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手、栏杆、楼梯和踏步
(强制性条文及相关规定)
杨春沛 2009-3-5 1民用建筑,梯段改变方向时,平台扶手处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净宽。
2民用建筑,每个梯段的踏步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小于3级。
3民用建筑,有儿童经常使用的楼梯的梯井净宽大于0.2m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4民用建筑,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 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
. 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临空高度大于或等于24m 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m,但不宜超过1.2m;
. 栏杆离楼面或屋面0.1m高度内不应留空;
.有儿童活动的场所,栏杆应采用不易攀登的构造。
5民用建筑,窗台低于0.8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6居住建筑,阳台栏杆设计应防止儿童攀登,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0.11m;放置花盆处必须采取防坠落措施。
7六层及六层以下层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05m,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1.10m。
8居住建筑,外窗窗台距楼面、地面的净高低于0.9m时,应设防护设施。
9居住建筑,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
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0m。
阳台栏杆应有防护措施。
10居住建筑,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
11居住建筑,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90m,护栏高度不应小于1.05m。
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
12居住建筑,楼梯井净宽大于0.11m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
13居住建筑,外廊、内天井及上人屋面等临空处栏杆净高,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不应低于1.05m,,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不应低于1.10m。
14 商店建筑,室内楼梯的每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40m,楼梯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6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8m。
15 商店建筑,室外台阶的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5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3m。
16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楼梯除设成人扶手外,并应在靠墙一侧设幼儿扶手,其高度不应大于0.6m。
当楼梯井净宽度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17托儿所、幼儿园建筑,楼梯踏步的高度不应大于0.15m,宽度不应小于0.26m。
18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在严寒、寒冷地区设置的室外安全疏散楼梯,应有防滑措施。
19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阳台、屋顶平台的护栏净高不应小于 1.2m,内测不应设有支撑。
20中小学校建筑,室内楼梯栏杆(或拦板)的高度不应小于0.9m;室外楼梯及水平栏杆(或拦板)的高度不应小于1.1m。
楼梯不应采用易于攀登的花格栏杆。
21中小学校建筑,走道地面有高差时当高差不足两级踏步时,不得设置台阶,应设坡道。
22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等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以及文化娱乐建筑、商业服务建筑、体育建筑、园林景观建筑等允许少年儿童活动的场所,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
23办公建筑,走道地面有高差时,当高差不足二级踏步时,不得设置台阶,应设坡道。
24建筑物无障碍坡道设计,供残疾人使用的门厅、过厅和走道地面、室内外地面有高差时应设坡道,坡道宽度不应小于0.9m。
坡道坡度不应大于1/12,受场地限制有困难时,不应大于1/8。
25建筑物无障碍走道设计,走道两侧的墙面,应在0.9m高度处设扶手;走道一侧或尽端与地坪有高差时,应采用栏杆、拦板等安全设施。
26老年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应设符合老年人体能心态特征的缓坡楼梯。
楼梯踏步面宽度不应小于0.3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5m。
踏步面两侧凌空时,应有挡台防止拐杖划出。
27老年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缓坡楼梯踏步踏面宽度,居住建筑不应小于0.3m,公共建筑不应小于0.32mm;踏面高度,居住建筑不应大于0.15m,公共建筑不应大于0.13m。
踏面前缘宜设高度不大于3mm的异色防滑警示条,踏面前缘前凸不宜大于10mm。
28老年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出入口缓坡台阶踏步踢面高不宜大于0.12m,踏面宽不宜小于0.38m,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2。
台阶与坡道两侧应设栏杆扶手。
29老年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坡道侧面凌空时,在栏杆下端宜设高度不小
于50mm的安全档台。
30老年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楼梯两侧0.9m高度处应设扶手,起点和终点处应水平延长0.3m以上,以免上下楼梯时无处可攀。
31老年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通过式走道两侧墙面0.90m和0.65m高处宜设40~50mm的圆杆横向扶手,扶手离墙表面间距40mm;走道两侧墙面下部应设0.35m高的护墙板。
32老年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电梯轿厢沿周边0.9m和0.65m高处设借助安全扶手。
33老年人建筑,供老人活动的屋顶平台或屋顶花园,其屋顶女儿墙护栏高度不应小于1.10m;出平台的屋顶突出物,其高度不应小于0.60m。
34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0.7m、并侧面临空时,应有防护设施。
35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至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
36栏杆高度应从楼地面或屋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如底部有宽度大于或等于0.22m,且高度等于或低于0.45m的可踏部位,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
37护栏高度、栏杆间距、安装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护栏必须安装牢固。
注:民用建筑的分类
民用建筑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
民用建筑按地上层数或高度分类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
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
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
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
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
.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建
筑,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
共建筑)。
.建筑高度大于1OO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JGJ50352-2005
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1999(2003年版)
住宅建筑规范 GB50368-2005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JGJ48-1988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JGJ39-1987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GBJ99-1986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67-2006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 GB50327-2001
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 JGJ122-1999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程 JGJ50-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