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理学(名词解释)

药理学(名词解释)

药理学(名词解释)
1.药物(drug):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可用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2.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

3.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又称药效学(PD),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规律。

4.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又称药动学(PK),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以及药物效应与血药浓度随时间消长规律的科学。

5.离子障(ion trapping):分子状态(非解离型)药物疏水而亲脂,易通过细胞膜;离子状态药物极性高。

不易通过细胞膜的脂质层,这种现象称为离子障。

6.吸收(absorption):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7.分布(distribution):药物吸收后从血循环到达机体各个部位和组织的过程。

8.代谢(metabolism):药物在体内多种药物代谢酶作用下,化学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

9.排泄(excretion):是药物从体内排出体外的过程。

10.首过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也称首过代谢(first pass metabolism)或首过效应(first pass effect),指药物经过肠黏膜及肝脏是被部分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

11.再分布(redistribution):药物从一种组织向另一种组织转移的过程。

12.肠肝循环(enterohepatic cycle):某些药物在肝与葡萄糖等结合,随胆汁排入小肠后被水解,游离的药物可被重吸收,这称为肠肝循环。

13.一级消除动力学(first-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指血中药物消除率与血药浓度成正比,即单位时间内血药浓度降低按某一恒定比重进行消除,所以又叫恒比消除。

14.零级消除动力学(zero-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又称恒亮(速)消除,指当体内药物过多时,机体以最大能力消除药物,血中药物消除速度与药物浓度无关。

15.峰浓度(peak concentration,Cmax):指一次给药后的最高浓度,此时吸收和消除达平衡。

16.达峰时间(peak time,Tmax):指给药后达到峰浓度的时间。

17.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药---时曲线下所覆盖的面积,其大小反映药物进入血循环的总量。

18.药物消除半衰期(half life,t1/2):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19.消除率(clearance,CL):指单位时间内有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药物被机体消除。

20.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两个药学等同的药品,若它们所含的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度无显著差别,则称为生物等效。

21.负荷量(loading dose):指立即使体内药物达到有效血药浓度所需的剂量。

22.治疗效果(therapeutic effect):也称疗效,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

23.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凡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

24.副反应(side reaction):又称副作用,指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药物反应。

25.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26.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27.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指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又称回跃反应。

28.剂量—效应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

29.效价强度(potency):指能引起等效反映(一般采用50%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30.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指药物的LD50/ED50的比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