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还是小》教学设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至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因此,语文老师必须在课堂上扎扎实实地落实好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教学中,随文识字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特别是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以随文识字为基础,并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巧妙而有趣地运用各种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
随文识字最大的特点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由字到词,再由词到特定的语句,甚至再将语句放回到文字中去理解。
随文识字是从文入手的,学生面对的生字都不是孤立的,也就是有一定的语言环境。
这对一年级学生来说非常关键。
《大还是小》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文章,内容浅显易懂。
文章通过“有时候大”和“有时候小”的比较,让学生感知成长,并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懂得如何“变大”。
教学目标:1.认识“时、候”等11个生字和双立人、点横头、竖心旁3个偏旁;会写“自、己”等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结合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3.结合生活体验,说说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
一、文字游戏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课前先做热身小游戏,老师说一个词,学生来说反义词。
比如:上——下,左——右,前——后,高——矮,胖——瘦,大——小,小——大。
老师顺势举起“大”和“小”的生字卡片,引出本课的课题《大还是小》,老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教学实践证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一年级的学生更是如此。
我抓住一年级孩子喜欢游戏的特点,用说反义词的简单而又有趣的文字游戏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两张简单的生字卡片又从视觉上引起学生注意,聚焦课本学习的主题。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很”和“得”——把课文读正确1.开火车读课文,老师及时正音。
2.思考:文中的小男孩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图:自己穿衣服、自己系鞋带的图片。
引导学生读出文中相关的第一、二自然段。
3.学生从这两段中圈出生字宝宝,小老师带领学生拼读生字,随文识“很”和“得”。
师:小老师拼读得“很”正确!(“很”字随即放大)你能像老师这样用“很”说格词语吗?生:很大、很多、很好······师:这个句子中有个字跟它长得很像,谁发现了?生:得!师:你发现了什么?生:它们左边都一样,右边不一样。
师:(屏幕出示“很”和“得”,双人旁变红色)这是我们这节课要新学习的一个新偏旁,跟老师一起读双人旁!【设计意图】我认真分析了这篇课文的11个生字,其中有10个生字集中在第一、二段,于是我通过一个核心问题:文中的小男孩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再从句子中圈出生字。
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生字不是孤零零的个体,它属于某个特定的语言环境。
我利用评价语巧妙地引出“很”字,让学生自己发现“得”这个字,通过对比、组词、拼读的方式识记这两个字,同时,学习了双人旁这个新偏旁,随文巧妙,一举多得。
三、聚焦轻声词和“的”字短语,随文识“穿”——把课文读流利1.出示“时候”“觉得”这两个轻声词语。
指名读词语,提示“候”和“得”这两个字单独读的时候是读它本来的音,而在词语中要去轻声。
2.把这两个轻声词放回第一段中再读。
3.引导学生找出文中还有一个轻声词“穿衣服”,指名读。
随即把“穿”字放大,交流识字方法。
师:文中还有一个词也读轻声,(“穿衣服”变红色)谁来读?生读词语。
师:(“穿”字放大)“穿”这个字你是怎么记的?生:穴字头加上牙就是穿。
师:噢!你是用加一加的方法,非常好!老师还有个好方法,你看,(出示“穿”的古汉字和示意图)这是“穿”原来的样子,上面是一个洞穴,下面是老鼠的牙齿,老鼠龇着尖尖的牙要把这个洞凿穿,这就是穿。
知道了它的字源,这个字就简单多了!4.指导断句,读好“的”字短语:穿衣服的时候。
师:生字宝贝们又跑回到句子里了,谁想读一读?生读第二段。
师:读得很流畅!要想把这个句子读好,还要注意“的”的读法,你看,它是什么声调?对啊,就要轻轻地读,谁会读?师:读得真准确!谁还想读?我们一起读!师:(“系鞋带的时候”变红色)这个谁会读?这个句子谁能连起来读一读?【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在读课文的时候会出现唱读现象,经验告诉我,读好轻声词和“的”字短语是解决唱读的最好办法。
所以这一教学环境从句到词,由句子引出轻声词,再由轻声词随机认识“穿”字,而利用它的古汉字示意图不仅能帮助学生记住它的字形,还有助于理解字义。
轻声词读好后我们的朗读指导不应该就此结束,我们还应该再深入一步,由“穿”字引出“的”字短语“穿衣服的时候”,这个短语读好了,句子就能读得更流畅、自然、好听了。
四、多种游戏复线生字,随文写“自己”。
1.游戏一:生字卡片检查识字。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2)全班抢读生字卡片,老师随即将卡片贴在黑板上。
(3)老师打乱顺利指读生字卡片。
2.游戏二:摘果子检查识字效果。
(1)开火车摘果子,读准生字。
(2)收果子,全班齐读把果子收到水果篮里。
【设计意图】识字卡片这种方式虽然传统,但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把识字卡片作为教具和学具来灵活使用,是提高学生识字兴趣和效率的有效做法。
卡片的首要功能在于它是活动的,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习惯。
老师手持卡片走到学生的跟前,一方面使学生近距离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另一方面,低年级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生字卡片既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又在识字小环节结束后及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一举两得。
同时,生字卡片可以长时间在黑板上定格,又可以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提高生字的复现率。
3. 随文识写“自己”。
师:同学们一会功夫就自己学会了这么多字,真了不起啊!(“自己”用强调的语气重读,屏幕随即出示这两个字)这两个字你认识吗?生:自己!师:那这两个字你会写吗?别着急,仔细桥!我们看着“自”的笔顺。
我们一起来书空。
“”己“的笔顺也是先看,再写。
师:学写生字啊,就是要先学笔顺,这叫“一看笔顺”。
那怎样把它们写到田字格里呢?生:撇从竖中线上起笔。
师:你真会观察!我们只需要看第一个笔画的占格,这个字就能写正。
这叫“二看占格”。
生:“自”的横在横中线上。
师:观察地真仔细!这个字里面有几个小短好横?它们的距离是一样的,这叫多横距离要相等。
生齐读多横距离要相等。
师:“己”字谁来说?生:它的竖弯钩起笔在横中线。
师:你真会观察!竖弯钩可是这个字中最重要笔画!你看,它的弯圆圆的,横长长的,尖是朝上的。
这叫弯圆横长尖朝上。
生齐读弯圆横长尖朝上。
师:下面老师就用这两个小口诀来写这两个字。
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边板书边说多横距离要相等,弯圆横长钩朝上。
请你在书上描红两个写一个。
(提醒坐姿和握笔姿势)生练写。
师评价。
生自评,修改。
【设计意图】一年级是培养良好写字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写字教学要不打折扣认认真真地指导,扎扎实实地训练。
时刻提醒学生注意保持正确的执笔姿势、写字姿势。
要有认真的写字态度,“少写”无疑是培养良好写字习惯最好的方法。
在这篇课文教学中,我不脱离文本意思,从识字教学自然过渡到写字教学。
我首先利用“自己”这两个字的笔顺动画,生动演示它们的笔顺,激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
然后,指导学生观察字的占格和重要笔画。
第三,巧编小口诀,帮助学生理解书写技巧。
老师板书时重复小口诀强化学生的记忆,对学生写的字进行点评时仍然紧紧扣准两个小口诀,再次强化书写技巧。
五、再次朗读指导,读出心情。
1. 说话训练:你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此时你是什么心情?带着这种心情读读第三、四段。
2. 出示图片:文中的小男孩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小?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把句子说完整。
3. 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害怕与无助。
六、随文识字“快”,体会成长的快乐。
师:是啊,每次遇到困难需要爸爸妈妈帮助的时候,我们突然又觉得自己变小了!所有,有时候——生:我希望自己不要长大。
师:但是更多的时候——生:我盼着自己快点长大!师:(“快”字放大)这个字你在哪见过?生:我过生日的时候,蛋糕上有“生日快乐”,就是这个“快”。
师:生活中认字,真好!“快点儿”这次词儿,你什么时候听过?生:早上上学,妈妈总是说“快点儿!快点儿!”师:哈哈!是啊,妈妈心里着急啊,所以“快“这个字就带了一个和心情有关的偏旁,叫竖心旁。
谁能带着着急的心情来读读这个句子?生:读最后两段。
师:老师听出了你特别想快点儿长大。
那大家想快点长大做什么?生:我想快点儿长大帮妈妈看妹妹。
师:你真懂事,老师真为你感到骄傲!生:我想长大挣钱,让妈妈别那么辛苦。
师:你真是个有担当的孩子!同学们,长大我们能做这么多事,长大真好啊!齐读儿歌。
生:有时候,我很大,穿衣服自己来。
有时候,我很小,小按钮够不到。
更多的时候,我觉得,长大真好!师:生字宝宝跑到小儿歌里去了你还认识它们,真了不起!【设计意图】课标指出:要重视学生的日常识字兴趣和习惯。
因此,在教学”快“这个字时我通过“你在哪见过这个字?”“你什么时候听过‘快点儿’这个词?”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发现字词与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从而对字词所指代的事物展开深层次的认识活动。
在逐步深入的认识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变单调的读、机械的记,变为有情有趣的看,有滋有味的想,有感有触的实践,有声有色的渲染。
变浅层次的识字活动为深层次的探究活动。
小儿歌的创编,一是涵盖这节课所学的生字,二是引发学生长大的自豪感,在复习生字的同时感受长大的快乐。
《大还是小》学情分析在识字方面,我抓住一年级孩子喜欢游戏的特点,用说反义词的简单而又有趣的文字游戏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一年级的学生更是如此。
课堂上我们可以利用生字卡片、识字游戏、理解字源等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在朗读方面,一年级的孩子在读课文的时候会出现唱读现象,经验告诉我,读好轻声词和“的”字短语是解决唱读的最好办法。
所以,在指导朗读时我从句到词,由句子引出轻声词,再由轻声词随机识字。
轻声词读好后再深入一步指导“的”字短语,这个短语读好了,句子就能读得更流畅、自然、好听了。
在写字方面,一年级是培养良好写字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写字教学要不打折扣认认真真地指导,扎扎实实地训练。
时刻提醒学生注意保持正确的执笔姿势、写字姿势。
要有认真的写字态度,“少写”无疑是培养良好写字习惯最好的方法。
因此,在这篇课文教学中,我根据文本意思,为了从识字教学自然过渡到写字教学,我选择了“自己”这两个字作为写字的指导重点。
运用演示笔顺动画,观察字的占格和重要笔画,巧编小口诀这三步走,落实好本课的写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