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海南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2017年海南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海南省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科试题文言文阅读部分(三)文言文阅读(12分)下面两篇文言文,任选一篇作答。

(请在答题卡上将选作题打“√”。

只能选答一篇,如果两篇都答,按第一篇计分。

)Ⅰ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第11~14题。

(12分)醉翁亭记(选段)欧阳修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伛.(yǔ)偻提携B.山肴.(yáo)野蔌C.射者中.(zhōng)D.觥.(gōng)筹交错1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⑴山间之朝.暮也()⑵野芳.发而幽香()⑶杂然而前陈.者()⑷弈.者胜()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⑴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文:⑵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14. 选文第②段中作者反复描写“乐”的场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作答。

(2分)Ⅰ《醉翁亭记》(12分)11.(2分)C12.(4分)⑴早上(早晨)⑵香花⑶摆开(摆放、陈列)⑷下棋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

有错字、别字,该小题不给分。

13.(4分)答案示例:⑴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给分点:四时、乐)⑵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给分点:苍颜、颓然)评分标准:每题2分。

给分点翻译正确给1分,表意通顺准确给1分。

14.(2分)意在表现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同时也是为了表现作者治下政治清明的社会现实。

评分标准:能答出“与民同乐”且表意正确即可给2分。

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Ⅱ阅读《曹刿论战》,完成第11~14题。

(12分)曹刿论战《左传》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 又何间.(jiān)焉B. 牺牲玉帛.(bó)C. 下视其辙.(zhé)D. 望其旗靡.(mǐ)1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⑴小大之狱.()⑵遂逐.齐师()⑶公问其故.()⑷夫大国,难测.也()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文:⑵彼竭我盈,故克之。

译文:14. 选文第②段用了对比的手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2分)Ⅱ《曹刿论战》(12分)11.(2分)A12.(4分)⑴案件⑵追赶(追击)⑶原因(缘故)⑷推测(估计)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

有错字、别字,该小题不给分。

13.(4分)答案示例:⑴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给分点:肉食者、鄙)⑵敌方的勇气已经枯竭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给分点:竭、盈)评分标准:每题2分。

给分点翻译正确给1分,表意通顺准确给1分。

14.(2分)以鲁庄公的“鄙”来衬托曹刿的“远谋”。

评分标准:2分。

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海南省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科试题文言文阅读部分(三)文言文阅读(12分)下面两篇文言文,任选一篇作答。

(请在答题卡上将选作题打“√”。

只能选答一篇,如果两篇都答,按第一篇计分。

)I.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完成第9?12题。

(12分)岳阳楼记(选段)范仲淹①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9.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浊.浪排空(zhuò)B.虎啸.猿啼(xiào)C.郁郁.青青(yù) D.宠.辱偕忘(lǒng)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连月不开.()(2)春和景.明()(3)静影沉璧.()(4)把.酒临风()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译文:(2)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译文:12. 这两段文字所写的景和所抒的情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述。

(2分)I.《岳阳楼记》(12分)9.(2分)D10.(4分)①放晴(出太阳)②日光(阳光)③圆形的玉(玉、碧玉、玉璧)④持、执(拿)【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

有错字、别字,该小题不给分】11.(4分)答案示例:(1)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谗言,惧怕讥讽。

(给分点:去、馋、讥)(2)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给分点:天光、万顷)【评分标准:每题2分。

给分点翻译正确给1分,表意通顺准确给1分】12.(2分)第①段写的是阴雨天气,描绘了萧条阴冷的景象,抒发了凄凉悲伤的情感;第②段写的是晴朗天气,描绘了春光明媚的景象,抒发了开阔喜悦的情感。

【评分标准:能答出“阴和晴,悲与喜”且表意正确即可给2分。

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II.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第9-12题。

(12分)桃花源记(选段)陶渊明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级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9.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林尽水源.(yuán) B. 黄发垂髫.(tiáo )C.遂与外人间.隔(jiān) D.辞.去(cí)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复.行数十步()(2)屋舍俨然..()(3)便要.还家()(4)此中人语.云()11.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文:(2)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译文:12. 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描述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图景。

(2分)Ⅱ.《桃花源记》(12分)9.(2分)C10.(4分)①又、再②整齐的样子③同“邀”,邀请④告诉(对……说)【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

有错字、别字,该小题不给分】11. (4分)答案示例:(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给分点:阡陌交通)(2)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给分点:妻子邑人绝境)【评分标准:每题2分。

给分点翻译正确给1分,表意通顺准确给1分】12.(2分)这两段文字向人们展现了一幅幽美宁静的田园风光图画,那里的人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和谐幸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评分标准:2分。

围绕“幽美宁静”、“和乐富足”来描述且表意正确即可给分,有欠缺酌情扣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