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乐团常见乐器介绍
木管乐器
木管乐器起源很早,从民间的牧笛、芦笛等演变而来。
木管乐器是乐器家族中音色最为丰富的一族,常用被来表现大自然和乡村生活的情景。
在交响乐队中,不论是作为伴奏还是用于独奏,都有其特殊的韵味,是交响乐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木管乐器大多通过空气振动来产生乐音,根据发声方式,大致可分为唇鸣类(如长笛等)和簧鸣类(如单簧管等)。
木管乐器的材料并不限于木质,同样有选用金属、象牙或是动物骨头等材质的。
它们的音色各异、特色鲜明。
从优美亮丽到深沉阴郁,应有尽有。
正因如此,在乐队中,木管乐器常善于塑造各种维妙维肖的音乐形象,大大丰富了管弦乐的效果。
西洋木管乐器主要包括长笛、短笛、双簧管、单簧管和大管,是用木料(或金属)制成的管状吹奏乐器。
长笛,是木管乐器中的高音乐器,音色清澈优美,性能灵活,音域宽广,人们把它比作乐队中的花腔女高音。
短笛,是音域最高的木管乐器,形状似长笛,但其长度仅及长笛之半。
音色尖锐,
有穿透力。
短笛和长笛演奏时都是横握,通过吹孔而发音。
双簧管,音色明亮,带有鼻音,长于感情的表现。
演奏时直吹,通过两片芦片做成的簧哨而发音。
常用于表现田园风光,有“抒情女高音”之称。
管弦乐队中常以双簧管吹奏“a(上标1)”音来调音。
单簧管,又称“黑管”,直吹,簧哨用一片簧片做成。
音色丰富而明朗。
低音区浑厚响亮;中音区圆润柔和,富于表情;高音区则较尖锐。
单簧管表现力极为丰富,也是木管乐器组中音域最宽的乐器。
大管,又称“巴松”,管身很长,是木管组中的低音乐器。
音色丰满浑厚,善于表现恢谐、滑稽的形象。
铜管乐器
小号
铜管乐器。
最初无活塞,与军号相似,称“自然小号”。
十九世纪三十年
代起,流行“活塞小号”,能奏半音音阶。
现今乐队中最常使用的是有三
个活塞的bB 调小号。
能奏单吐、双吐、三吐的断音及同音反复,连音奏法很好。
强奏时声音辉煌、灿烂,响亮有力;弱奏时柔和嘹亮,歌唱性很强。
用小号演奏旋律,可以表现革命战斗,英雄气概,胜利凯旋。
圆号
也叫“法国号”,铜管乐器。
近代圆号装有三个或四个回旋式的活塞,
号咀形似漏斗,管身圈成圆形。
用左手按键,右手拳头塞入喇叭口,可产生与弱
音器相似的“阻塞音”,效果柔润、暗闷。
圆号为管乐器中最难吹奏的乐器,能
吹断音,单吐、双吐、三吐,吹奏连音则效果更佳。
声音丰满、甜美而又刚毅,
既能演奏英雄豪迈的旋律,又能演奏辽阔、遥远,安静、朦胧或忧郁、沉思的曲
调。
次中音号
又名“瓦格纳大号WAGER TUBA”。
十九世纪德国作曲家瓦格纳的一部舞台
音乐剧,需要一种比长号的音色更柔美,比圆号的声音更明亮,其声音在
二者之间的乐器。
1851年德国的莫里兹为瓦格纳制作了这样的一件乐器,后被施特劳斯等音乐家称为“瓦格那大号”。
次中音号属管乐器系列的铜管乐器,一般由黄铜制成。
体积是高78厘米宽33厘米发声原理是空气在圆管中摩擦产生震动。
该乐器通常是和其他的管乐器一起演奏。
长号,也叫“拉管”或“伸缩喇叭”,铜管乐器。
号身可以自由伸缩,
能奏出半音音阶和连续级进的滑音。
强奏辉煌,弱奏柔和,宜奏庄严、
豪放、气势雄浑的旋律。
用低音谱号与次中音谱号记谱,实际音高与记
谱同。
大号
俗称“抱贝司”。
铜管乐器。
号咀呈碗形,号身粗大。
音色低沉丰满,坚
实浓重。
用低音谱号记谱,实际音高与记谱同,大号主要用于大型管弦乐
队以及军乐队。
打击乐器
打击乐器是敲打发音的乐器,有金属制的,有皮革制的,也有木制的;有能够发固定音高的,也有不能发固定音高的。
打击乐器大多用来加强节奏,或造成色彩上和戏剧上的效果。
定音鼓:有固定音高,既能发出微妙的弱音,也能发出雷鸣般强音。
其形
状如半圆球,鼓面蒙兽皮,通过松紧鼓皮周围的螺旋或脚踏机械装置调节
音高。
在管弦乐队中,通常用一组定音鼓。
大鼓音色低沉,常作加强小节的强拍之用
小军鼓和大鼓:没有固定音高,用来加强节奏。
小军鼓主要用在弱拍上打出细
小的节奏;
钹,主要的演奏法是将两面钹互击,也可用硬槌或软槌单击或滚奏。
木琴: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它用一系列长短不一的木条组成。
敲击
时发出清脆的声音。
铃鼓:是在羊皮手鼓的周围装着许多小铜片,用手敲击鼓面作响,也可
摇动鼓身使小铜片叮当作声。
三角铁和钹都是没有固定音高的金属打击乐器。
三角铁是用钢条弯成三角形,以钢棒敲击发声,音色清澈,有如银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