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_九年级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测试卷

_九年级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测试卷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成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细丝张开的原因是()A.异种电荷相吸B.同种电荷相斥C.分子间相斥D.大气压作用2.下列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动机的是()A.B.C.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导体中有自由电荷就能形成电流B.电路中有了电源就能形成电流C.有电源不一定有电流,有持续电流必定有电源D.只要将电源连入电路就能形成电流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路中用电器过多一定会造成电路中电流过大B.开关闭合的电路一定是通路C.电路中开关被短路时电流会很大会造成事故D.电路中连接导线松脱会产生断路5.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日本和加拿大两位科学家共同获得,他们发现了中微子振荡,表明中微子具有质量.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电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C.中子和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动D.中微子具有动能6.下列电器正常工作时,电流最接近0.2安的是()A.电饭煲B.台灯C.微波炉D.空调7.关于微观粒子,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B.原子由质子和电子组成C.原子核的电子绕原子核运动,就像太阳系中的行星绕太阳运动D.只要视力足够好,我们凭肉眼就能直接看到电子8.某种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产生电信号,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这利用了金属()A.延展性B.导电性C.弹性D.导热性9.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荷,这是因为摩擦使橡胶棒()A.失去一些电子B.得到一些电子C.失去一些质子D.得到一些质子10.电流的单位安培、毫安、微安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 1A=102mAB. 1A=106μAC. 1mA=102μAD. 1μA=10-3A11.为了防范灰太狼的入侵,聪明的喜羊羊给羊村安装了一套报警系统,要求:用细导线ab将羊村围住,合上开关,值班室的灯亮而铃不响;当灰太狼碰断导线ab进入羊村时,电铃就会响起来.下列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A.B.C.D.12.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A.安培B.伏特C.焦耳D.瓦特13.如图,三个不同的灯泡接在电源上,A1的示数为I1,A2的示数为I2,A3的示数为I3,各表读数关系正确的是()A.I1=I2=I3B.I1=I2+I3C.I3>I2>I1D.I1>I2>I314.绕着原子核高速运动的粒子是()A.质子B.中子C.电子D.原子15.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周围有电子绕核运动,如图是四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由图中信息可知()A.质子、电子所带的电荷不等B.所有原子的中子数都与质子数相等C.中性原子的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D.所有原子都由电子、质子、中子组成二、填空题(共3小题)16.基本的电路由______ 、开关、导线和用电器组成,用电器的作用是______,开关的作用是控制家用电器的 ______ .17.如图所示,无线路由器是一种支持有线和无线连接的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后排接口同时连接多台电脑实现有线连接,则各接口之间是______ (选填“串联”或“并联”)的. 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18.如图所示是恐怖分子设置在飞机上的定时爆炸装置的原理图,为使爆炸装置停止工作,拆弹专家应在 ______ (填“a”或“b”)处剪断导线.拆除前起爆器上 ______ (填“有”或“没有”)电流通过.三、实验题(共3小题)19.小海和小梅一起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1)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图乙是他们测量电流时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______ (选填“A”“B”或“C”)处的电流.(2)请在图乙中移动一根导线,测量另外一处的电流.在移动的导钱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正确的电路.移动后电流表测量的是 ______ (选填“A”“B”或“C”)处的电流.(3)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如表所示,由此得出初步结论: ______ (只写表达式).小梅指出:为了得出更普遍的规律,应当进行多次实验.操作方法是: ______ .(4)小海利用原有的实验器材,添加一个开关,又设计了一个电路.利用这个电路,不用更换电流表的位置,就可直接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同样可得出三处电流的关系.请在图丙中的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20.宝宝和玲玲同学想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猜想与假设:(1)宝宝同学猜想: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相等;(2)玲玲同学猜想: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宝宝和玲玲同学分别从实验室选取电流表3只,灯泡2只,开关1个,滑动变阻器1个,干电池,导线若干.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1)宝宝同学根据电路图连接好实验电路,连接过程中,开关应该_______;检查电路无误后,开始实验,正确读出电流表示数如下表:(2)玲玲同学根据电路图正确连接好实验电路,开始实验,正确读出电流表示数如下表:分析与论证:分析记录的实验数据,宝宝同学得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相等;玲玲同学得出:并联电路总电流有时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有时不等于各支路电流值和.评估:(1)宝宝同学得出错误的实验结论,主要原因是 ______ ;(2)玲玲同学的实验记录表格中,实验次数 ______ 读数错误,原因是 ______ .(3)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科学性,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1条即可): ______ .21.小丽同学进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请帮她完成如下几项工作:(1)她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如图1所示,她测得A点处的电流为如电流表A1所示,则B点的电流为 ______ A,C点的电流为 ______ A;(2)她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如图2所示,她测得A点处的电流为如电流表A1所示,已知C点的电流为1.2A,则A点的电流为 ______ A,B点的电流为 ______ A;(3)她在测量电流时,有两次电流表无法读数,电流表的表盘如图3中的甲、乙两图所示,可能在连接电流表时出现了错误,请你帮她分析原因:甲: ______ ;乙: ______ .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通过摩擦后,塑料绳带上了同种电荷,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从而使细丝张开.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电路元件符号,根据元件符号的画法来判断.A是灯泡;B是电流表;C是电动机;D是电阻.故选C.3.【答案】C【解析】A、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故A错误;BCD、根据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可知,有电源和闭合电路才能形成电流,因此有电源不一定有电流,有持续电流一定有电源,故BD错误,C正确.4.【答案】D【解析】A、根据并联电路特点: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同时工作的支路用电器越多,干路电流越大,但如果各个支路的电流都很小,不会造成电路中电流过大.故A错误;B、处处接通的电路叫通路,开关闭合,电路其它部分有可能发生断路.故B错误;C、电路中开关被短路时,电路接通,则不会造成短路.故C错误;D、电路中连接导线松脱使电路断开,产生断路.故D正确.5.【答案】D【解析】A.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组成,故A错误;B.组成原子的三个基本微粒:电子、中子和质子,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故B 错误;C.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所以电子绕核高速运动,故C错误;D.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中微子在震荡,也具有质量,所以中微子具有动能,故D正确.6.【答案】B【解析】电饭煲、微波炉的功率约1000W,所以正常工作电流约为:I=PU =1000W220V≈4.5A;空调的功率更大,所以正常工作电流要大于4.5A;台灯的电功率约为40W,正常工作电流约为:I=PU =40W22V≈0.18A,所以选B.7.【答案】C【解析】A、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化学中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分子还可以再分,只是原来性质变了,故A错误;B、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故B错误;C、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周围有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动,太阳系中太阳位于中心,其他星体绕着太阳运动,二都很相似,故C正确;D、电子是极其微小的,肉眼绝对不能看到,故D错误.8.【答案】B【解析】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与导电性有关,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与金属的延展性、金属的弹性、导热性无关,故选项B正确,选项ACD错误.9.【答案】B【解析】用摩擦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做摩擦起电,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时,毛皮失去电子,橡胶棒得到电子,毛皮由于缺少电子而带正电,橡胶棒由于有了多余电子而带负电,所以橡胶棒带负电.10.【答案】B【解析】A. 1A=103mA,该选项错误;B. 1A=106μA,该选项正确;C. 1mA=103μA,该选项错误;D. 1μA=10-6A,该选项错误.11.【答案】A【解析】根据题目要求,可以利用部分电路短路的特点设计电路.让电灯与电铃串联,且导线并联在电铃的两端,当灰太狼没有进入羊村时,电路正常,灯泡发光而铃不响;当灰太狼碰断导线ab进入羊村时,电铃就会响起来,使羊村中的羊及时发现.A、合上开关,值班室的灯亮而铃不响;当灰太狼碰断导线ab进入羊村时,电铃就会响起来,符合题意;B、合上开关,值班室的铃响而灯不亮,故不合题意;CD、合上开关,形成电源短路,故不合题意,故选A.12.【答案】A【解析】在国际单位制中,安培是电流的主单位;伏特是电压的主单位;焦耳是功的主单位;瓦特是电功率的主单位.13.【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三灯泡并联,A3测通过L3的电流,A2测通过L2和L3的两个支路电流之和,故一定有:I2>I3;A1测通过三个灯泡的总电流,故一定有:I1>I2;所以,I1>I2>I3.14.【答案】C【解析】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故电子绕核高速运动.15.【答案】C【解析】A、质子和电子都带一个单位的电荷,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故A错误;B、Li质子数是3个,而中子数是四个,故B错误;C、四种原子核内带正电的质子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数目都相等,故C正确;D、H原子中只有质子而没有中子,故D错误.16.【答案】电源;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通断.【解析】组成电路的四个基本元件:电源、开关、用电器和导线.用电器的作用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17.【答案】并联;一台电脑不工作,其它电脑不受影响【解析】同一台路由器为多台电脑提供网络服务,一台电脑不工作,其它电脑不受影响,所以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各接口之间是并联的.18.【答案】a;没有.【解析】从图中可知,a部分是电流的必经之路,一旦断开,整个电路将不能接通,而b部分将起爆器短路,因此,为使其停止工作应剪断线a,拆除前起爆器由于与导线b并联被短路,所以起爆器上没有电流通过.19.【答案】(1)C;(2)电路连接如图:A或B;(3)IC=IA+IB;换上规格不同的灯泡多次实验;(4)电路图如图所示:【解析】(1)电流表在干路上测量干路的电流,即C点的电流;(2)让电流表测量另一处的电流,也就是测量支路的电流,左图测量的是A点的电流,右图测量的是B点的电流,电路连接如图所示:(3)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和,即I C=I A+I B,为得出普遍结论,实验时应采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4)在不更换电流表位置的情况下,在支路上各接一个开关即可完成实验要求,电路如图所示:20.【答案】(1)选用了两只规格相同的灯泡;(2)3;读错了量程;(3)应该再选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得出结论.【解析】(1)分析实验得到的数据可知具有特殊性,即每一次两支路电流都相等,由于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用欧姆定律可知他所选用的小灯泡规格是相同的,因此得出的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和科学性;(2)分析玲玲同学的实验记录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第三次的数据明显差别很大,所以这一次是错误的,干路电流表示数比支路电流表示数小,原因只有一种就是读数时看错量程了;(3)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科学性,普遍性,应该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进行多次测量得出实验结论.21.【答案】(1)0.3;0.3;(2)2.5;1.3;(3)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电流表选择的量程太小.【解析】(1)根据图1可知,电流表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A,即A点电流为0.3A;因为串联电路处处电流相等,则B、C两端电路都等于A点电流,即0.3A;(2)根据图2可知,电流表量程为0~3A,分度值为0.1A,示数为2.5A,即A点电流为2.5A;∵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B点的电流:I B=I A-I C=2.5A-1.2A=1.3A.(3)图3甲所示,电流表的指针反转,说明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图3乙所示,电流表的指针满偏,说明电流表选择的量程太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