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综合安防建设一、国内企业厂房的安防现状及遇到问题安防新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安防产品在社会生产以及生活各个方面的普及。
作为产业基础的生产制造型企业,一方面要提高产品品质,树立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其中,涉及生产流程监控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于是,对视频监控进行统一管理、信息资源共享、确保生产各环节的安全正常运转,成为企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但是现阶段国内企业厂房的安防建设还面临以下问题。
1)系统集成度不高企业厂房安防系统集成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安防设备内部之间的系统集成,比如视频监控系统和门禁考勤、报警、消防系统的集成联动性较差,各个设备之间还是在独立运行。
另一个是安防系统与企业生产、运营、管理系统之间的系统集成度不高,安防监控系统不能为生产管理、提高生产力等运营功能服务,不能最大发挥厂房安防监控系统的作用。
2)安防建设方案针对性不强不同的工厂环境,需要不同类型的安防设备,例如重工业生产制造场所对抗震、抗电磁干扰等设备需求较为明显;化工类型的厂房对设备防腐蚀性的要求更高一些等。
但是现有的企业厂房安防建设方案往往针对性不强,不能根据实际的厂房环境给出详细的、有针对性的方案。
3)系统架构简单,规模小现有厂房安防建设往往局限于视频监控和简单的周界报警,功能上更倾向于视频浏览和录像的回放,架构简单,规模较小。
例如企业厂房的视频监控系统,前端摄像机往往以模拟摄像机为主,通过硬盘录像机进行集中管理。
那么系统在互联网远程观看、生产过程管理等方面显得较为被动。
4)没有新技术的融入和体现安防行业在迅猛发展,但是涌现出的一些新技术和新产品却很难第一时间应用到厂房安防系统的建设中。
智能视频分析系统可以实现对区域内人员的跨线检测、区域检测、物品遗留等行为检测;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借助高清摄像机,实现对出入厂房门口员工的面部识别和检测,还有SDI技术的兴起,这些都很难快速的融入到厂房的安防系统建设过程中。
5)系统的可扩展性及兼容性较差随着系统建设年限的增加,企业原有系统可扩展性及兼容性较差,往往造成后期建设的系统和前期系统无法统一兼容,造成先前投资的浪费。
二、厂房安防建设需求分析安防行业的迅速发展为企业安防的系统建设提供了较为宽阔的外部环境,但是不同类型的企业,其安防建设需求往往是有差别的,现就企业厂房的安防共性需求进行分析一下。
A.厂房安防建设需求分析A.1.安全保卫厂房安防监控系统建设的重要目的是安全保卫,尤其是预防和制止经济盗窃类犯罪的发生。
可通过在厂房出入口增设门禁卡、安装报警探测器及视频监控摄像机的方式实现对出入口的全程监控。
同时对重点区域可以采取24小时监控,确保企业公共财产的安全。
A.2.生产考勤管理通过在厂房出入口安装门禁点,实现对员工的出入管理和考勤管理。
同时,通过在车间安装摄像机可以及时了解各厂房车间的工作情况和流水线的生产情况;某些车间因工作环境有害人体健康,需要实现无人作业,这就需要远程监控生产过程。
同时,可以将安防平台与企业的生产ERP系统进行对接,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及管理服务。
A.3.企业领导远程管理企业管理者无论是在单位还是外地出差,均能通过企业专网或者互联网访问公司的相关资源,随时了解各个生产环节的实时生产状况,处理突发事件,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管理及监督。
A.4.异地监控对于跨地区大中型企业,除了在本地建立网络安防系统外,还需要进行分支机构安防监控系统的建设,使其融合成一个整体,各个子系统不再独立运作。
A.5.系统整合与集成管理企业安防系统建设涉及视频监控、门禁、报警、消防等许多子系统,如果这些子系统独立运作,对企业管理人员而言显然不便捷。
因此,企业安防系统的建设需要进行平台化和统一化,将所有子系统整合进行统一管理,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管理。
整合后的安防系统平台可以和企业ERP系统进行对接,为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管理服务。
B.企业厂房安防建设应用分析随着越来越多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引入,安防建设成为企业现代化管理手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笔者一些应用经验,企业在安防系统建设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B.1.信息采集企业厂房安防系统前端信号采集包括视频、音频、报警等多种输入,从前端设备上来讲,可以采用报警器、摄像机、门禁、视频编码器等全套设备实现信息采集,保证系统的兼容性。
同时需要注意针对不同的使用场所(电磁干扰、光线强度等)选用不同类型设备,以保证系统效果。
B.2.信息传输控制信息、巡查信息、报警信息和视频信息等通过有线或无线等传输媒介,经编码解码、调制解调、光/电或数/模转换等方式,将前端设备的图像及报警信号传输至控制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
信息传输可单独或组合选择有线(光纤、同轴电缆、电信宽带等)或无线(微波、扩频/跳频、公共无线宽带等)传输方式。
B.3.实时图像浏览及报警设备管理企业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指定设备、指定通道进行图像的实时点播和报警设备的布撤防,支持点播图像的无级播放、图像抓拍。
安防系统平台和企业ERP系统对接后,通过企业生产管理系统即可实现对安防系统的管理。
三、智能分析及生物识别新技术a.存储和备份为了保证厂房安防系统的视频信息、报警信息、操作日志等数据的备份和存储,对重要数据进行集中双重备份,方便调查取证使用。
同时,可在网络系统中依据授权对存储的数据进行访问。
系统存储的信息应保持30天以上,以供事后调查取证,可配置专用存储设备备份以保存需长期存储的信息。
b.历史图像的检索和回放管理人员按照指定设备、通道、时间、报警信息等要素,检索历史图像文件并回放,以便事故发生后进行调查。
回放可支持正常播放、快速播放、慢速播放、画面暂停、图像抓拍等。
支持回放图像的无级播放。
c.报警及刷卡联动系统的报警联动功能是指有警情发生时能切换到相应部位的音视频及报警信息,提醒值班人员快速处理并进行记录;对于出入口的摄像机,可以实现刷门禁卡联动抓拍照片备份,还应支持与其它业务系统进行报警联动接口。
d.智能分析及生物识别新技术针对厂房的一些重点区域或者某个时间段内禁止进入区域,可通过智能分析产品进行监控,并支持越线报警或者区域检测报警,当有移动物体进入相应区域时,系统会自动进行警情判断,提醒值班人员进行处理。
针对厂房重点区域、重要场所的出入口,有条件区域可以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对出入人员进行统一的控制管理。
e.预留扩展接口企业厂房安防系统建设完成后应预留扩展接口,满足今后监控点位的增加和其它系统接入的需要。
四、系统设计总体原则为了提高设计水平,保证设计质量,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因遵循以下指导原则:1)采用先进、成熟及实用技术;2)系统应具有集中统一的管理能力,为公司现代化管理大大提供方便;3)系统应具有开放性、可扩充性、兼容性和灵活性;4)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应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5)系统必须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容错性;6)合理的性能价格比。
五、报警联动报警联动监控,就是说,监控设备,尤其是探照灯在夜间大多数时间可以关闭,而报警系统一般是24h开启的。
报警系统被触发后,报警主机给一个信号到联动模块从而打开监控设备和探照灯,监控设备与监控主机的AI(模拟量输入)或DI(开关量输入)通道连接,监控主机一旦收到监控设备的报警信号(模拟量报警的机制即是电压超出事先设定的阈值范围产生报警,开关量报警的机制即是通道的开关与事先设定的正常状态的对比,产生变动即为报警)将通过软件预设或硬件(有的产品可以做到硬件的直接联动)将输出一个开关量信号到对应的DO(开关量输出)通道,联动与DO通道连接的设备开关。
例如:高温报警联动备用空调开启,湿度过低联动加湿机开启,机房漏水联动机房报警系统,非法闯入联动录像和机房照明等你所提到的报警系统与监控系统的联动,一般情况下是要报警系统提供一个干结点,通过干结点连接到监控主机,联动其他设备。
六、设计依据《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公共安全防范工程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行业标准》《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智能建筑设计规范》《民用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厂房监控分级控制随着安防行业市场的迅速发展,社会对治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上在新形势新社会的背景下,靠大量人防来解决治安问题显得不现实,安防监控信息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当前,安防监控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从一个园区到一个城市、从一个分局到一个省属系统的联网、从各自独立的监控局域网网到整合成一个监控广域网,监控网逐渐融合成一张巨大的“天网”,为保障社会和谐有着不可替代的功劳。
这使得监控系统得以在几乎无限制的范围内部署,并使得行业应用不断扩大和创新,应用和监控领域的不断扩大,相应的存储空间不断扩容,对解决方案的定制化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充分了解行业客户需求基础上,顺应安防监控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浪潮存储专门针对安防监控行业制定了一套解决方案。
由于随着产业的增多,厂房随之也增多,因此实行一级一级的监控(分三级),小型厂房为三级,中级厂房为二级,综合厂房为一级。
整个视频数据的存储采用分布式集中存储的方式,前端由负责视频采集,视频数据的上传等,采集后的视频经过监控专网传输到二级信息监控中心,并进行集中存储,总信息平台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
各级平台功能描述:首先,三级监控平台作为整个监控系统的接入端和资源的中枢站,起着乘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考虑到三级监控平台具有大容量接入、大容量存储、实时切换控制、资源管理、图像上传等特点。
其次,二级监控平台是整个监控系统中数据的集中存储地,数据存储的快捷和安全变得尤为重要,基于这样的考虑,因此在建监控平台配置光纤存储系统和备份系统。
对于重要的需要保存的视频数据必须双备份。
最后,总信息平台作为总的控制中心,对前端各个场馆的动态进行远程实时监控,具备视频图像管理,终端设备管理,视频资源管理,各级平台权限管理等功能,并在总控制中心配备电视墙,实现多画面监视,多画面轮巡,字幕叠加等远程控制功能。
需达到的要求:1、系统管理简易化:整个系统架构层次分明,各级平台各司其职,免去管理上的繁杂。
2、前端接入网络化:NVR可提供视频转分发、接入设备的管理和参数设置、视频数据录像、回放等功能,支持全系列编解码设备,支持视屏数据接入,并需兼容主流厂商的前端设备,3、中间存储集中化:各个片区视屏数据的接入在二级平台完成了数据的集中存储,需要一个高端的储存系统。
4、数据存储安全可靠5、视屏应用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