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项目目标与项目决策【考试大纲要求】㈠项目决策程序与责任【内容讲解】一、项目含义和目标二、项目决策的含义和原则㈠决策的含义决策过程可以分为信息收集、方案构造设计、方案评价、方案抉择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这从不同决策者的角度,投资项目决策可分为三类:⒈企业投资项目决策企业投资项目原则上应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投资,同时按照有关规定满足备案或政府核准要求。
⒉政府投资项目决策⒊金融机构贷款决策“独立审贷、自主决策、自担风险” ,依据申请贷款的项目法人单位信用水平、经营管理能力和还贷能力以及项目盈利能力,作出是否贷款的决定。
㈢政府投资项目与企业投资项目决策的区别⒈投资主体和资金来源不同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主体是政府有关投资管理部门,资金来源是政府性资金,投资方式一般是政府直接投资、注入资本金、投资补助、转贷和贷款贴息等。
企业投资项目的投资主体是企业,采用的投资方式一般是直接投资、合作投资等方式。
⒉决策过程不同政府投资项目要求编制的项目建议书(或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分别是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立项和决策的依据,以项目建议书(或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为标志。
前者一般称立项。
项目立项后,可纳入政府投资年度计划,作为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政府投资主管部门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结论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
项目决策后,转入实施准备阶段。
企业投资项目的决策依据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必要时可以按照政府投资项目程序,编制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通常企业投资项目用企业的产业发展规划代替初步可行性研究或投资机会研究。
企业编制的项目申请报告,是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办理核准或备案行政许可的依据。
项目核准或备案后,转入实施阶段。
⒊投资范围和内容不同政府投资资金只投向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公共领域的项目,以非经营性项目为主,原则上不直接投资于经营性项目。
企业投资项目主要是以经营性项目为主,凡法律法规未禁入的领域均可以投资,部分非经营性项目或公益项目政府可以采取 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等特许经营方式吸收企业投资。
企业投资项目,应符合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和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唯利升重共荣)等方面的要求。
需要政府核准的项目应包括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重点对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节能方案等外部性条件进行分析论证。
⒋决策和管理模式不同政府投资项目实行项目审批制。
采用直接投资和资本金注入方式的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公众利益有重大影响或者投资规模较大的,要在咨询机构评估、专家论证、公众参与、风险评估等科学论证基础上,严格审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
加强政府投资事中事后监管。
政府投资项目实行代理建设、项目审计监督、重大项目稽查、竣工验收和政府投资责任追究等制度,建立后评价制度。
企业投资项目由企业自行决策,政府备案,政府仅对极少数关系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进行核准(公共安全战略布局)。
实行备案制的投资项目,不再设置任何前置条件,备案机关通过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或政务服务大厅提供备案服务。
外商投资项目实行负面清单制度。
【例】对于政府直接投资的项目,投资主管部门需要审批()。
A.可行性研究报告B.资金申请报告C.项目申请报告D.节能评估报告【答案】A㈣项目决策应遵循的原则【例】关于决策和投资项目决策的说法,正确的有()。
A.根据决策问题面临条件的不同,决策可分为确定型、风险型和不确定型B.决策过程分为信息收集、方案构造设计、方案选择三个阶段C.投资项目在决策中均采用公众参与形式D.企业投资项目原则上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E.投资项目最终决策应由咨询机构做出【答案】AD三、项目决策程序㈠我国投资项目决策程序发展历程《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凡使用政府资金的项目一律实行审批管理;对于不使用政府资金由企业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实行审批管理,分别实施核准制或备案制等相应的项目策划与决策程序。
㈡审批制项目决策程序本节所称的审批制项目决策程序,主要是指采取直接投资和资本金注入的政府投资项目。
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审批制,包括审批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
除特殊情况影响重大的项目需要审批开工报告外,一般不再审批开工报告,同时应严格政府投资项目的初步设计、概算审批工作。
⒈编制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实行审批制的项目,应是明确列入政府投资计划内的重大项目,并与中期财政规划相衔接。
该类项目必须编制三年滚动政府投资计划;建立覆盖各地区、各部门的政府投资项目库,未入库项目原则上不予安排政府投资。
⒉项目建议书的受理与审批项目建议书编制完成后,按照规定的程序和事权,报送项目审批部门审批。
申请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 3000 万元及以上的项目,以及需要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统筹的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或者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中央有关部门审批,其中特别重大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核报国务院批准;其余项目按照隶属关系,由中央有关部门审批后抄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项目审批部门对符合有关规定、确有必要建设的项目,批复项目建议书(一般称项目立项),并将批复文件抄送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部门。
如有必要,项目审批部门在受理项目建议书后委托入选的工程咨询机构进行评估。
项目审批部门在批准项目建议书之后,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公示。
公示期间征集到的主要意见和建议,作为编制和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参考。
⒊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批准后,项目单位应当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按照有关规定取得相关行政许可或审查意见。
经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批准的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中已经明确的项目,部分改扩建项目,以及建设内容单一、投资规模较小、技术方案简单的项目,可以简化相关文件内容和审批程序。
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受理与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后,由项目单位按照原申报程序和事权向原项目审批部门申报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应附以下文件:⑴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选址意见书(需要时);⑵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用地预审意见(需要时);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需要时);⑷项目的节能评估报告书、节能评估报告表或者节能登记表(需要时);⑸社会稳定性风险评价(需要时);⑹根据有关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文件。
在项目审批部门受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后,一般按规定时限委托相应入选工程咨询机构进行项目评估。
承担咨询评估任务的工程咨询机构不得承担同一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特别重大的项目还应实行专家评议制度。
项目审批部门对符合有关规定、具备建设条件的项目,批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将批复文件抄送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部门。
对于项目单位缺乏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建设管理经验的直接投资项目,项目审批部门在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时要求实行代理建设制度(简称“代建制”),通过招标方式选择具备工程管理经验和能力的机构,作为项目管理单位负责组织项目的建设实施。
⒌转入项目实施准备阶段,组织初步设计经批准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项目的依据。
项目单位可依据批复文件,按照规定要求向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申请办理规划许可、正式用地手续等,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组织初步设计。
对于政府以资本金注入方式投入的,要确定出资人代表。
【例】下列文件中,属于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内容的有()。
A.项目建议书B.项目招标文件C.项目开工报告D.项目初步设计E.项目后评价报告【答案】AD㈢核准制项目决策程序实行核准制的投资项目范围和权限,由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确定。
实行核准制的项目,是指企业投资列入国务院颁发《核准目录》内的项目。
为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坚持企业投资核准范围最小化,原则上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投资行为。
对极少数关系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公共安全战略布局),政府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角度确需实行核准制的企业投资项目,仅需向政府提交项目申请报告(书),不再经过批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开工报告程序。
政府对企业提交的项目申请报告,主要从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方面进行核准。
(唯利升重共荣)实行企业投资核准制项目的核准程序一般为:⒈编制项目申请报告属于《核准目录》内的企业投资项目,在完成企业内部决策之后,应当由项目申请单位自主编制或委托工程咨询机构编制项目申请报告。
⒉报送项目申请报告由地方政府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应按照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向相应地方的核准机关报送项目申请报告。
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行业管理部门核准的地方企业投资项目,应由项目所在地省级政府发展改革部门、行业管理部门提出初审意见后,分别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行业管理部门报送项目申请报告。
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权限的项目,项目所在地省级政府规定由省级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初审的,应当由省级政府发展改革部门与其联合报送。
国务院有关部门所属单位、计划单列企业集团、中央管理企业投资建设应当分别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行业管理部门核准的项目,直接由国务院有关部门、计划单列企业集团、中央管理企业分别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行业管理部门报送项目申请报告,并分别附项目所在地省级政府发展改革部门、行业管理部门的意见。
应当由国务院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审核后报国务院核准。
⒊项目受理与项目核准核准机关在受理项目申请书后,应当从下列方面对项目进行审查:(公共安全战略布局)⑴是否危害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等国家安全;⑵是否符合相关发展建设规划、技术标准和产业政策;⑶是否合理开发并有效利用资源;⑷是否对重大公共利益产生不利影响。
项目涉及有关部门或者项目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职责的,核准机关应当书面征求其意见,被征求意见单位应当及时书面回复。
实行核准制的投资项目,政府部门要依托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或政务服务大厅实行并联核准。
精简投资项目准入阶段的相关手续,只保留选址意见、用地(用海)预审以及重特大项目的环评审批作为前置条件;按照并联办理、联合评审的要求,相关部门要协同下放审批权限,探索建立多评合一、统一评审的新模式。
在一定领域、区域内先行试点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探索创新以政策性条件引导、企业信用承诺、监管有效约束为核心的管理模式。
对专业性强以及其他需要委托在咨询机构评估的核准项目,由核准机关按照有关规定和相应程序委托相应咨询机构评估,据此出具核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