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句辨析的切入点

病句辨析的切入点


切入点八:句中有表数量或程度的 词语,审视它是否与其他词语矛盾。
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他六门功 课平均都在90分以上。
句中“都”是范围副词,用来总括前面 提到的各项,但前面的“平均”只能有 一个数,故“都”与“平均”矛盾。句 末的“90分以上”是约数,也与前面的 “平均”矛盾。
切入点九:初读感觉特别别扭,审 视是否句式杂糅。
例:在古代这类音乐作品只有文 字记载,没有乐谱资料,既无法 演奏,也无法演唱。
以这道题,有语法知识是检查不出毛病的, 我们只有审视它的逻辑。根据该句,似乎 “在古代这类音乐作品既无法演奏,也无 法演唱”,这显然是不符逻辑的,既无法 演奏又无法演唱的东西怎么能说是音乐作 品呢?
切入点四:句中的并列结构,审 视其各项能否并列,能否与相关 的词语搭配。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B )
A、请柬的封套上古色古香地印着青铜器,上面整 齐地排列着身披铠甲、手持盾牌的秦军战士。
B、生活是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如果得不到你的 欣赏,那不是它缺少美,而是你缺少发现。
C、厚道有如参天大树,替你遮挡暑热炎凉;厚道 有如母亲的怀抱,替你抚慰喜怒哀乐。
D、当地造纸厂偷排未经处理的废水,严重污染环 境,导致鱼虾绝迹,各种水生作物大量减产和绝产。
句中“把我国的教育事业”作谓语“达到” 的状语,“达到”不是表处置的动词, “把······事业”与“达到”不搭配。
2、排序是否恰当
例: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 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句中“几个学校”充当“领导”的定语, “几个”表数量,“学校”表领属,按多 项定语的排列规律,表领属的定语应放在 表数量的定语之前,即“学校的几个领 导”。由于多项定语排列不当,句子产生 了歧义。
4、两个分句的句序是否恰当
例:许多传世杰作不仅是人类艺术宝库的珍 品,而且是中华民族艺术瑰宝。
这是个递进复句。递进复句后个范围应比 前一个分句进一层,但句中“人类”的范 围比“中华民族”大,所以前后得调换。
5、分句较多,审视是否中途偷换主 语而使句意不明。
例: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 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 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病句辨析的切入点
病句辨析的切入点
切入点一:句首有介宾短语, 审视是否缺主语
句首的介宾短语如“通过······”“经 过······”“在·····中 (下)”“从······中”等,一般充当 状语,表明原因、理由、时间或处所 等,它后面没有主语时,就有可能是 缺了主语了。
例: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 他怒气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 一丝笑容。
注:本句错误不止一处:毫无例外都
2、关联词位置是否恰当
例精当 句:神前 的不实后关但质两联他,个词能而分就够且句 放领 能的 在会 够主 主马 用语 语克 这相 后思 些同 面主 理时 ;义 论,当有来第前关指一后理导个两论自分个的己 的分工句作主。语不同时,两个分句的关联词均放
在句首,否则,就会因关联词位置不当而 影响表达。
B、很少有以7毫米以下口径制造狙击步枪的国家, 因为狙击要求威力大,精度高,但中国狙击步枪偏 选择了小口径。
C、几组蝴蝶展框吸引了参观者,大家都以为这是 标本,看到展框上方“仿真蝴蝶微型风筝”的标志, 使大家恍然大悟。
D、在翻阅中国话剧100周年纪念活动资料时,他 萌生了创作一台寻找中国话剧源头的剧本的意念。
C、通过本书对泥河湾深入细致的介绍,使古老的 泥河湾从历史的深处向读者起来。
D、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量的游客涌入的新兴 产业的崛起,各类垃圾成为威胁着古村落环境和水 资源的一个严重的问题。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C )
A、在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移民不乏其例,有些移 民事件也并不比今天的三峡移民小多少。
C、南昌至上海、杭州的火车动车组票价分别为 228元、179元,而对应的普通列车硬座标价要低 一倍多。
D、承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开创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难道谁能否认这是当代 中国青年肩负的崇高使命吗?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C )
A、坝上地区自然条件非常差,恶劣的自然条件影响 了经济的发展,要彻底改变坝上地区贫穷落后,必 须植树造林,防风固沙。
2、各项与相关的词语能否搭配
并列结构的各项,在句中充当同一成分。 如果充当主语,就要考虑并列的每一项是 否能与共同的谓语搭配;如果充当谓语, 就要考虑并列的每一项是否都能与共同的 主语和宾语搭配。
例: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 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 假,始终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切入点十:句中有谦辞,审视是否 用错对象
现代汉语中用光临称宾客到来,用惠临指 对方到自己这里,用惠赠指对方赠予,用 令尊令堂指对方的父亲母亲。这些都是敬 辞,适用于对对方,不能用于自己。另外 用寒舍对人称自己的家,用家父,家母对 人谦称自己的父母,用犬子和小女对人称 自己的儿子和女儿。这些都是谦称,只用 于自称。
B、中华医学会提供的材料表明,中国至少有3亿以 上成年人患有失眠和睡眠过多等睡眠障碍。
C、学校在为社会发展和道德发展作准方面做得要好 得多。
D、该剧以江汉平原为背景,刻画了一群因男人外出 打工而留守乡村的女人们由无奈的留守到主动创业的 故事。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B )
A、丰田公司选择北京作为全球首发地的原因是因 为中国已经成为便于第二大洗车市场。
D、在中国生产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空中客车”, 这不仅会改变世界客运飞机制造的市场格局,而且 也将提高中国民族飞机制造业的整体水平。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D )
A、市政府关于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的决定 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
B、参加这项比赛的选手平均年龄19岁,平均身高 1.68米,平均文化程度大专以上。
B、事实表明,非但不是教育制造了失业,而且教 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缓和失业的有效途径。
例曲动在种择这:艺等表,一样本、方达如种就栏风面一果说很目情的个在法容将 民 节意表而易各俗目思达是造地、,时一把成电文加,个两结视化以说意种构台娱重法思说混选乐新可时法乱送和编能,糅,的体排不不在不歌育、止是一伦舞活组一选起不, 合类和。润色,进行再创作。
这句话读起来很别扭的原因就是将“本栏 目是将各地电视台······进行的再创作”和 “本栏目将各地电视台······进行了再创作” 两种说法杂糅到了一起,造成了结构混乱。
句中“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是 谓语“进入”的宾语部分,稍加分析即可 发现:“进入······归属和分成”不能搭配, “进入”应与“阶段”搭配,所以“知识 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只是残缺的宾 语中心语“阶段”的限制成分。
切入点三:句子成分齐全,搭配 合理,审视是否合乎逻辑
如果一个句子成分齐全,搭配合理的 话,就要想到检查它是否合乎逻辑, 因为这时语法知识帮不上忙。
A、由于写人的散文和其它散文一样具有形散而神不散 的特点,决定了写人散文中的事情大多零碎、分散。
B、国产大片的稳定发展,不仅吸引了境外资金和国内 其他行业资金投向国产电影,而且增强了观众对国产 电影的热情。
C、科学家发现,每个人体内部都存在着癌基因或叫肿 瘤因子,它们往往是潜在的,并不威胁人的健康。
B、本市著名节目主持人杨凡和刘星一起到边疆地区 去,参加扶持发展文化事业的志愿服务活动。
C、网络使人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获得、处理和存储 丰富的教学信息,同时也增加了筛选的难度。
D、中国政府一向致力于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工作取得 了积极进展,新的一轮六方会谈在北京重新启动。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D )
这个复句共4个分句,前两个分句的主语是 “这家工厂”,表意明确,第三个分句没有 主语,是承前省略,由“这家工厂”作主语 吗?显然不能,主语应该是“产品”。因而 这个句子犯了偷换主语的毛病。
课堂练习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A、素质可以理解为人在先天的基础上,在家庭、 社会的影响下,经过后天的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 理品格。
句首介宾短语“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 充当句子的状语,后半句的“他”用 在使令动词“使”之后,也不能充当 全句的主语,全句缺主语。
切入点二:谓语后面宾语部分较 长,审视是否缺宾语中心语
在一个句子中,如果宾语部分比较长, 要特别注意是否缺宾语中心语。
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 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 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 作者身上倾斜。
句中的“消防车、消防官兵”是并列短语, 在句中充当主语,它们的共同谓语是“放 弃”,可以说“消防官兵放弃休假”,但 不能说“消防车放弃休假”。
切入点五:定语或状语复杂,审 视其能否与中心语搭配、排序是 否恰当。
1、能否与中心语搭配
例:我们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争 取在本世纪末把我国的教育事业达到 世界先进水平。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B )
A、他如果天天熬夜看世界杯,精力不济,影响工 作,那么我们就应该及时向他提出意见甚至警告。
B、柏条河梯级电站的修建是以损害成都平原千年 水网及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获取商业利益,这样 的工程弊大于利。
C、“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再次赢得 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赞誉;中华民族能有今天的荣耀, 靠的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所取得的
1、各项能否并列
并列结构,并列的各项不能有意义上的交 叉、范围上的包含与被包含,否则会引起 矛盾。
例:我们报刊、杂志、电视和一 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 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 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句中的“报刊”、“杂志”、“一切 出版物”不能并列,因为“报刊”包 括了“杂志”,而“一切出版物”又 包括了“报刊”。
切入点六:句中有肯定与否定(正 面与反面)相叠的短语(如能否、 优劣、好坏等),审视是否需要配 套使用类似的短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