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试卷二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试卷二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试卷二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
1•冰箱的制冷过程就是从()中取出热量并转移到()中去。
答案:冰箱内部,环境;
解析:制冷就是从被冷却对象中取出热量放到环境中,使被冷却对象的温度低于周围环境的温度,并维持在这一低温的过程。
2•制冷剂氨的代号为(),CHF 2 Cl的代号为()。
解析:活塞式压缩机的理想工作过程。
5•压缩机型号4FV7B中F指(),V指()。
答案:制冷剂为氟利昂,气缸排列方式为V型;
解析:压缩机型号由五部分内容组成:气缸数制冷剂气缸布置气缸直径传动方式,第二项为A表示是氨制冷剂,为F表示氟利昂制冷剂;气缸布置形式分为S型、V型和W型,分别用字母S、V、W表示。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空调用制冷技术属于( )
A.普通制冷B.深度制冷C.低温制冷D.超低温制冷
答案:A;
解析:根据制冷温度不同,可以将制冷技术分为三类:t>-120℃为普通制冷,-120℃>t>-253℃为深度制冷,<-253℃为超低温制冷。空调用制冷温度远高于-120℃,为普通制冷。
答案:R717,R22;
解析:无机化合物的制冷剂代号以R7开头,氨属于无机化合物,分子量为17,故代号为R717;氟利昂CmHnFxClyBrz,命名方法为R m-1 (为0时略) n+1 x Bz(z为0时与B一起略)。
3•压缩机根据其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型压缩机和()型压缩机两大类。
答案:容积,速度;
答案:C;
解析:压缩比指冷凝温度与蒸发温度之比,容积效率指压缩机实际排气量与理论排气量的比值,能效比指制冷系统制冷量与输入功率的比值。
4•氟利昂是甲烷和乙烷的卤素衍生物,其中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是()
A.C B.H C.F D.Cl
答案:D;
解析:有些氟利昂会破坏大气臭氧层的原因主要是含有氯原子,一个氯原子可破坏成千上万个臭氧分子。
10•蒸气压缩式制冷以消耗()为补偿条件,吸收式制冷以消耗()为补偿条件,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环境介质。
答案:机械能,热能;
解析:蒸汽压缩式制冷和吸收式制冷都是利用液体汽化时要吸收热量来制冷,不同的是蒸汽压缩式制冷是通过消耗电能或机械能,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而制冷,而吸收式制冷是通过消耗热能而制冷。
答案:×;
解析:压焓图上,等温线在过冷区是竖线,在湿蒸汽区和等压线重合,在过热区是向右下方弯曲的曲线。
4•若制冷剂中含有水,则压缩机压缩过程为湿压缩。()
答案:×;
解析:如果压缩机吸入的制冷剂是气液两相混合的湿蒸汽状态,在压缩机中就有一部分液体要被压缩,称为湿压缩。湿压缩会使压缩机吸入的制冷剂量减少,制冷量降低,而且液滴进入气缸后很难全部汽化,容易发生压缩液体的液击现象,损坏压缩机。
答案:√;
解析:压缩机正常运行的标志。
8•集油器只用于氨制冷系统。()
答案:√;
解析:集油器的作用是收集并定期放出润滑油。氨不溶于润滑油,被氨气从压缩机带出的润滑油,一部分在油分离器中分离出来,但还会有部分润滑油被带入冷凝器、贮液器、蒸发器等设备。由于润滑油基本不溶于氨液,而且润滑油油的比重大于氨液的比重,故,这些设备下部积聚有润滑油。为了避免存油过多,影响工作,装放油阀,集油器,定期排油。氟利昂易溶于润滑油,不会在换热器内形成油膜影响换热,所以不必装设集油器。
2•制冷循环中应用蒸气过热一定能提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
答案:×;
解析:蒸汽过热分为有害的和有效的。有害过热不能提高制冷量,会增加耗功量,减少制冷系数;有效过热可以提高制冷量,但同时增加耗功量,所以不一定能提高制冷系数。采用蒸汽过热主要是为了避免湿压缩。
3•在压焓图上,等温线在过冷区与等压线重叠。()
4•蒸发器的作用是什么?根据供液方式不同,可将蒸发器分成哪几种?
答案:蒸发器的作用是输出冷量,按供液方式可分为满液式、非满液式、循环式、淋激式;
解析:按照给蒸发器供液的方式,可将蒸发器分为满液式、非满液式、循环式、淋激式。满液式:内部充入大量制冷剂液体,并且保持一定液面。非满液式:制冷剂节流后直接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内处于气液共存状态,边流动边汽化,蒸发器中无稳定制冷剂液面。循环式:依靠泵强迫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循环,制冷剂循环量是蒸发量的4~6倍。淋激式:利用泵把制冷剂喷淋在换热面上,因此蒸发器中制冷剂充灌量很少,且不会产生液柱高度对蒸发温度的影响。
5•夏天室内使用空调,室内热量最终传给了谁?传热过程是否违背了热量从高温向低温传递的自然规律?
答案:最终传给了室外大气环境,没有违背;
解析:制冷是从被冷却对象中取出热量放到环境中,使被冷却对象的温度低于周围环境的温度,并维持在这一低温的过程。它是通过消耗能量进行逆向循环来实现的,其中的每一个传热过程仍然是从高温热源传向低温热源。
2.单位容积制冷量qv:压缩机每吸入1m3制冷剂蒸气(按吸气状态计),在蒸发器中所产生的制冷量,kJ/ m3。大小等于单位质量制冷量与吸气状态的比容的比值。
3.单位冷凝热负荷qk:1kg制冷剂在冷却和冷凝过程中放出的热量,kJ/kg。
4.单位理论压缩功w0:压缩机每压缩并输送1kg制冷剂所消耗的压缩功,kJ/kg。
答案:B;
解析:通过压焓图进行热力分析可以知道,降低蒸发温度,会使得单位制冷量降低,单位压缩功增大,制冷系数降低,压缩机吸气温度变大。
9•水冷式冷凝器中的水是()
A.制冷剂B.冷却水C.冷冻水D.冷凝水
答案:B;
解析:水冷式冷凝器中的水是用来冷却制冷剂的,称为冷却水。
10•除了蒸发器和冷凝器,双级蒸汽压缩式制冷装置中必不可少的换热器是()
5•下列设备不能实现制冷剂液体过冷的是()
A.蒸发器B.冷凝器C.过冷器D.回热器
答案:A;
解析:实现液体过冷的方法有:增大冷凝器面积,系统中装过冷器或回热器。
6•氟利昂系统中使用而氨系统中不使用的辅助设备是()
A.油分离器B.回热器C.集油器D.贮液器
答案:B;
解析:回热循环只在氟利昂系统中使用,氨系统不用回热循环。
6•吸收式制冷中常用的工质对有哪几种?分别指出其中的制冷剂和吸收剂。
答案:工质对有氨-水和溴化锂-水,氨吸收式制冷系统中氨为制冷剂,水为吸收剂,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中,水为制冷剂,溴化锂为吸收剂;
解析:吸收式制冷是利用溶质(制冷剂)在溶剂(吸收剂)中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溶解度原理,通过消耗热能来制冷的。使用的工质是工质对,一个作为制冷剂,另一个是吸收剂。
答案:压缩机的作用是将制冷剂蒸气从蒸发器中吸出,压缩并输送制冷剂。节流阀的作用是将制冷剂节流降压,并可以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
解析:制冷压缩机的作用是:1、从蒸发器中吸取制冷剂蒸气,以保证蒸发器内一定的蒸发压力。2、提高压力,将低压低温的制冷剂蒸气压缩成为高压高温的过热蒸气,以创造在较高温度(如夏季35℃左右的气温)下冷凝的条件。3、输送并推动制冷剂在系统内流动,完成制冷循环。节流阀的作用是将冷凝器或贮液器中冷凝压力下的液体制冷剂,节流后降至蒸发压力和蒸发温度,同时根据负荷的变化,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
9•氟利昂系统中若存在过多的水分,则易发生()现象,故系统中必须安装()。
答案:冰塞,干燥器;
解析:氟利昂不溶于水,如果氟利昂系统中含有过多的水分,这些水就会呈游离状态随着制冷剂一起流动,在节流阀门处,蒸发温度低于0℃时,游离态的水便会结冰而把阀门堵住,这就是冰塞现象。所以氟利昂系统中应严格控制含水量,必须安装干燥器。
解析:压缩机被强行缩小,使单位容积内气体分子数增加来达到的;速度型:气体压力的升高是靠气体的速度转化而来,即先使气体获得一定高速,然后再由气体的速度能转化为压力能。
4•活塞式压缩机的理想工作过程包括()、压缩和()三个过程。
答案:进气,排气;
五.综合题共10分
画出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回热循环的lgp-h图,并用焓差表示出单位质量制冷量、单位容积制冷量、单位冷凝热负荷、单位理论压缩功的大小。
答案:单位质量制冷量q0=h1-h5’
单位容积制冷量qv=(h1-h5’)/v1’
单位冷凝热负荷qk=h2’-h4
单位理论压缩功w0=h2’-h1’;
解析:1.单位质量制冷量q0:1kg制冷剂在蒸发器内从被冷却物体吸收的热量,kJ/kg。
2•什么是载冷剂?常用的载冷剂有哪些?
答案:载冷剂是将制冷装置的制冷量传递给被冷却对象的媒介物质,常用的载冷剂有水、盐水溶液、有机化合物等;
解析:载冷剂是将制冷装置的制冷量传递给被冷却对象的媒介物质,常用的载冷剂有水、盐水溶液、有机化合物等。
3•影响活塞式压缩机输气系数(即容积效率)的因素主要是什么?
答案:主要有四个因素:余隙容积、吸、排气阀阻力、气缸壁与制冷剂热交换、压缩机内部泄漏;
解析:压缩机的结构上,不可避免地会有余隙容积,会造成压缩机实际吸气量减少;吸、排气阀门有阻力;压缩过程中,气缸壁与气体之间有热量交换,吸气时,低温的制冷剂蒸汽与温度较高的气缸壁接触并从气缸壁吸收热量。蒸汽受热膨胀,比容变大,使压缩机吸入的制冷剂质量减少。气阀部分及活塞环与气缸壁之间有气体的内部泄漏,也会造成排气量减少。
9•氟利昂系统中,吸气管道要有一定的坡度,坡向压缩机。()
答案:√;
解析:便于润滑油能从蒸发器不断流回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管道布置要求。
10•复叠式制冷循环中常采用的低温制冷剂是R13。()
答案:√;
解析:R13属于低温低压制冷剂,常用在复叠式制冷系统的低温级。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制冷循环中,压缩机和节流阀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6•根据我国制冷技术实际情况,对压缩机的制冷量规定了()和()两个工况。
答案:标准工况,空调工况;
解析:工况是表示压缩机工作温度条件的技术指标,主要指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吸气温度、过冷温度等参数。常用的有标准工况和空调工况,如标准工况下氨、R12、R22的蒸发温度为-15℃,而空调工况下的蒸发温度为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