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社会学的理论流派

教育社会学的理论流派

• 关心的问题:社会是如何通过学校教育实现其
不平等社会秩序的合力延续的?大多从阶级分析的 方法入手。 • 认为学校内部的意识形态是统一的,是占社会 主导地位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其代表人物有阿 尔杜塞、鲍尔斯和金帝斯。 • 强调意识形态的独立性,学校内部的意识形态 不是统一的。代表人物:葛兰西、阿普尔、吉鲁、 威利斯。
• (二)文化资本理论与社会再生产
• 布迪厄关注两个问题:一是社会结构为什么趋
于再生产自身?规律是什么?二是教育是如何充分 传播知识和思想的体系的?
• 布迪厄将资本分为三种基本形态:经济资本、 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
• 文化资本的三种存在形式:(1)具体的状态(2 )客观的状态(3)体制的状态
• 教育行为客观上是一种“符号暴力” 。

2020/7/23
• (二)教育功能论及其基本主张
• 功能论者在运用他们的观点研究教育 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 教育可以满足哪些社会需要?教育对于 维护社会的稳定起到哪些作用?
• 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有两个: • 一是社会化的功能;二是社会选拔功
能。
2020/7/23
• 二、教育的社会化功能 • 帕森斯认为,教育的主要功能是社会化,他将

2020/7/23
• (一)教育选择与社会整合 • 拉尔夫.H.特纳关心的问题: • 一个国家在有着严重阶层分化的情况下是如何
保持社会秩序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整合的?
• 他以美国和英国这两个国家进行了教 育选拔功能的个案研究。

2020/7/23
• 美国和英国教育制度促进社会流动的方 式不同。
2020/7/23
• 四、教育功能论简评 • 贡献: • 推动了对教育及其组成部分功能的社会学研究
,促进了教育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
• 不足: • 过分强调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和谐而忽视其冲突
,过分强调教育体制的稳定而忽视变迁。过分强调 教育的积极功能忽视其消极作用。
2020/7/23
第二节 教育冲突论
• 社会化,是通过教育形成“工人意识”,使其自我 意识、抱负和社会阶级身份适应社会劳动分工的需要 。
2020/7/23
• 2、教育的再生产功能通过对应原则实现
• 鲍尔斯和金帝斯认为,教育的社会再生产功能之所以得以实 现,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学校上层建筑作用之间的对 应。
• 学校的社会关系与工厂的社会关系的相互对应主要体 现在以下四方面:
• 一、冲突论与冲突论教育社会学 • (一)冲突论的基本观点 • 冲突论存在两个理论传统: • 1、马克思主义的传统
• 代表人物:卡尔.马克思(先驱)、米尔斯、法 兰克福学派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的传统。
• 2、韦伯主义的传统 • 代表人物:马克斯.韦伯(先驱)、达伦多夫、
科塞和柯林斯。
2020/7/23
• 2、“反学校文化”使工人阶级子弟学会 劳动
• 保罗.威利斯对抵制理论进行了人种学的实证主
义的研究,发现在工人阶级子弟集中的学校里,经 常存在着一种“反学校文化”。
• 威利斯发现,学生反学校文化的最根本的特征 就是对学校和教师“权威”的普遍和根深蒂固的抵 制。表现为逃学、破坏学校公物、蔑视和欺负“好 学生”,轻视知识和文凭,喝酒、吸烟、盗窃、打 架等。
• (二)冲突论教育社会学及其基本主张
• 教育冲突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 70年代初期。
• 主要特征:基于社会冲突来审视教育 现象,认为社会资源分配不平等是教育 变化的动力。
• 研究主题:国家对教育的控制;阶级 、民族和种族隔离、师生冲突、学生的 分组和分流,教育公平等。
2020/7/23
• 二、马克思主义取向的教育冲突论
2020/7/23
• 三、教育互动论简评
• 贡献
• 首先,打开了被宏观教育社会学理论忽 视的教育的“黑箱”,为人们认识据现 象提供了鲜活的材料。
• 其次,充分认识教育主体自主性和创造 性。
• 局限
• 过于看重个体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忽视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导致教育上的浪漫
2020/7/23
• 四、教育互动论与教育功能论、教育冲 突论的区别与联系
• 反学校文化与车间文化颇有些相似。
2020/7/23
• 三、韦伯取向的教育冲突论
• (一)学历社会的文凭竞争
• 柯林斯认为,各地位群体围绕荣誉、 声望所展开的竞争以及对于教育文凭的 无止境的追求,是生产学校教育冲突的 主要原因。
• 文凭膨胀的恶性循环造成硕士、甚至 博士的就业压力。

2020/7/23

第一,学校的学生对应于工厂的工人;
• 第二,接受教育与从事劳动的目的相对应;
• 第三,工厂的劳动分工与劳动竞争对应于学校中的知 识专门化合学生之间的不必要的竞争。
• 第四,教育的不同层次对应于职业结构的不同层次。
2020/7/23
• 3、经济结构是推动教育再生产的主要动 力
• 鲍尔斯和金帝斯认为,经济结构是教育结构的 主要决定因素,是导致再生产的主要力量。
2020/7/23
• 四、教育冲突论简评
• 贡献
• 为人们全面认识教育现象提供了另一个 视角。为微观教育社会学提供了分析问 题的理论框架。
• 局限
• 过分强调利益的冲突、价值的多元,就 容易导致教育相对主义,最终导致教育 的消亡。
2020/7/23
• 五、教育冲突论与教育功能论的区别与 联系
• 区别: • 1、教育性质方面 • 2、教育内容方面 • 3、教育过程方面 • 4、学业成绩方面 • 5、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力方面

2020/7/23
• (二)拟剧性互动论
• 戈夫曼为代表提出了一个拟剧论的围观 领域的研究视角。
• 该理论基本内容:自我的呈现、互动 的策略、印象管理艺术、人际交往仪式 的意义。
• 伍兹将这一理论运用到学校和课堂的 互动研究中。他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 典型的冲突型的互动模式。(例如,学
2020/7生/23 请假,老师不许)
个方面的内容:
• 一是个体责任感的发展; • 二是个体能力的发展 • 学校中的班级是一个社会化的机构。学
校班级所具有的角色分配和社会选拔功 能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社会化的过程。

2020/7/23
• 三、教育的社会选拔功能
• 英国教育社会学家拉尔夫.H.特纳和 厄尔.霍珀了,更倾向于把教育视为一种 为特定社会位置选拔特定类型的人的机 制,认为社会选拔是教育的首要功能。
• 厄尔.霍珀认为,教育的主要功能是选择,他提出 了“四维分类法”。
• 涉及到四个问题:怎样进行教育选拔?何时进行 教育选拔?谁应该入选?入选的理由是什么?
• 所有的教育制度都具有明显的功能:
• 一是对于不同的能力类型和能力水平的儿童进行筛选 。
• 二是为通过筛选的不同类型的儿童提供适合的教育。 • 三是受训人员的最后分配。
2020/7/23
• 联系: • 1、二者同属宏观教育社会学理论 • 2、二者都是教育的社会决定论者 • 3、二者考察教育的视角可以相互不同和
借鉴
2020/7/23

第三节 教育互动论
• 一、互动论与教育互动论
• 互动论认为,社会是由互动着的个人构成的,
对于各种社会现象的解释只能是从这种互动中寻找 答案。互动论是一种围观社会学理论。
教育是为社会整合的源泉。
• (一)教育传递“共享的价值观念” • 帕森斯认为,社会通过教育传递某种共享的价
值观念使得这种不平等合法化,从而消除了潜在的 社会分裂和冲突。 • 美国教育的主要功能就在与传递“成就”和“ 机会均等”的思想,即“共享的价值观念”。
2020/7/23
• (二)教育是社会化的主要机构 • 帕森斯将教育的社会化功能概括为两
2020/7/23
• (一)学校教育帮助现存社会秩序的再生产
• 基本主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时认为 一是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
• 阿尔杜塞、鲍尔斯和金帝斯最明确、最全面 地阐述了“直接再生产理论”。
• 整个理论包括三个部分: • 教育的功能——再生产 • 教育如何实现社会再生产——对应原则 • 推动再生产的主要力量——经济结构。
2020/7/23
• 作业: • 1.美国和日本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及现状 • 2.教育功能论与教育冲突论的区别与联

2020/7/23
• 他们认为,教育改革的主要时期是与社会不安 定和政治冲突的严重时期同时或相继出现的。即资 本积累的矛盾和资本主义秩序的再生产是教育改革 的动力。
2020/7/23
• (二)学校是意识形态冲突的主要场所 • 阿普尔认为,学校是意识形态冲突的主要场所
。这些冲突产生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及它们各自内部的矛盾。 • 阿普尔注重探讨教育中知识与权力之间的复杂关 系。 • 其代表作“阿普尔三步曲”,(包括《课程与 意识形态》、《教育与权力》、《教师与文本》等 )

现代互动论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理论分支:一是
符号互动论与拟剧论;二是互动主义的结构论;三
是互动主义的现象学。

2020/7/23
• 二、教育互动论的基本主张
• (一)符号互动论
• 将这一理论运用到教育中是英国学者哈格里夫
斯。主要研究:师生的自我概念、师生的角色观 念、师生的角色扮演以及情景定义的产生和维持 。 • 自我概念是哈格里夫斯符号互动论的核心概念 之一。
• (一)三者的区别
• 宏观教育社会学是结构的,决定论的,即社会 结构制约并最终决定教育活动中个体行为;
• 教育互动论是互动论和解释论,认为个体之间 的互动最终产生或修改了社会结构。
• (二)三者的联系 • 宏观教育社会学为微观教育社会学提供宏观背景 • 教育互动论为宏观教育社会学研究提供实证检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