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大队中年民警思想状况调研报告近年来,XX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大队民警队伍中,40岁至55岁的中年民警比例逐年上升,警龄结构老化趋势日益明显。
而中年民警处于交警队伍年龄层次的顶层,具有敬业、用心、细心的一面,也有着接受新事物能力差、保守、满足现状及身体状况不佳的另一面。
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交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新矛盾,交警承担交通疏堵保畅任务繁重,交通事故处理压力增大,在警力无明显增长的背景下,现就笔者所在的新余交警高新大队中年民警思想状况、存在的问题、把握中年民警思想脉搏,浅谈加强交警大队中年民警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几点建议。
一、高新大队现有民警队伍情况政治面貌:大队现有21人,党员19人,占大队民警总数的%;群众2人,占大队民警总数的%。
年龄结构:40—45周岁3人,占大队民警总数的%;46—50周岁5人,占大队民警总数的%;51—60周岁6人,占大队民警总数的%;大队民警平均年龄岁。
学历层次:研究生学历1人,占大队民警总数的%本科学历9人,占大队民警总数的%;大专学历10人,占大队民警总数的%;中专及以下学历的1人,占大队民警总数的%。
工作经历:市局及支队机关交流5人,占大队民警总数的%;其它大队交流12人,占大队民警总数的%;一直在大队工作4人,占大队民警总数的19%。
岗位分布:一线勤务民警10人,占总人数的%;事故处理民警6人,占总人数的%;综合保障岗位民警3人,占总人数的%,大队领导2人,占总人数的%。
二、高新大队中年民警队伍现状总体表现情况一是思想状况总体良好。
从大队中年民警现状来看,大部分人员在长时间的磨砺中完成了职业定向,不再有改弦更张,另择职业的莽撞和冲动,对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倍感珍惜,能够严格遵守市局、支队相关规定,爱岗敬业、勤奋履职;能充分认识到自身职责的重要性和价值趋向,把维护群众利益,树立自身形象当作交通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自我定位清晰,核心价值明确。
二是自身优势充分发挥。
岁月拂去了中年民警年轻时代的浮躁和莽撞,并给了他们一份丰厚的回报,那就是普遍心智成熟,办事练达,眼界开阔,经验老道,具有较高的组织协调和驾驭局势能力。
如事故中队一位老民警年龄已55岁,仍在事故处理岗位辛勤付出,发挥自身事故处理经验丰富的特点,解决一些年轻民警较棘手的交通事故复杂疑难案件,通过“以老带新”传承交通事故处理调解工作一些好的传统经验做法,这位老民警带出来的“徒弟”已成“师傅”,新“师傅”又带出下面的新“徒弟”,通过“师徒式”传帮带学习,事故中队3位年轻民警已成为事故处理岗位上的业务骨干,他的付出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
存在的问题一是生理和心理的问题。
人到中年,身体机能曲线图出现“拐点”,积劳成疾、亚健康的情况十分普遍。
在每年组织的民警健康体检中,占有相当比例的中年民警都患有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和腰、颈椎疾病等警察“职业病”,近年来大队有3人因身体状况不适宜等原因调换出事故处理岗位。
此外,中年民警家庭生活压力较大,往往是上有老、下有小,相对于青年民警,中年民警在赡养老人、抚养孩子、维系家庭运转方面的经济和精神压力更大。
二是职业倦怠的问题。
由于从交通管理工作年限较长,部分中年民警进取心逐渐减弱,加之职业发展进入瓶颈期,使得精神懈怠、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等现象一定程度在队伍中存在。
同时,在青年民警奋勇争先的情况下,个别中年民警还逐渐失去斗志,认为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自己安安稳稳混混日子即可,工作重担应当交给青年民警了,组织上应该对其多加照顾,安排合适舒服的岗位,好好享受一下轻松的工作环境。
三是知识结构和更新的问题。
知识的快速更新,新科技的出现,各种技能培训以及交警队伍学历层次的不断提升,对一些中年民警构成了巨大的压力。
部分中年民警受传统工作理念和习惯思维定势的影响,不能适应现代生活和快节奏所带来的现代警务机制变化,在工作中墨守成规,对新业务、新知识、新技能的更新培训等有畏难情绪。
再加上近年来,随着公安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项绩效考核日趋细化,基层一线民警为了完成各项工作,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这对于习惯了旧模式的中年民警来说更是充满挑战性,部分中年民警感到力不从心。
三、把握做中年民警思想工作的原则理解和尊重的原则。
即充分理解中年民警面临的危机和困扰,在具体管理实践中,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多换位思考,多体谅他们的现实处境。
要尊重他们的意见,在工作安排、重大决策等方面充分听取意见建议,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重视,更好地融入队伍并愿意主动发挥自己的作用。
制度化和差异化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交警队伍强调制度化管理,但对中年民警这一群体,要充分考量其特点,在不违反原则的基础上,实施一定程度的差异化管理,在具体措施上要因势利导,不能机械化和粗放式。
真诚关心的原则。
中年民警承担着家庭和身心的多种压力,心理焦虑也是一种常态,各级领导干部要发自真心地去关心爱护他们,主动询问了解他们的身体、加强情况,尽一切可能提供必要的关心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与关怀。
注重激励的原则。
中年民警有经验、有能力,但出于自身职位、定位的顾虑,往往不能完全充分地发挥个人优势和长处,因此,在管理上,要坚持激励为主,鼓励他们运用自己深厚的经验积累和娴熟的工作技巧,解决工作中的难题。
发挥经验优势的原则。
要在疏堵保畅、事故处理工作中发挥其经验优势,解决一些年轻同志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要在工作谋划上发挥其经验优势,让为未来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奉献智慧火花;要在培养新人上发挥其经验优势,挖掘提炼优秀技能经验,通过以老带新传承优良的传统和做法。
四、加强中年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议多措并举,做好中年民警职业规划。
一是了解发展需求。
以召开集体座谈会、个别谈心会等形式,广泛征求中年民警对队伍管理工作和作用发挥机制的意见建议,了解该群体的对职业发展的设想与愿望,结合实际帮助他们进行规划与设计。
对于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做好思想疏导,避免形成思想“疙瘩”。
二是帮助认清自我。
在提供职业规划的过程中,引导民警对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有清醒的认识,正确对待并乐于接受体能、精力、学习能力有所下降的现实,排除心理上的焦虑和困扰,更加客观地看待和规划未来从警道路。
三是培育危机意识。
针对个别中年民警进取意识退化的问题,通过理论学习、交流讨论、换位思考、生活体验等方式,让他们培养起危机意识,增加努力学习掌握先进警务理念和方法的紧迫感,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更好地激发内在工作动力。
灵活形式,拓宽中年民警发展空间。
一是开展个体评估。
综合考虑能力、表现、实绩、岗位匹配度和身体、心理、年龄条件等方面的因素,对中年民警个人素质特点和发展潜力进行科学评估,确保岗位安排和使用更趋科学合理。
二是探索分类管理。
根据不同年龄层次中年民警的需求,建立分层面管理制度,运用职业发展引导平台,激励中年民警珍惜岗位,以积极的姿态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工作。
对60后民警,重点在引导发挥骨干作用,将经验更好地转化为成果,做好“传帮带”工作上下功夫;对70后民警,重点在激发工作潜能和激情,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勇担重责上下功夫;对重点关爱对象,落实“一对一”帮扶措施,强化正面教育引导;对先进典型民警,建立跟踪培育制度,推进持续进步发展。
三是实施适度流动。
根据民警的工作表现和个人意愿,在内部形成一定的轮岗交流,实现岗位合理轮换和有序流动,尽可能为他们创造心情舒畅、施展才能的工作环境。
完善机制,激发中年民警队伍活力。
一是优化完善绩效考核措施。
在同岗位同考核的前提下,根据中年民警群体的特点,探索建立“满负荷”考核机制,科学设定民警工作量,围绕能力、实绩两个核心因素,分别确定不同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考核指标和结果的合理性。
分岗位制定工作绩效认定制度,建立共同项目绩效月排名制度,按岗位类别每月通报考核结果,及时兑现奖惩,更好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二是优化完善荣誉激励措施。
积极选树一批优秀中年民警典型,大张旗鼓开展学习宣传活动,引导广大中年民警树立崇尚荣誉的价值追求,营造赶学先进的浓厚氛围。
建立完善战时表彰慰问机制,及时发现重大任务、专项工作中涌现出的中年民警先进典型,落实一事一奖、一案一奖制度,XX年十九大安保期间,支队、大队针对因全心投入十九大安保工作,支队、大队领导慰问走访动了手术仍坚守工作岗位的民警和家属生病住院或家中老人子女无法照护的民警家庭,起到很好地凝聚警心鼓舞士气的效果。
建立警龄褒奖制度,支队XX 年底对新晋升警衔民警和退休民警举行庄重仪式,进一步激发中年民警的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和使命感,引导他们在各自岗位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三是优化完善从优待警措施。
针对中年民警对精神生活、身心健康关注度较高的实际,从精神和健康方面给予中年民警更多关爱,建立完善五项长效机制,即:困难沟通机制,畅通自下而上反映民警实际困难的渠道;分析协调机制,及时梳理民警合理诉求,分级分类落实协调解决责任;职业健康干预机制,依托警医合作平台,定期开展健康检查,提供健康评估、疾病预警、心理健康、保健知识咨询普及等服务;家属关爱机制,通过为民警子女入园、上学提供便利和帮助,帮助家属解决就业就医问题等形式,帮助民警解决后顾之忧;跟踪问效机制,跟踪掌握问题解决进度和效果,纳入对各级领导的考核。
针对施策,提升中年民警整体素质。
一是提升业务能力水平。
要有针对性制定中年民警教育训练方案,全面推广和实施情景式、模拟式、互动式教育方式,广泛开展实战演练、案例教学、研讨交流和随岗培训等活动,探索建立菜单式培训制度,做到因人而异重点施训,全面提高中年民警的实战技能。
特别是针对个别中年民警对信息技术不熟悉的特点,要加大这一方面的安排和投入,帮助解决他们的“知识恐慌”。
二是思想引导多样化。
各科所队干部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载体,因地制宜地开展沟通交流,不仅要定期开展谈心谈话,了解其思想动态及倾向,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措施,使每一名中年民警切实感到被关注、被尊重和被理解,而且要善于发现他们长处和优点,因势利导,多做全面、客观地评价,引导发现自身价值。
三是文化熏陶促提升。
XX年积极推进警营文化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高新大队警营文化宣教阵地,借助新余高新区为国家新能源科技城的光伏产业特色优势,在交警大队楼院前建起了“太阳能光伏发电车棚”,它既遮阳挡雨解决单位民警、办事群众的车辆露天停放问题,又可以并入国家电发电,这一举两得的做法引来众多单位派人参观学习借鉴。
大队还利用现有办公场所条件,建设庭院文化、围墙文化、走廊文化、文化书吧、健身房浴室等文化生活设施,营造警队温馨氛围。
按照“一警一爱好”的要求,帮助中年民警培育健康的兴趣爱好和文体特长,近年大队开展了各类警营文化活动,组织篮球、乒乓球、游泳、太极拳、书法等兴趣小组,积极参与支队组织的各类活动,大队先后获得全市交警系统篮球比赛第一名、拔河比赛第一名等,通过多种形式搭建起施展才艺、缓解压力的平台,倡导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强中年民警的职业归属感,从而激发和调动中年民警工作激情,有效地挖掘其内在潜能,进一步凝聚警心、鼓舞士气、提升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