认为,虽然不同银行的具体情况有差异,信息化建设水平也不一致,但是在信息化建设中可以不断总结出具有共性的经验。

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王永红:“十一五”期间,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趋于完整,服务模式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安全管理制度逐步完善,灾备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标准化工作持续推进,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标准化体系基本形成;支付清算系统日趋完善,全国统一的现代化支付体系已经建立;征信信息服务网络已覆盖全国,全社会良好的现代信用文化正在形成;财税库行横向联网即将完成,国库集中收付数字化、阳光化初见成效;银行卡创新支付业务发展迅速,银联卡网络不断向境外延伸。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信息中心副主任杨淑琴:目前券商交易系统大集中已实现89%,区域集中已实现8%;证券公司大力发展网上交易业务,97%以上的证券公司、营业部、服务部实现了网上交易,网上交易已经占整个市场交易65%以上。

基金公司信息系统快速发展,包括TA注册登记系统、基金销售系统和投资交易及估值核算系统。

未来三年,证券业将进一步推进行业IT治理,实施等级保护,全面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积极推进灾备建设,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中国银联副总裁柴洪峰:银联应站在产业发展的高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相互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促进支付工具创新、电子货币支付的普及。

其中,既包括与成员机构、行业客户、软硬件制造商、运营商、服务商的联合,也包括与其他卡组织、支付提供商在特定领域的合作。

112009年12月关注中国工商银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林晓轩:截至目前,“十一五”信息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生产运行、应用研发、科技管理等各项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提前一年实现了规划目标。

我行信息科技“十二五”总体目标是建设国际一流IT银行,具体目标包括:建设国际一流的数据中心,构建安全稳定的运行平台;打造国际一流的软件开发中心,促进业务快速创新;建立“集约、高效”的科技管理体系和机制。

邮政储蓄银行科技部信息中心主任巫建刚:在“十二五”信息化建设规划中,我行将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系统间的互联互通与信息资源的共享;建立合理的体系架构,形成产品、渠道、服务体系、决策支持相结合的,能够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国内、国际金融竞争环境的技术平台,以适应邮政金融的业务产品不断创新,提高市场营销的水平;进一步推进邮政金融信息化的标准体系建设。

继续加强信息安全体系和制度的建设,实施信息安全检查和监管制度;为支撑业务发展奠定强有力的技术基础。

中信银行信息技术部总经理张斌:今年是中信银行IT建设承前启后的一年。

目前刚完成未来3~5年IT规划制订工作,主要解决IT治理和IT架构问题。

中信也计划启动下一代核心系统建设,我们十分慎重,经过全面论证,在行里取得了比较一致的意见。

此外,为系统性地推进科技风险管理工作,我们今年还做了信息安全规划。

中国银行信息科技部副总经理徐纪恒:“十二五”规划,科技战略将紧密配合银行的整体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并且将信息安全视为非常重要的工作。

我们也在跟踪一些比较新的技术,把新的概念引入到银行的建设中来。

华夏银行大集中办公室副主任吴晓辉:华夏银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成功运行四个月了,是目前领先的国外核心系统成功案例。

这项工作的技术改造量比较大,我们经过艰苦的努力,保证了整个系统运行比较顺利。

另外,通过大集中工程,华夏银行实现了信贷和资金等业务的条线化管理。

我们对基础网络和基础设施也进行了规划和实施。

关注122009年12月浦发银行科技部总经理奚力铭:“十一五”期间,银行IT成果丰硕,主要是:银行业务飞速发展,使得IT也飞速发展。

带来问题是数据中心机房始终处于需要扩建的状态,生产变更较为频繁。

在业务系统方面,业务产品和业务系统开发建设快。

在管理系统方面,基于数据仓库之上的各类管理信息系统得以开发建设,有效地支持了银行业务管理的需要。

同时,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对业务数据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在电子渠道方面,数据大集中之后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呼叫中心得以快速发展。

参照ITIL等国际最佳实践,银行已经构建起成熟的IT运维服务体系。

上海银行副行长蒋洪:上海银行成功实施了符合国际通行惯例和本地化应用的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积极推进新一代电子银行平台建设,持续推进企业级数据仓库建设,正在制订围绕全行新三年战略目标的IT架构规划和IT治理规划,建立统一的开发测试和运维服务管理流程,深化质量管理体系的运用,完善信息安全策略,建立信息安全综合监控体系和技术基础平台,加强数据中心、灾难备份中心、网络系统等基础建设。

全国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创新研发部总经理韩兆云:全国各农信社的系统建设和业务整合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是结构异常复杂。

我们采用SOA的架构,能够给业务整合带来灵活和高效。

首先,SOA是面向服务的,由标准服务构成复合服务,形成标准构件,系统搭建时工作量会越来越少。

另外就是企业服务总线(ESB),实现智能路由。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实现了系统整合。

兴业银行信息科技部副总经理陈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构建适合综合化经营的IT 支撑体系,统筹管理跨多个金融领域的IT平台;第二是要构建能够支持业务大规模、快速发展的IT营运体系;第三是构建适合业务快速创新的产品研发体系;第四,构建主动防御性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体系;最后要培育信息科技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培养科技人才。

招商银行信息技术部总经理华敏:银行信息化建设发展到目前阶段,第一个比较重要的事项是架构的连续性,保证系统建设的可持续性;第二个方面就是IT治理,需要寻求IT策略和业务战略的协调;第三方面就是电子银行的安全问题,需要在监管当局统一协调下推动国家法律框架的建设,才能有效保障金融秩序。

Main ContentsBanking Information System Stepping UpLi Dongrong, the assistant president of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mentioned on the Sixth Banking Technology Symp osium, it is a fi ve-year of fi nancial inform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to achieve leapfrog development, while fi nancial IT departments turned in an excellent answer sheet according to the Eleventh Five-Year Plan.P14P9P34Innovative PaymentNo payment, no trading. The payment system could hardly own a bright future without innovation. In addition, innovation could not only promote a prosperous payment market, but also provide powerful tools to avoid and dissolve the potential payment risks and security problems. On October 29 -30th, the attendees of The Third Payment China Summit warmly discussed the technical, the business and the managerial innovation, which is far beyond traditional topics.Financial Call Centers Eye On The FutureOn November 12th, “th e China Financial Call center Development League Coun-cil 2009” and “the Third China Financial Call Center Development Summit” was held in Wuhan, Hubei provice. Attendees from nearly 30 fi nancial institutions discussed the fi nancial call center construction and tendency of business development. During the meeting, they visited the call centers of the China Merchants Bank and the Bank of Communications.Centralized Purchasing Information System’s BalanceHow to use electronic means to improve the purchasing efficiency under thecompliance? It is a major issue of centralized purchasing departments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From thre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heads of procurement centers were invitedto introduce the e-procurement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planning.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 Wu Yue, the IT director of the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mentioned that we still have long distance to the target of international pioneering standards on effective regulation, which demands us continuously to deepen, refine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IT based regulation.P38P4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