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试卷重庆医科大学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病理生理期末考试试卷(供预防、影像、生物医学工程、护理、药学、中药、医检生物技术方向专业使用)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时间:150 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评卷人签名一、单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 】A. 风湿性心脏病B. 休克C. 缺氧D. 发热E. 代谢性酸中毒2.高热,大量出汗的患者易发生【 】 A. 低渗性脱水 B. 等渗性脱水 C. 高渗性脱水 D. 水中毒 E. 高钾血症3.能引起疾病并赋予其特征、决定其特异性的因素称为【 】A. 疾病的原因B. 疾病的条件C. 疾病的诱因D. 疾病的内因E. 疾病的外因4.肾小球滤过分数是【 】 A. 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流量之比值 B. 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之比值 C. 肾小球滤过率与肾小管重吸收率之比值 D. 肾血流量与肾小球滤过率之比值E. 肾小球滤过钠量与肾小管重吸收钠量之比值5.等张性缺氧发生时患者血气可发生的变化是【 】A. 动脉血氧分压降低B. 血氧容量降低C. 血氧饱和度降低D. 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E. 动脉血氧含量正常6. 下列指标中哪一项是反映血中H2CO3浓度的最佳指标【】A. pHB. PaCO2C. BBD. SBE AB7. 严重肾功能衰竭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主要发病环节是【】A. 肾小管泌NH3增加 B. 肾小管泌H+增加C. 固定酸阴离子排出减少D. 碳酸酐酶活性增加E 重吸收HCO3-增加8. 妊娠末期的产科意外容易诱发DIC,主要是由于【】A.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低下B. 血液处于高凝状态C. 微循环血流淤滞D. 纤溶系统活性增高E. 血中促凝物质含量增加9. 下列哪种是导致DIC患者出血的主要原因【】A.肝脏合成凝血因子障碍 B.凝血物质被大量消耗C.凝血因子Ⅻ被激活 D.抗凝血酶物质增加E.血管通透性增高10. 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引起微循环血管收缩最主要的体液因素改变的是【】A. 血管紧张素Ⅱ↑B. 加压素↑C. 儿茶酚胺↑D. MDF↑E. TXA2↑11. 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A. 多灌少流,灌多于流B. 少灌少流,灌少于流C. 多灌多流,灌多于流D. 少灌少流,灌少于流E. 少灌少流,灌多于流12. 不列哪种疾病伴有右心室前负荷明显加重【】A. 肺源性心脏病B. 肺动脉瓣狭窄C. 高血压病D. 室间隔缺损E. 心肌病13. 心力衰竭的常见诱因是【】A. 酸中毒B. 高钾血症C. 分娩D. 肺部感染E. 以上都是14. II型呼衰病人吸氧原则【】A. 持续给高浓度氧B. 间断给高浓度氧C. 给高压氧D. 给纯氧E.持续给低浓度、低流量氧15. 血氨升高引起肝性脑病的主要机制是【】A. 使谷氨酸生成增多B. 使多巴胺作用减弱C. 使脑干网状结构不能正常活动D. 干扰脑细胞的能量代谢E. 影响大脑皮质的兴奋传导过程16. 肝性脑病病人服用肠道抗生素的目的是【】A. 减少硫醇的吸收B. 防止腹水感染C. 防治胃肠道感染D. 抑制肠道细菌,减少氨的产生E. 防止胆道感染17. 以下哪一项可为引起肾前性肾衰的原因【】A. 肾结石B. 四氯化碳中毒C. 急性肾炎D. 心力衰竭E. 血红蛋白尿18. 关于急性肾功能衰竭,错误的描述是【】A病变程度与少尿的程度及少尿期持续的时间平行B少尿期最危险的变化是水中毒C少尿期一般会发生代谢性酸中毒D进入多尿期意味着病情趋于好转E多尿期最应注意的是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19. 慢性肾功能不全最为常见的病因是【】A. 高血压B. 尿路慢性梗阻C. 慢性肾小球肾炎D. 慢性肾盂肾炎E. 结节性动脉周围炎20. 肾小管原尿返流的原因是【】A原尿流速过快 B原尿产生过多C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坏死 D肾小管堵塞 E肾间质水肿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死亡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永久停止,其标志是。
2. 疾病的转归有或两种结局。
3. DIC发病学原因有、、、。
4. 根据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可将休克分类为、、。
5. 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常见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向心性心肌肥大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过重,引起肌节_______________,心肌纤维__________________,心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若中央气道阻塞位于胸外,吸气时气道阻塞,呼气时道阻塞,故患者表现为性呼吸困难。
8. 死腔样通气增加,病变区V/Q比值_______________,PaO2_____________,PaCO2______,而全肺PaO2_____________。
9. 肝性脑病病人血浆中氨基酸比值异常,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减少,而__________增加。
10.急性肾小管坏死少尿期,尿量、尿比重、尿钠、尿沉渣可见。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1.低渗性脱水2. Hypoxia3.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4. shock5. 紧张源性扩张6. 端坐呼吸7. 限制性通气不足8. 功能性分流9.假性神经递质10. 肝性脑病四、简答题(共20分)1.试述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导致水肿机制?(7分)2.试述代谢性碱中毒的概念、主要酸碱指标的变化特点及其变化发生的机理。
(7分)3.简述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发生机制。
(6分)重庆医科大学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病理生理期末考试试卷标准答案(供预防、影像、生物医学工程、护理、药学、中药、医检生物技术方向专业使用)一、单项选择题1 A 2C 3A 4B 5B 6B 7C 8B 9B 10C11B 12D 13E 14E 15D 16D 17D 18B 19C 20C二、填空题1 整体机能,脑死亡2 康复,死亡3 血管内皮受损,组织损伤,血细胞损伤,促凝物质入血4 低血容量性,心源性,血管动力障碍性5 甲亢,VitB1缺乏,动-静脉瘘,严重贫血6 压力(后),并联性增生,增粗,壁变厚7 加重,减轻,吸气8 增加,增加,下降,下降9 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10 下降,下降,增加,管型、RBC、WBC、蛋白三、名词解释1 低渗性脱水:失钠多于失水(1分),血清Na+浓度<130 mmol/L(1分),血浆渗透压<280 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1分)。
2缺氧(1分):组织得不到充足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时(1分),组织的代谢功能,形态结构都可发生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缺氧(1分)。
3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DIC伴发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贫血(1分)。
DIC时微血管内沉积的纤维蛋白网将红细胞割裂成碎片而引起的贫血(1分),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除具有溶血性贫血的一般特征外,外周血涂片可出现裂体细胞(1分)。
4休克(1分):机体在受到各种有害因子侵袭时所发生的,以组织有效血流量(组织微循环灌流量)急剧降低为特征(1分),并从而导致各重要器官机能代谢和结构损害的复杂的全身性的病理过程(1分)。
5紧张源性扩张:心功能不全时(1分),容量加大并伴有收缩力增强的心脏扩张(2分)。
6端坐呼吸:心力衰竭患者(1分)平卧可加重呼吸困难而被迫采取端坐或半卧体位以减轻呼吸困难的状态叫做端坐呼吸(2分)。
7限制性通气不足:由于呼吸肌、胸膜等病变引起的(1分),吸气时肺泡的扩张受限所致的肺泡通气不足称限制性通气不足(2分)。
8 功能性分流:支气管哮喘等疾病时(1分),因肺泡通气量不足(1分),通气与血流比降低而造成的气体交换障碍,称功能性分流(1分)。
9假性神经递质:在肝功能严重障碍时,体内形成的芳香族氨基酸产物苯乙醇胺和羟苯乙醇胺(1分)在化学结构与真性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极为相似(1分),但生理效能远较真性神经递质为弱,故称它们为假性神经递质(1分)。
10肝性脑病:继发于严重肝疾患(1分)的以意识障碍为主的神经精神综合征(2分)。
四、问答题要点1、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加,(2分)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2分)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2分)淋巴回流受阻(1分)要求对要点阐述2、代谢性碱中毒:指细胞外液氢离子减少和(或)碱增加引起的以血浆HCO3-原发性增高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2分)PH>7.45, AB SB BB增加BE正值增加>3(3分)PaCO2继发性增加(肺代偿调节)(3分)总结(1分)3、(1)磷、低血钙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小球滤过率的降低使尿磷排出减少,血磷升高,由于钙磷乘积为常数,故血钙降低,刺激甲状旁腺分泌PTH,PTH有溶骨作用,增加骨质脱钙;同时血钙的降低可使骨质钙化障碍;局部钙磷乘积大于70时,有局部钙结节的形成。
(2分)(2)维生素D3的活化障碍:1、25-(OH)2VD3具有促进肠钙吸收和骨盐沉积等作用。
慢性肾衰时,肾细胞产生的维生素D31-α羟化酶不足,1、25-(OH)2VD3生成减少,导致肠钙吸收减少,出现胶原蛋白合成减少、低钙血症和骨质钙化障碍。
(2分)(3)使骨动员加强,促进骨盐溶解,引起骨质脱钙;干扰1、25-(OH)2VD3的合成,抑制肠对钙磷的吸收。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