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下册6.1《功》教案北京课改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6.1《功》教案北京课改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6.1《功》教案北京课改版【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功是物理学的重要概念之一。

它是学习能量知识的基础,也是理解能量转化和转移的关键。

同时做功是人们从事劳动及使用工具和机械工作时的共性,所以,功的概念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功是本章知识的一个重点内容,功的概念既是前面所学力学知识的进一步深化,有事后面学习功率,机械效率,机械能知识的基础。

【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典型的概念课。

功的概念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但是学生有“建立力的概念”等概念课的学习经验,同时又有力、运动、力和运动的关系、简单机械等知识作为基础,从方法和知识两个方面,学生具备了学习功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但由于学生没有学习能的转化相关知识,所以在研究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时,很难直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在引出“功”的含义前,将从汉字“功”的含义中“成效”的意思出发,说明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这样从“成效”出发引用“力学”里的“做功”,对学生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有帮助。

学习功既是对前面知识的延续和拓展,也是为学习后面功率、机械能、机械效率等知识作必要的知识储备。

2.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现阶段能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形象思维能力较强,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水平不高,但具有一定的概念课的学习经验。

所以在学生已有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贯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问题,通过对学生身边常见的几个生活实例进行分析、归纳、寻找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成效时的共性,建立功的概念。

再通过分析生活中更多,更丰富的实例,使学生理解做功的必要因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因素,能判定在什么情况下做功,定在什么情况下不做功。

(2)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FS并能进行有关计算,知道功的单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比分析几种机械的特点,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有克服困难的信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认识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因素。

(2)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FS并能进行有关计算,知道功的单位。

2.难点:
1、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 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FS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教学、学法】
教法:讲授法、对比分析、归纳概括
学法:对比分析、归纳概括
【教具】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创设
情境
引入
新课
一、动态漫画引入“功”
功在文学上有两种解释:①贡献:功劳、
立功;②成效:成功、事半功倍
而上面所说的功则是指“成效”的意思,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力学中的功,即“成
效”从漫画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建立
功的
概念
二、ppt展示两组活动
提出问题,你能找出这两个活动中的共同
点吗?
总结共同点:1.必须对工作对象施加力的
作用;2.必须使工作对象沿着力的方向移
动一段距离。

给出功的定义
功:如果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使这个物体在
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
对物体做了功.
小试牛刀:总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的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F)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S)
“两个必要因素”的含义是指“缺一不可”
那么怎样理解这个“缺一不可”呢?
举例几个不做功的例子:
1.用力推讲台,讲台没有动,人累吗?人
做功了吗?
2.用脚踢出足球,球在地面上滚动,滚动
过程中,人对球做功了吗?
学生观察两个活动,找出它
们的工作过程的共同特点。

学生依据共同点
学生思考并发言
记笔记
学生记笔记
讨论分析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
能力
对比分析理解做功的
两个必要因素。

让学生
从生活情景中分析总
结逐步理解功的概念
建立
功的
概念
3.人推着木箱前进时,箱子的重力和支持
力做功了吗?为什么?
4.人提一桶水沿水平方向前进,提力做
功了吗?
总结:不做功的情况
1.有力,但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为零。

2.有距离,但是和距离同一方向上没有
力的作用。

3.有力,也有距离,但是力和距离方向
是相互垂直的.
练一练:ppt 给出几种生活中的物理情景,
判断哪些施加给物体的力做功了没有?
学生记笔记
功的
计算
三、功的计算
1.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
离的乘积。

(1)功的计算式:W=FS
(2)功的单位:焦耳,1焦=1牛•米。

(3)功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
比,跟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通过的距离
成正比。

(4)1焦耳的物理含义:在1牛顿力的
作用下,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
离是1米。

估测: 1 J有多大?
学生记笔记
感受生活中处处有物

并掌握生活中的基本
估测
用手托起两个
鸡蛋匀速上升1
m,托力做功约
为1 J。

功的
计算
2、针对功的定义式的几点说明:
(1)使用W=FS时,要注意单位的统
一.
(2)做功的多少只由W=FS决定,与
物体的质量,速度,运动方向,是否有摩
擦无关.
3、功的计算例题:
4、讨论:想一想练一练
进一步理解功的概念机计算
5、巩固训练
讨论并分析
交流讨论并发言
培养学生审题并分析
问题的能力,会进行简
单的计算
拓展学生的物理思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