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由标准化人员填写)接插件技术规范发布日期:(由标准化人员填写)编写部门:电子工程室编写人:**修订次日期修订内容描述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电器件使用的接插件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用接插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52 轻柴油GB 484 车用汽油GB 11118.1 矿物油和合成烃型液压油GB/T 11121 汽油机油JT 225 汽车发动机冷却液安全使用技术条件QC/T 417.1-2001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一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QC/T 417.3-2001 单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QC/T 417.4-2001 多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QC/T 417.5-2001 用于单线和多线插接器的圆柱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DIN 40 046 第 11 部分通信工程电子元件和设备的气候环境和机械测试;测试 K:腐蚀性空气环境3 术语3.1电线附件电线和插头或插座之间持久的连接物,例如:压接、绝缘替代、焊接等。
3.2接插件插头和插座的统称。
3.3插头插入插座可完成电气连接的接插件(公端子),外形类似针状。
(见图1)3.4插座接受插头形成电子连接的插接件(母端子),外形类似钳状。
(见图2)3.5锁定插座具有自锁和人工解锁功能并吻合于插头上的孔或凹座的插座。
3.6锁销吻合于插头上的孔或凹座,继而锁定插头的插座凸出部分。
3.7二次锁紧插接器有两处锁止结构将其插头或插座锁定在护套内。
3.8插接器把一个或多个端子通过塑壳和辅件连接起来的组装品,完成电气连接的功能。
3.9可拆卸连接两个配合的接插件连接(见图3)。
3.10多线连接两个配合的插接器和多对插头和插座的连接(见图4)。
3.11不可拆卸连接(压接连接)可使用机器或手动钳在插头或插座与导线之间通过压接进行不可拆卸的无焊电气连接。
3.12防水栓防止水通过端子孔进入接插件内部造成短路,与端子一起共用。
3.13盲塞防止水通过端子孔进入接插件内部造成短路,端子不用时(即该孔为空时)采用。
3.14参考点在图1或图2中定义的点。
图1 插头图2 插座图3 连接举例图4 多线插接器(连接)4 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4.1 总则在所有试验开始前,都应将样品在室温(23±5)℃,相对湿度45%~75%D 的环境下放置24h。
4.1.1试验条件每次试验都应使用未用过的样品且样品的材料、表面和尺寸必须符合本标准相关部分的要求。
连接部分的表面不应有脏污,连接时不能损坏导线或其绝缘层。
4.1.2试验顺序试验步骤及性能要求详见表1。
表1 试验步骤和性能要求4.1.3试验样品数量每个试验样品组应包括:a)单线插接器:应至少包含20个样品;b)双线插接器:应至少包含10个样品;c) 3线插接器:应至少包含7个样品;d) 4线(及以上)插接器:应至少包含5个样品;每种类型应至少测试20个接插件。
4.2 目测检查4.2.1试验条件此项试验时应在正常光线强度、颜色下,保持正常的视线距离及适当光照。
4.2.2试验要求4.2.1 中详述的目测试验应依据相关规范检验标识、外观、制造工艺及相关要求的完成情况。
除了绝缘替代插头之外,在插接件尾部,导体压接和绝缘层压接之间应可看到绝缘层和导体(如图5所示)。
导体应从导体压接部分突出,但不能妨碍插接部分。
所有线股都应被导体压接部分包着,但不能损伤线股。
在目测试验中,试验完所有样品组后,应特别注意至少应确保无裂缝、变形和进水。
图5 导线与接插件的压接连接4.3 插入和拔出4.3.1试验方法插接件插拔速度应恒定,在25mm/min~100mm/min之间。
端子按照表2的要求进行试验。
具体插拔力要求见表3。
表 2 连接/断开次数端子镀层插拔次数锡20银50金100表 3 插入力&拔出力4.3.2试验要求在4.3.1试验中,测量并记录以下各力:第一次插入力,第一次拔出力,最后一次插入力,最后一次插入力。
测试结果符合表3的要求,如果端子尺寸不在表中,请安装图纸要求进行。
4.4 导体附件的抗拉强度4.4.1试验方法在25mm/min~100mm/min恒定速度下,若插接器上连接了多根导线,则当导线横截面相同时,导体压接部分的抗拉强度适用其导线的相应数值,当横截面不同时,抗拉强度适用相对较小导线的相对数值。
压接部分最小抗拉强度的具体要求见表4。
4.4.2试验要求在4.4.1试验中,导体压接部分的抗拉强度应最少能承受表4中所规定的值。
4.5 防水性能4.5.1水密性全套装配接插器,应用接插器密封系统允许的最大和最小尺寸电线。
电线末端应密封。
按照表5指定分级,把试验样品预先置于温箱里处理时间为4h。
表 5 环境和试验温度分级环境温度,℃试验温度,℃±2最小值最大值1 -40 70 852 -40 85 1003 -40 100 1254 -40 125 1555 -40 155 1754.5.1.1试验方法进行完预处理后,立即把试验样品浸入5%的NaCl溶液中。
液体温度应是(23±5)℃。
在溶液中加入颜料,以便在进行完试验后能明显看到是否有液体进入试验样品。
把试验样品浸入到如图6所示溶液中,将水盆和样品放入真空箱中,把真空箱中的压力降至60kPa并保持此压力30min。
当真空箱中压力下降时,同时要观察样品是否有气泡跑出,并记录下来。
然后以2.5kPa/min的速度升高压力直至到达大气压(最小90kPa)。
样品保持在(200±10)mm深度浸在水中24h,期间对电流进行连续监控。
溶液中的样品漏电试验接线图如图7所示,在每一个接插件和电极之间或不同试验样品中的两个相邻接插件间测量。
图6 水密性试验图7 毗邻的接插件之间的漏电电流测试4.5.1.2试验要求在48V电压时,试验中测量的漏电电流不能超过50μА。
4.5.1中试验的密封插接器应按顺序完成表1中的试验。
4.5.2高压水喷射4.5.2.1试验方法对于电气连接应做此试验,除非这些电气连接是用在驾驶室或乘客车厢内。
试验设备和安排应按图8、图9,相关试验尺寸如表6所示。
从喷嘴里喷出的水应具备:a) (80±5)℃的温度;b) 14L/min~16L/min 之间的流量;c) 接近8000kPa~10000kPa 的压力(尽量接近喷嘴孔测量)。
把试验样品安装在支持物上,并每分钟旋转5±1圈,并按照图9,在1到4个位置处将样品放置于高压水喷射下各30s。
α(°) a(mm)b(mm)30±5 100 8±230±5 150 10±2图8 喷嘴和喷管尺寸喷嘴孔和样品上参考点的距离应为(125±25)mm,见图9。
图9 试样放置4.5.2.2试验要求在4.5.2.1中试验的密封接插器应按顺序完成表1中的试验。
4.6 温度与湿度循环4.6.1试验方法进行温度/湿度循环试验时,用带护套的线线连接,所用护套应配有全部接插件。
在合适的实验室内,按下列顺序进行10个周期试:a)保持室温t(23±5)℃,相对湿度45%~75% 4h;b)相对湿度95%~99%时,把t在0.5h内升高到(55±2)℃;c)保持b)结果10h;d)在2.5h内把t降到(-40±2)℃;e)保持d)结果2h;f)在1.5h内,把t从(-40±2)℃升到表5的分级试验温度±2℃;g)保持2h;h)允许在1.5h内恢复到室温(23±5)℃。
每周期为24h。
在一个试验周期结束时,试验将暂停。
在暂停期间,试验样品将在a)中所述条件进行保存。
暂停时间应在试验报告中给予注明。
4.6.2试验要求4.6.1中的样品应按表1顺序要求完成试验。
4.7 结合温度振动4.7.1 试验方法振动试验方法考虑了适用于电气插接的不同等级要求的振动程度。
按图10选择试验方法,按表7选择振动参数。
试验前应进行如下预处理:a) 插拔样品5次,以充分显示接插表面的磨损状况;b) 将配合的样品置于50个热冲击周期。
每一个周期包括:1) 在(-40±2)℃时30min;2) 10s最大过渡时间;3) 在表5中适当的环境温度的最高值时30min;4) 10s最大过渡时间。
将配合好的接插器适当地安装在如图10所示的一个振动桌面上开始执行振动试验。
串联所有插接件,给以100m A电流并观察整个试验过程的接触电阻变化(见图11中的试验安排)频率变化以每分钟1倍频度的对数曲线进行。
在三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每个方向都要运行16h(共48h)。
图10 振动试验装备方法图11 振动试验中的接触电阻监控表7 结合温度振动试验参数等级低频/振幅高频/加速度A 10Hz~55Hz/±0.75mm >55Hz~500Hz/10g -----B 10Hz~80Hz/±0.75mm >81Hz~500Hz/20g >500Hz~2000Hz/18gC 10Hz~100Hz/±0.75mm >100Hz~500Hz/30g >500Hz~2000Hz/20g4.7.2 试验要求在4.7.1中,接触电阻值的变化,连续大于7Ω的时间不超过1μs,见图12,在此试验结束后,试验样品应按顺序完成表1中的试验。
图12 振动试验中的接触电阻4.8 绝缘电阻4.8.1试验方法在相互连接的所有接插件和装着护套的接插件之间通以500V直流电压,此绝缘电阻试验应在45%~75%的相对湿度下进行,并在此情况下测量绝缘电阻。
电压应加在不同试验样品的两个相邻插接件间。
4.8.2试验要求在4.8.1中测量的绝缘电阻应至少为100MΩ。
在温度与湿度循环后,绝缘电阻测量之前,非密封的接插器和防溅接插器应在(23±5)℃和45% ~75%的相对湿度的环境下保存3h。
密封接插器将在1h内记录完成数据。
4.9 绝缘介电强度4.9.1试验方法用有效值1000V的交流电压(50Hz或60Hz)或1600V的直流电压通过所有连接在一起的接插件和装着护套的接插件保持1min,要求45%~75%的相对湿度。
4.9.2试验要求在4.9.1中不能有电介质断裂或击穿现象。
4.10 电压降4.10.1试验方法测量电压降需在已安装好的测量公端子(参见图13)上进行。
测试电流按表8和表9中的测试电流要求。
当公端子连接的发热情况稳定时,开始测量电压降。
图13 电压降测量布局4.10.2试验要求在4.10.1中测量的电压降不能超过表8和表9中扁形插塞式连接Cu Zn,Cu Sn初始测量值和St 公端子连接初始测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