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机械操作规程“四懂三会”懂设备构造懂设备原理懂设备性能懂设备用途会操作会保养会排除故障“十字作业法”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润滑五定”定人定质定量定点定期通则一、各种施工机械的机操人员(司机)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发给操作证,方可上机操作。
二、机操人员(司机)除执行本操作规程以外,还应遵守制造厂的操作说明书规定。
如有矛盾时,均应遵照制造厂的操作说明书。
三、机操人员(司机)都应掌握“四懂三会”、“十字作业法”、“润滑五定”严格执行保养制度。
四、机操人员(司机)必须遵守交通规则。
五、起重机械必须严格执行国标“GB6067-865”“起重机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六、起重机械必须取得当地劳动局指定的检验部门颁发的合格证后方可使用。
司机必须取得劳动局颁发的操作证后方可登机操作。
七、所有的施工机械必须配置合格的灭火装置。
八、机操人员(司机)不准酒后驾车,作业时不准吸烟、吃食物和与他人谈笑、打闹,不准穿拖鞋。
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作业时驾驶室内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九、对液压系统操纵的机械,应按液压操作规程进行。
目录一、发动机操作规程二、起重机械操作规程2-1履带式起重机操作规程2-2轮胎式起重机操作规程2-3汽车式起重机操作规程2-4龙门式起重机操作规程2-5塔式起重机操作规程2-6卷扬机操作规程2-7叉式起重机操作规程三、汽车、装载机操作规程3-1载重汽车操作规程3-2自卸汽车操作规程3-3平板拖车操作规程3-4油罐车操作规程3-5轮胎式装载机操作规程四、土方机械操作规程4-1推土机操作规程4-2湿地推土机操作规程4-3履带式挖掘机操作规程4-4压路机操作规程4-5振动压路机操作规程4-6空压机操作规程4-7平地机操作规程五、混凝土机械操作规程5-1混凝土拌和机操作规程5-2混凝土泵车操作规程5-3固定式混凝土泵操作规程5-4混凝土搅拌车操作规程六、打桩机械操作规程6-1柴油打桩机操作规程6-2履带式打桩机安全操作规程6-3振动锤安全操作规程6-4螺旋钻孔机安全操作规程6-5柴油打桩锤安全操作规程6-6打桩机升降机安全操作规程6-7履带式强夯机安全操作规程七、特种钻机安全操作规程7-1水井钻机安全操作规程7-2CQ100型钻机安全操作规程八、液压装置操作规程九、其他中小型机械操作规程9-1发电机操作规程9-2电动机操作规程9-3皮带运输机操作规程附表一、附表二、附表三机务班组岗位责任制机械操作工人岗位责任制一、发动机操作规程司机除严格遵照本机型所规定的各项操作规程外,对发动机工作前后,必须执行下列事项。
㈠起动前的要求:1.检查、添加润滑油、燃料及冷却水。
2.检查离合器是否在分离位置。
3.检查风扇、空压机皮带的松紧度,必要时应予调整。
4.冬季起动时,必须先用手摇把活动发动机数圈,有预热装置须先预热后方可起动。
5.用付机起动时,应按付机操作规范进行,严防摇车把伤人。
6.在冬季凡使用防冻液,事前必须做化学检验和冰点试验,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7.定期检查蓄电池,保持电瓶内有足够的电解液。
㈡运转中的要求1.发动机起动时,每次起动时间不得超过5秒钟,每次起动间隔不得少于15秒钟,如连续三次无法起动时,须检查原因后方可继续起动。
必须注意起动机齿轮与飞轮齿圈是否脱开,否则立即停车。
2.发动机起动后,应怠速运转,待温度升高到50℃,冬季60℃时方可进行起步或工作。
3.运转中应检查各仪表是否正常,倾听发动机声音有无异响情况及漏油漏水情况。
4.冬季作业待工时,采取防冻措施。
㈢停车后的要求1.工作完毕后,待水温下降到70℃以下时,方可熄灭发动机,将电源切断。
2.放水时,把水箱盖打开,司机必须时刻注意水嘴堵塞情况,必须把水泵、水箱、机油冷却器等部位的水全部放尽后,方可离开岗位。
二、起重机械操作规程2-1履带式起重机操作规程履带式起重机司机除严格遵守“发动机操作规程”条文外,并应执行下列各项:主卷扬机构1.工作前,应检查主卷扬机构底座焊接处,螺栓是否牢固可靠,和各传动齿轮接合是否良好。
2.工作前应检查主离合器涨带及卷扬制动器,是否灵活可靠。
3.主卷扬机离合器涨带、制动带按时进行检查。
起重臂机构1.必须检查起重臂滑轮及连续螺栓是否牢固可靠;起重臂及卷扬钢丝绳,应经常涂油,保持润滑。
2.工作前,对起重臂制动带的松紧度必须进行检查调整;防止制动带进油水打滑,造成起重臂的掉落。
3.起重臂角度指示器,应保持灵敏准确。
工作时,起重臂最大仰角不得超过原厂规定。
无资料可查时,最大仰角不得超过78度,最小仰角不低于30度。
回转机构1.回转时,应保持平衡缓慢。
换向机械接合处,间隙应调整适当,防止接合处抱死。
2.回转机构制动带,必须灵活可靠,应保持清洁,严禁用反方向回转制动。
行走机构1.起重机行走时,将吊钩、回转等部位必须制动;起重臂要调整到适当位置;行走制动必须可靠。
2.履带及行走链条垂度,超过原厂规定时,应及时调正,并保持润滑。
3.起重机不得在大于25度的倾斜坡上行走。
禁止沿坡度横向行驶;更不得向坡的下方旋转起重臂,以防翻车,必须运行或转动时,应将机身垫平。
同时爬坡度不得超过原厂所规定。
严防下坡时脱档溜放。
4.行走制动器,要时刻保持灵敏可靠状态,平时应严格进行检查。
起重机工作中必须按下列执行1.发动机起动时,应将所有操作杆放入空档位置。
起吊前,必须先对各传动装置进行一次试运转,检查各操纵系统是否正常。
2.起重机在松软地面作业时,应先将场地填平夯实,并用枕木沿履带横面垫实,位于平坦坚硬水平面上。
3.起吊前,司机应了解工作情况,弄清负荷量;司机应听从指挥人员指挥。
但遇指挥信号不清或错误时,司机有权拒绝执行。
4.起重机吊起重物时,应先吊离地面10厘米,检查起重机的稳定性,起重物件绑扎的牢固性及制动器的可靠性。
确认可靠后,才能继续起吊。
起吊时,司机的脚应放在制动器踏板上,以便时刻控制刹车。
5.起升或降下重物时,速度要均匀平稳,防止忽快忽慢,突然制动。
并保持机身的稳定性,严防重心倾斜。
6.履带式起重机,由于其设计性能,结构的不同,在作业范围和使用功能上有区别,必须严格按照制造厂的操作说明书规定作业。
力矩限制器,起升高度限位器和变幅限位器,必须灵敏可靠。
不得超载和斜拉,吊钩不得用作拖运货物。
7.如遇重大物件,必须使用二台起重机同时起吊时,必须有专人统一指挥。
重物的重量不得超过两台起重机所允许起重量总和的75%。
绑扎时,必须注意负荷的分配;每台起重机分担的负荷,不得超过该机所允许负荷的80%,以免任何一台过大造成事故。
8.陆地上使用的起重机械,(如履带吊、轮胎吊、汽车吊、打桩机、砼泵车等),其设计性能是在陆地上平整坚硬地面作业的,原则上不允许上船作业,如因特殊情况,非上方驳作业不可时,必须经过详细计算和试验,经分管总工审核,主管经理批准后,方可使用。
上船后,注意封牢底盘。
9.起重机在作业中,先鸣喇叭;严禁无关人员在起重机作业区逗留,在吊起重物的下方,不准任何人站立或通过。
起重机在运行中,禁止人员上下车。
10.起重机在作业中,所有保养、修理及调正、润滑工作,必须在发动机停熄后进行。
如在吊起重物中发生故障,先将重物放下,停止运转后,再行排除。
11.起重机作业完工后,应将吊钩收起,将脚踏板锁牢,防止大钩脱落,同时将各部位制动器刹牢。
12.司机必须经常检查钢丝绳接头和卡子结合处的牢固情况。
钢丝绳在卷筒上应排列整齐,工作时不得全部放尽,至少应保留3至4圈。
钢丝绳的磨损或断丝超过限度时,应报废,不准继续使用。
遇下列情况不准施工1.在夜间作业时,灯光、喇叭等设备不齐全时,不准施工。
即使是设备齐全,也应密切注视着指挥信号。
2.当风力在六级以上,或遇雷雨、大雾时,起重机不准进行工作。
并将起重臂适当降低,全部制动器刹牢。
在特殊情况下,应有安全措施并经上级批准,方可施工。
3.司机严格执行“三不吊”。
⑴重物与吊钩钢丝绳不在垂直位置时,不准吊。
⑵对载荷不明,估计有超负荷可能的,不准吊。
⑶重物埋在地下或水底时,不准吊,严格禁止超负荷作业。
4.如遇雷雨天作业时,造成各制动带漏雨打滑时,应立即停止作业。
雨后继续工作时,必须将各部位试吊磨合后,方可施工。
起重机转移或搬迁注意事项1.转移工作地点时,不准长距离行驶,短距离转移工作地点时,吊杆角度不应大于15度,严禁在柏油马路上行驶。
2.用拖车拖运时,跳板坡度不应大于15度。
不准在拖车上作回转及转弯动作。
装车后将各制动器刹牢;并用三角木将履带垫实,绑扎牢固,尾部配重须用枕木垫实。
3.起重机用方驳装运时,应从方驳艏位上,如在方驳横面上时,方驳靠离码头距离不得小于20厘米。
在用300吨方驳上时,必须要求从方驳艏部上,停靠码头距离得小于1公尺。
上船后,应将起重臂放下。
应将起重机封绑牢固。
对防火防电的要求1.起重机,必须设置必要的防火、灭火装置;机棚内不得存放其它易燃品。
2.在有条件的单位,必须在起重臂仰角处,安装保险装置,防止起重臂后仰。
3.起重机在架空输电线路下工作时,起重臂距电线的距离不得小于下列规定。
2-2 轮胎式起重机操作规程一、轮胎式起重机司机除严格遵守“发动机操作规程”条文外,并应执行下列各项。
二、对起重机底盘、传动机构及工作装置的要求;1.工作前,应严格检查各部离合器及传动装置是否正常。
操作杆及各部制动器是否灵敏可靠。
如有异常,应加以调正和修理。
2.应严格检查各工作件是否良好。
各连接件,钢丝绳是否牢固,轮胎气压是否充足,支腿是否可靠,有无漏油现象。
3.检查各安全指示装置是否正常可靠。
三、起重机在工作中必须遵守的项目1.工作前,对机械的运转,确认正常后,方可进行工作。
在公路上行驶时,必须遵守交通规则。
2.进入现场前,司机首先向有关人员了解现场情况,回转半径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物,工作要远离高压线。
停车地面一定要坚实。
夜间作业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
3.司机与起重工必须密切配全,工作前必须统一信号,听从指挥人员的指挥。
如发现信号不清或错误时,司机有权拒绝执行。
4.每进行作业前,必须先鸣喇叭,以示有关人员注意。
工作中不得与他人谈笑、打闹,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5.吊起重物时,应先使钢丝绳达到拉紧状态。
起吊后,应将重物吊离地面10厘米左右,检查起重机的稳定性,各部支腿及制动器是否灵敏可靠,绑扎是否牢固,确定各部情况正常后,方可继续工作。
6.起重机作业时,禁止无关人员上、下机械,扒杆下禁止无关人员通过和逗留,重物下严禁站人。
7.停工或休息时严禁将重物悬挂在空中。
8.力矩限制器及其他安全装置,要经常检查,必须保证灵敏可靠,如一旦失灵,应立即修复,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吊机。
9.支腿在作业需要时,必须全部伸出,支承在平整坚硬的地面上,如地面土质松软,必须加垫铁板或厚木板,并要保持机身水平。
10.全液压的伸缩臂,在吊重作业前,必须在空负荷下,根据作业所需跨距和吊高,调正好伸缩臂的长度和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