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2019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2019

等场所配置可扑灭电气火灾的灭火器材。 (6)按《规范》规定设置防雷装置。
电气防火组织措施要点
(1)建立易燃易爆物和腐蚀介质管理制度。 (2)建立电气防火责任制,加强电气防火重点场所烟火
管制,并设置禁止烟火标志。 (3)建立电气防火教育制度,定期进行电气防火知识宣
传教育,提高各类人员电气防火意识和电气防火知识水 平。 (4)建立电气防火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 留任何隐患。 (5)建立电气火警预报制,做到防患于未然。 (6)建立电气防火领导体系及电气防火队伍,并学会和 掌握扑灭电气火灾的组织和方法。 (7)电气防火措施可与一般防火措施一并编制。
3、架空导线截面应满足计算负荷、线路末端电压偏移不大于其额定电压的5%,机械强度要求:绝 缘铜线截面≮10mm2, 绝缘铝线截面≮16mm2;N线和PE线截面不小于相线截面的50%。
木 杆 直 径 ≥ 1 4 0
架空导线
架空导线对地最小距离 施工现场:4 机动车道:6 铁路轨道:7.5
水泥电杆
输 电 线 在 电 杆 上 的 排 列 顺 序 电缆架空示意图
设计配电线路,选择导线 或电缆;
设计配电装置,选择电器;
设计接地装置;
绘制临时用电工程图纸, 主要包括用电工程总平面 图、配电装置布置图、配 电系统 接线图、接地装置 设计图。
(7)确定防护措施
(6)设计防雷系统
(8)制定安全用电 措施和电气防火措 施。
第3.1.3条 临时用电工程图纸应单独绘制,临 时用电工程应按图施工。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 管控要点
编制:陈德强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福州地铁6号线土建3标项目部
一、施工临时用电三项原则 二、临时用电管理 三、外电线路及电气设备防护 四、接地与防雷 五、配电线路 六、配电箱
一、施工临时用电三项原则
1 采用三级配电系统; 2 采用 TN-S 接零保护系统; 3 采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
《规范》从确保防止人体间接接触触电危害角度 出发,对设置于开关箱和总配电箱(配电柜)的漏 电保护器的漏电动作参数作出了如下规定:
1.开关箱
一般场所
I △ ≯30mA
潮湿与腐蚀介质场所 I△≯15mA
(注意)
T△≯0.1s
如:潜水泵、夯土机械、Ⅰ类或Ⅱ类(塑料外壳除 外)手持式电动工具、地下室等所用开关箱中漏电 保护器。
为保证三级配电系统能够安全、可靠、 有效地运行,在实际设置系统时尚应遵守 四项规则:
Ø分级分路规则 Ø动、照分设规则 Ø压缩配电间距规则 Ø环境安全规则
1、分级分路规则
从一级总配电箱(配电柜)向二级分配电箱配电可以分路。 即一个总配电箱(配电柜)可以分若干分路向若干分配电箱 配电;每一分路也可分支支接若干分配电箱。
原则三:采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
采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是指在施工现场基本 供配电系统的总配电箱(配电柜)和开关箱首、 末二级配电装置中(注意),设置漏电保护器。 其中,总配电箱(配电柜)中的漏电保护器可以 设置于总路,也可以设置于各分路,但不必重叠 设置 。
实行分级、分段漏电保护原则。实行分级、 分段漏电保护的具体体现是合理选择总配电箱 (配电柜)、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 动作参数。
原则一:采用三级配电系统
三级配电系统指施工现场从电源进线 开始至用电设备之间,经过三级配电装置配 送电力,即由总配电箱(一级箱)或配电室 的配电柜开始,依次经由分配电箱(二级 箱)、开关箱(三级箱)到用电设备。这种 分三个层次逐级配送电力的系统就称为三级 配电系统。
N PE 3+N+PE
三级配电系统结构形式示意图(放射式配电)
使用电气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 动防护用品,并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严禁设备带 “病”运转。 保管和维护所用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 暂时停用设备的开关箱必须分断电源隔离开关并用电设备和线路,必 须由电工完成并应有人监护;电工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 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分低压、高压持证电工)。
第3.3.4条
临时用电工程定期检查应按分部、分项 工程进行,对安全隐患必须及时处理,并应 履行复查验收手续。
5、安全技术档案
第3.3.1条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建立安全技 术档案,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1)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的资料。 (2)修改后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的资料。 (3)临时用电技术交底资料。 (4)临时用电工程检查验收表。 (5)电气设备的试、检验凭单和调试记录。 (6)接地电阻、绝缘电阻和漏电保护器漏电动作参数测定记录。 (7)定期检(复)查表。 (8)电工安装、巡检、维修、拆除工作记录。
2、动照分设规则
二个要点:
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宜分别设置:若动力与 照明合置于同一配电箱内共箱配电,则动力与照 明应分路配电。这里所说的配电箱包括总配电箱 和分配电箱(下同)。
动力开关箱与照明开关箱必须分箱设置,不存在 共箱分路设置问题。
3、压缩配电间距规则
压缩配电间距规则是指除总配电箱、配电室 (配电柜)外,分配电箱与开关箱之间,开关箱与 用电设备之间的空间间距应尽量缩短。按照《规 范》的规定,压缩配电间距规则可用以下三个要 点说明。
临时用电施工图是用电组织设计的具体表现 。是用电组织设计的重要内容。用电组织设计计 算后的导线截面及各种电气设备的选择都要体现 在施工图中。
临时用电施工图包括用电总平面图、电气平面图、 电气立面图、系统接线图。
电气平面图是电源、电气线路与用电设备的位置关系图, 要标注建筑物、临时设置、电源的平面位置、导线走向。 要注明导线规格、型号,架设方式,标明各配电箱的位置 、规格及编号,注明引上建筑各层线路的引点及接地装置 安装地点。
Ø分配电箱应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场所。 Ø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 Ø开关箱与其供电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 宜超过3m。
4、环境安全规则
环境安全规则是指配电系统对其设置和运行环 境安全因素的要求。按照《规范》的规定,配电系 统对其设置和运行环境安全因素的要求可用以下五 个要点说明。 环境保持干燥、通风、常温。 周围无易燃易爆物及腐蚀介质。 能避开外物撞击、强烈振动、液体浸溅和热源烘烤。 周围无灌木、杂草丛生。 周围不堆放器材、杂物。
2.总配电箱
I△>30mA, T△>0.1s 但 I△·T△≯30mA·s
3.漏电保护器极数和线数必须与负荷的相数和线数保持 一致。
4.漏电保护器的电源进线类别(相线或零线)必须与其进 线端标记一一对应,不允许交叉混接。更不允许将PE线当 N线接入漏电保护器。
5.漏电保护器在结构选型时,宜选用无辅助电源型(电磁 式)产品,或选用辅助电源故障时能自动断开的辅助电源 型(电子式)产品。若选用辅助电源故障时不能断开的辅助 电源型(电子式)产品,应同时设置缺相保护。
从二级分配电箱向三级开关箱配电同样也可以分路。即一 个分配电箱也可以分若干分路向若干开关箱配电,而其每 一分路也可以支接或链接若干开关箱。
从三级开关箱向用电设备配电必须实行“一机一闸”制, 不存在分路问题。即每一个开关箱只能联接控制一台与其 相关的用电设备(含插座),包括一组不超过30A负荷的照 明器,或每一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其独立专用的开关箱。
2、施工组织
第3.1.1条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 50kW 及以上者, 应编制用 电组织设计。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编制,经相关部门及具有法人资格 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批准;
第3.1.4条 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及变更时,必须履行“编制、审核、批准”程序, 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组织编制,经相关部门审核及具有法人资格企业的技术负 责人批准后实施。变更用电组织设计时应补充有关图纸资料。
电气防火措施:技术措施、组织措施
电气防火技术措施要点
(1)合理配置用电系统的短路、过载、漏电保护电器。 (2)确保PE线连接点的电气连接可靠。 (3)在电气设备和线路周围不堆放并清除易燃易爆物和腐蚀介
质或做阻燃隔离防护。 (4)不在电气设备周围使用火源,特别在变压器、发电机等场
所严禁烟火。 (5)在电气设备相对集中场所,如变电所、配电室、发电机室
6.漏电保护器必须与用电工程合理的接地系统配合使用, 才能形成完备、可靠的防触电保护系统
二、临时用电管理
1、人员; 2、施工组织; 3、电气防火措施; 4、定期检查; 5、安全技术档案;
1、人员
(1)项目部需有电气工程技术人员 (2)电工
必须经国家现行标准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其他 用电人员必须通过相关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考核 合格后方可上岗。
原则二:采用TN-S 接零保护系统
TN-S系统:就是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分开设置的
接零保护系统。 T — 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 N — 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份通过零线接地。 S — 工作零线(N线)与保护零线(PE线)分开的
系统。
TN-S 接零保护系统
1—工作接地;2—PE线重复接地;3—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正常不带电的 外露可导电部分);L1、L2、L3—相线;N—工作零线;PE—保护零线; DK —总电源隔离开关;RCD—总漏电保护器(兼有短路、过载、漏电保 护功能的漏电断路器);T —变压器
间距不大于35 埋地深=1/10+0.6
架空线路的挡距与对地最小距离
4、架空敷设档距≯35m,线间距离≮0.3m,靠近电杆的两导线的间距≮0.5m。 5、架空线敷设高度应满足要求。距施工现场地面≮4m;距机动车道≮6m;距铁路轨道≮7.5m;距
暂设工程和地面堆放物顶端≮2.5m;距交叉电力线路:1kV线路≮1.2m;10kV线路≮2.5m。 6、电缆线路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 7、电缆在室外直接埋地深度不少于0.7m,并应在上、下、左、右四面铺设50mm的的细砂,然后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