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检测苏丹红方法的比较Comparison between two methods about analysis of colorants sudan 张全美1王守卿2王循广1ZHANG Quan-mei1WANG Shou-qing2WANG Xun-guang1(1.淄博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山东淄博255033;2.莱阳农学院,山东青岛266109)(1.Zibo Institue of Product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Zibo,Shandong 255033,China;iyang Agriculture College,Qingdao,Shandong266109,China)摘要:以酱瓜为材料,比较两种分离检测苏丹红方法的优与劣。
实验结果表明:国标法不能回收检测出标样苏丹红3号,欧盟法可以较好的回收检测出标样苏丹红3号的含量。
关键词:酱瓜;苏丹红;国标法;欧盟法Abstract:In this study,two methods of analyzing colorants sudan were compar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est standard of China can not test sudanⅢ,but test standard of European Commission can better test sudanⅢ.Keywords Pickled cucumbers;Sudan;Test standard of China;Test standard of European Commission苏丹红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偶氮类、亲脂性的化工染色剂,常见有4种,其中2号(SudanⅡ)、3号(SudanⅢ)和4号(Sudan IV)均为1号的化学衍生物。
苏丹红1号为暗红色;2号为红色;3号(Sudan III)为有绿色光泽的棕红色;4号为深褐色。
化学名称分别为1-苯基偶氮-2-萘酚(1-phenylazo-2-naphthalenol)、1-[(2,4-二甲基苯)偶氮]-2-萘酚(1-[(2,4-dimethylphenyl)azo]-2-naphthalenol)、1[4-(苯基偶氮)苯基]偶氮2-萘酚(1[4-(phenylazo)phenyl]azo)-2-naphthalenol)、1{2-甲基-4-[(2-甲基苯)偶氮]苯基}偶氮2-萘酚(1{2-methyl-4-[(2-methylphenyl)azo]phenyl}azo)-2-naphthalenol)。
1896年科学家达迪将其命名为苏丹红并沿用至今。
苏丹红被大量地用在工业、化学和医学领域,用于机油、汽车蜡和鞋油等工业产品,以及生化毒理学研究的着色剂等。
由于“苏丹红1号”是具有较强毒性的致癌物,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其归为三类致癌物[1]。
1995年,欧盟和其他一些国家已开始禁止在食品中添加苏丹红1号;我国1996年出台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禁止将苏丹红1号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食品生产。
在我国将苏丹红列为食品禁用物之后近10年,中国从来没有查过苏丹红,连认定苏丹红的方法和标准都没有。
2005年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局披露,359个品牌的食品因被怀疑含有致癌色素“苏丹红1号”而从各大超市和商店下架,至此,我国掀起了追缴苏丹红的风暴。
但直至3月底,我国才紧急出台了苏丹红的检测标准(GB/T19681-2005)[2]。
文章就此标准和欧盟的苏丹红检测标准[3]在分析效率和分析成本方面做了比较。
————————————作者简介:张全美(1979-),女,淄博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助理工程师、硕士。
E-mail:quanmeizju@收稿日期:2005-09-161材料与方法1.1仪器设备与试剂苏丹红标准品:安谱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乙腈、甲醇、丙酮:色谱纯;甲酸、乙酸、正己烷、无水碳酸钠、氯仿:分析纯;层析氧化铝:中性100~200目;waters高效液相色谱(配紫外检测器)、超声振荡器、超真空过滤器、离心机。
1.2色谱条件色谱柱:symmetry C185µm 4.6mm×150mm;国标法[1]流动相:溶剂A:0.1%甲酸的水溶液:乙腈=85:15;溶剂B:0.1%甲酸的乙腈溶液:丙酮=80:20;时间程序:开始时A25%,第10min时A25%,第25min A0%,第32min A0%,第35min A25%,第42min A25%。
流速:1 mL/min;柱温:30℃,基线稳定后开始进样;欧盟法[2]流动相:溶剂A:酸性水溶液(165mL乙酸溶于1000mL水中);溶剂B:乙腈;时间程序:开始时A30%,第20min时A5%,第30min A0%,第42min A0%,第45min A30%,第50min A30%,流速:0.7mL/min;柱温:30℃,基线稳定后开始进样。
检测波长:苏丹红1号478nm;苏丹红2号、苏丹红3号、苏丹红4号520 nm;于苏丹红1出峰后切换。
进样量10μL。
1.3样品处理1.3.1国标法样品处理氧化铝处理:105℃干燥2h,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每100g中分别加入1,2,3,4,6mL水降活,混匀后密封,放置12h后使用。
样品处理:取粉碎样品20g(准确至0.01g)于三角瓶中,加入60mL正己烷充分匀浆5min,滤出清液,再以20mL正己烷2次匀浆,过滤。
合并3次滤液,加入5g无水硫酸钠脱水,过滤后于旋转蒸发仪上蒸至5mL以下,慢慢加入氧化铝层析柱中,为保证层析效果,在柱中保持正己烷液面为2mm左右时上样,在全程的层析过程中不应使柱干涸,用正己烷少量多次淋洗浓缩瓶,一并注入层析柱。
控制氧化铝表层吸附的色素带宽宜小于0.5cm,待样液完全流出后,视样品中含油类杂质的多少用10~30mL正己烷洗柱,直至流出液无色,弃去全部正己烷淋洗液,用含5%丙酮的正己烷液60mL洗脱,收集、浓缩后,用丙酮转移并定容至5mL,经0.45μm有机滤膜过滤后待测。
1.3.2欧盟法样品处理样品处理:称取20g(准确至0.01g)粉碎样品于三角瓶中,用量筒加入100mL乙腈。
之后用漩涡混合器充分混合数分钟,再于振荡器上振荡1h后经0.45μm滤膜过滤于三角瓶中。
1.4标准曲线国标法[1]:标准样品处理:称取苏丹红1号、2号、3号、4号各5mg,乙腈溶解并转移于100mL容量瓶中定容,再从中取0,0.4,0.8,1.6,3.2mL分别移入50mL容量瓶中以乙腈定容,此时标准系列的浓度分别为0,0.4,0.8,1.6,3.2µg/mL。
欧盟法:标准样品处理:称取苏丹红1号、2号、3号、4号各30.0mg,乙腈溶解并转移于100mL容量瓶中定容,再从中取0,0.1,0.3,0.6,0.9mL移入100mL 容量瓶中以乙腈定容,此时标准系列的浓度分别为0,0.3,0.9,1.8,2.7µg/mL。
2结果与分析2.1标准样品谱图从图1、图2可看出,欧盟法[2]的出峰时间比国标法[1]晚,国标法24min完成一个样品,欧盟法[2]33min完成一个样品。
但两种方法都能将四种物质分开,分离效果没有明显差别。
从使用的有机流动相来看,国标法[1]使用丙酮、乙腈、正己烷,欧盟法[2]仅使用一种有机流动相乙腈,试剂准备过程相对容易。
国标法[1]需要使用10种试剂,而欧盟法[2]仅需要5种试剂。
图1国标法标准样品谱图图2欧盟法标准样品谱图2.2回收实验比较2.2.1国标法[1]中曾注明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氧化铝活性有差异,需根据购置的氧化铝产品做活度调整。
因此本实验根据标准做了5个活度实验,即105℃干燥2h,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每100g中分别加入1,2,3,4,5mL水降活,混匀后密封,放置12h后检验其活度,见表1。
实验结果表明,活度实验2对苏丹1、2、4的回收最好,但5个活度实验都不能回收苏丹3号。
回收实验见图3,它同国标法标准样品谱图(图1)相比,在15.6min处多了一个峰。
表1回收率%国标法活度实验回收率欧盟法活度实验1活度实验2活度实验3活度实验4活度实验5回收率苏丹173.0±2.188.0±1.786.3±2.568.3±1.547.0±1.787.7±1.5苏丹278.0±2.185.0±1.583.6±1.574.3±1.217.6±2.183.7±1.2苏丹30.0±0.00.0±0.00.0±0.00.0±0.00.0±0.082.3±1.5苏丹472.0±2.584.0±2.082.3±1.253.6±2.324.0±2.679.7±2.1﹡数值为平均值±标准差图3国标法回收谱图2.2.2欧盟法回收实验分别称取20g(准确至0.01g)酱瓜于三角瓶中,加入苏丹红1、2、3、4号各50μg,搅拌均匀,放置过夜后用量筒加入100mL乙腈回收提取。
图4表明回收率高于78%,回收效果较好。
图4欧盟法回收实验谱图2.3酱瓜中苏丹红含量国标法[1],见图5。
测的苏丹红1、2、4号的含量分别为0.69,1.07,0.29mg/kg,欧盟法[2]见图6。
测的苏丹红1、2、4的含量分别为0.69,1.09,0.31mg/kg。
二者测的结果没有明显差异。
图5国标法测酱瓜谱图图6欧盟法测酱瓜谱图2.4检出限本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检出限没有差异,均为10µg/kg。
3结论本实验从两种方法使用的流动相、样品的回收率来比较了二者的分离分析效率,以探讨二者的优与劣,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
国标法[1]的谱图出峰时间较快,每完成一个样品比欧盟法[2]提早9min,但测样品时往往因为氧化铝的原因不能测出苏丹红3号,每换一批次的氧化铝就得做回收率实验,有时换好几个批次也不一定成功,两种流动相需由四种物质不同比例配成,而欧盟法[2]的流动相相对简单,只用一种有机溶剂,不用做繁杂的氧化铝柱实验。
对于含复杂基质本底的样品来说,过氧化铝柱后有可能将干扰物质除去,欧盟法[2]有可能因为干扰而无法定性定量其中的苏丹红[4,5]。
由此可见,氧化铝在国标法[1]中起了重要作用,因此,提高氧化铝回收效果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综合考虑,目前来说,还是欧盟法[2]的效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