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激光行业发展趋势

激光行业发展趋势

激光行业发展现状如今的激光设备市场已经是一个国际列强群雄逐鹿没有国界的战场,未来激光产业可能有如下几个发展趋势:① 激光产业界的并购重组将加快,行业巨头开始显露。

通过收购和重组,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提升企业整体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未来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必将加快。

美国Coherent(相干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激光器制造商,产品涉及科学研究、医疗手术以及工业加工等多个领域,通过购买了几家从事工业激光产品制造的公司,专注于工业激光领域的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以色列ESC/Sharplan 公司从Coherent相干公司购得医疗激光公司合并组成Lumenis公司,产品覆盖激光美容、激光眼科、外科激光医疗仪器等,在世界医疗激光领域中的地位已经是无人能撼;德国的Trumpf(通快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激光设备制造商,高功率CO2激光器和固体激光器制造技术在全球具有领先地位,通过兼并和重组现有7 家从事激光产品生产的企业,其中包括知名的哈斯公司,使通快公司在国际高功率激光器及切割机床领域独树一帜;Rofin-Sinar公司是仅次于Trumpf公司的又一家德国工业激光设备制造商,在高功率CO2激光器、激光微加工系统、激光打标系统领域具有领先优势,他收购了创立于2000 年的特种光纤和光纤激光器模块供应商Nufern公司。

在国内,大族激光公司这几年也在不断并购重组进一步巩固其行业龙头地位,2007 年2 月大族激光2250 万元收购泰德激光50.69%股权,2007 年12 月收购武汉金石凯激光25%的股权;武汉华工激光与团结激光的合并,成立华工团结激光技术有限公司,目标是要在三到五年内在大功率激光切割机方面进入全球四强。

②激光器研究向固态化方向发展。

半导体激光器和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以自身所具有的高光电转换效率、更小的体积以及更优化的激光模式等优势,应用在工业激光加工、激光医疗等多个领域,成为激光加工设备的主导方向。

它们的最高功率已达到了6kW,逐步实现了设备的小型化和实用化,并将取代一些传统激光器的应用。

③ 光纤激光器成为激光新技术应用中最耀眼的明星。

光纤激光器的切割速度最高是CO2激光器的五倍,其应用成本相当低廉,在国内前激光器及其系统整机结构更简单、体积更小,所以使用光纤激光器能够给客户带来巨大的好处。

IPG是第一家全球领先光纤激光器技术公司,自2002 年以来,该公司的销售额每年增长60%,成为唯一能够量产数万瓦光纤激光器的公司。

然而,IPG并不是唯一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光纤激光器需求的公司,该领域市场上已有20 多个公司在竞争,目前在市场上IPG公司仍然处于支配地位。

当前光纤激光器的应用领域都会出现增长,现在还远远没有饱和,还有其它企业存在的空间。

④ 国外激光厂商将加大在中国设立工厂和据点的力度。

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日益提高。

中国汽车和电子产业的发展需要非常出色的制造技术,中国制造业的规模给世界各国激光企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中国的工业激光市场需求旺盛,其发展速度也远远超出预期。

为此,已有多加国际激光公司在加紧布局中国市场,如工业激光器制造商之一GSI 集团公司的激光事业部宣布其设于中国苏州工业园的制造厂将生产旗舰系列JK 脉冲Nd:YAG 激光器;德国通快公司宣布要在中国苏州建激光数控机床工厂,这是其在欧美之外创办的第一家机床厂。

随着国外激光巨头的进入,预计国内激光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只有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存活下来。

⑤产品与服务中的技术含量提高。

激光技术对产品投入产出比和技术基础的优化作用更加明显,融合在产品与服务中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

飞行激光打标和彩色激光打标机,其控制软件实现了根据不同的颜色要求,控制不同波长的激光,不同工作时间的输出,提高了激光标记设备的使用范围。

德国通快公司推出的激光打标机,装配了远程监控与测试系统,通过对270多个探测点的数据反馈,售后服务工程师可以准确判断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实施远程诊断,解决了顾客的后顾之忧。

⑥ 激光技术应用朝两大方向发展。

第一个发展方向是激光微加工应用:以半导体和微电子领域的应用为代表,成为激光行业附加值最高的产品发展方向;第二个发展方向是高功率焊接和切割应用,如汽车、船舶、飞机等“大工业” 的发展,不断推动着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在激光技术应用上,基于焊接、切割需求的高功率激光系统成为高新技术应用的亮点。

二、大族激光SWTO分析(1)大族激光行业地位分析近年来,国内激光技术应用得益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的强劲需求,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趋势。

随着激光设备市场的日渐成熟,国内激光市场的竞争也日显激烈,如今已形成由数家国内激光企业垄断市场的态势:除了作为行业领军企业的大族激光以外,还包括华工激光、楚天激光和团结激光等企业;而国际型的激光公司则在全球汽车、微电子等高端制造领域具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由于激光加工应用领域分散,国内大的激光企业可谓各有所长。

比如大族激光的打标设备产销量世界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80%;楚天长于医疗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约50%;华工激光和团结激光则长于切割设备。

在国际工业激光界的著名企业有:德国的Trumpf(通快公司)和Rofin-sina(罗芬公司),美国的Coherent(相干公司)、IPG公司、GSI公司、Excel公司,2008 年GSI收购Excel公司,意大利Laservall(镭射沃公司),中国的Hanslaser(大族激光公司)和韩国EO公司等。

2006 年,大族激光公司已经跻身国际工业激光公司的8强,销售业绩位居第7 位,如图3-7 所示,2008 年上升到第5 位。

多年来公司稳据亚洲激光公司的最高国际排名。

2008年全球主要激光公司销售情况 (亿美元)2Trumpf Coherent GSI Rofin Hans大族IPG图3-7 2008年国际激光公司销售额排行(2)企业发展具备的优势大族激光发展成为了亚洲最大、国际知名的激光公司,在行业内的具备一定竞争优势:① 规模化生产和产品总成本领先优势。

在国内激光行业的竞争中,大族激光公司对市场上成熟的激光加工产品实施总成本领先策略,通过国际化采购、标准化建设、量产平台、产品直销等手段,经过多年经营和开拓市场,已强势占领国内激光打标机的市场。

目前世界上只有两家激光公司打标机的年销售量超过千台,大族激光2000 多台,德国Rofin-sina公司为1000 多台。

② 地理区位优势。

中国是全球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制造业市场,给那些有实力的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靠内需即可达到世界规模的机会。

大族激光凭借此地理区位优势,为国内制造业企业提供本地化的激光产品和服务,在国内激光应用行业还没来得及与世界接轨的时候,大族激光已成为激光打标机产销量的世界第一。

③ 投资和融资能力优势。

大族激光曾经凭借引入风险投资,使企业的发展突破了资金瓶颈,率先实现了国内激光企业的规模化生产,也使公司具有较强的融资和风险评估的能力。

2004 年公司在深交所成功上市,随后进行了两次增发,融资总额达到 15 亿元,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④ 品牌优势和营销网络优势。

大族激光公司采取产品直销模式,早在2004年前后,即建成了全国设立 8 家分公司以及遍布近百个大、中城市的办事处,常驻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工程师,为客户提供快速响应的服务。

2006 年,国际排名前五位激光公司中,有几家向大族激光伸出了橄榄枝,有的要求合作、有的要求交叉持股,有的要求合并。

这些国际激光巨头实际上希望,利用大族激光良好的市场形象和品牌优势,获得大族激光在国内完善的销售服务平台,通过此台使自己的激光产品全面占领庞大的中国市场。

⑤ 逆向研发机制优势。

应客户需求为直接导向的研发模式是公司维持行业优势的重要举措,这是一种逆向研发模式。

在国内激光企业中,单就科研能力而言,华工激光背靠华中科大,其激光科研技术水平应在大族激光之上,但其销售收入却远远不如大族激光,这充分反映了公司现有研发模式的独到之处。

(3)运用波特竞争力模型进行的行业竞争分析。

①国外激光厂商将加大在中国设立工厂和据点的力度。

我国制造业的大规模发展需要有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支持,尤其在汽车和电子制造产业的发展需要非常出色的制造技术,中国制造业的规模化发展给世界各国的激光企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日益提高。

近年来,国内工业激光市场需求旺盛,其发展速度也远远超出预期。

为此,已有多加国际激光公司在加紧布局中国市场,如工业激光器制造商之一GSI 集团公司的激光事业部宣布其设于中国苏州工业园的制造厂将生产旗舰系列JK 脉冲Nd:YAG 激光器;德国通快宣布要在中国苏州建激光数控机床工厂,这是其在欧美之外创办的第一家机床厂。

随着国外激光巨头的进入,预计国内激光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只有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获得竞争优势。

此外,国内的竞争者也不断在一些细分市场上获得一定的经验和业绩,并试图蚕食公司的市场份额,行业进入者日渐增多。

②业内呈现产品同质化竞争和利润均等化的趋势。

激光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行业上升期,行业发展趋向成熟,低端产品和中高端产品竞争渐渐趋向同质化。

同时,国际激光厂商为抢占中国市场,也纷纷调整订价策略,进行降价促销。

因此,客户选择余地增加,随之而来的是议价空间的出现和议价能力的提高,这大大削弱了公司原来具有的产品规模化生产的总成本领先优势。

③ 未见有比激光制造技术更先进的替代品。

从激光制造与传统制造的比较优势可知,见表 3-4 所示,激光技术的先进性,使其成为改造传统加工工艺,提升产品制造水平的先进手段;激光产业仍然处在行业技术发展的上升区间,至今,尚未发现对其构成技术替代威胁的新技术的出现。

因此,市场竞争中的替代品来自于高端激光技术及其新品。

④ 自由市场下竞争更充分,上下游供求关系更加均衡。

目前技术条件下,大族激光还不是一个研发型的激光公司,而是激光系统集成商,其产品系统中部分的核心部件仍然需要外购;公司坚持国际化采购策略,通过批量采购与国际上著名的激光器件制造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从而获得低于同行的采购价格,有利于降低产品制造成本。

但在自由市场背景下,商业竞争的结果导致企业间没有永远的朋友或永远的敌人,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往往是多变和不稳定的。

国际上主要几个激光器件制造商在中国与更多地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供货价格也逐渐趋于平均。

因此,公司对于转嫁供应商涨价部分给用户的潜在需求和压力在不断增加。

⑤ 国内外竞争对手的竞争战略存在差异。

在国内,主要的几个竞争对手都是以细分市场作为突破口,采取集中差异化战略来获得各自细分市场份额,如楚天激光集中医疗设备细分市场;华工激光和团结激光都集中于高功率激光切割设备细分市场,两者最终合还并成立华工团结激光公司,进一步巩固其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