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如何对应天气和节气?
关于八卦的取象,除了前面我们已经讲过的以外,在这讲里面,我们再来讲讲天气之象与节气之象。
我们先来看
八卦的天气之象。
八个卦象征六种天气状态,其中:乾、离两卦象征晴,坤卦
象征云,震卦象征雷,巽卦象征风,坎、兑两卦象征雨,艮
卦象征雾。
那么,如何记住八卦所象征的这六种天气呢?我卦德等,然后通过联想的方法来记忆。
一、乾、离两卦为什么以晴作为象征呢? 在自然之象中,乾?为天,离?为日、为
们还是采用前面讲过的方法,就是借助于八卦的卦象、卦形、火。
红日当空,骄阳似火,万里无云,这样的天气自然是晴天。
如果空中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怎么可能看得到太阳所以,乾、离两卦为晴。
二、坤卦为什么以云作为象征呢?坤卦?的卦德为顺。
我记得
有一首歌,里面有一句歌词是这样的:“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 那么,空中的云朵为什么会飘荡呢? 空气流动形成风,云朵随风而飘荡,这也是云的一种顺。
所以,坤卦为云。
、震? 为雷;巽?为风。
天气状况本身也是一种自然之象,
所以震卦象征雷,巽卦象征风,这两卦就不用多讲了。
四、坎、兑两卦为什么以雨作为天气的象征呢?在自然之象中,坎?为水,兑?为泽,泽里面也是水。
从云层中落下的雨,
实际上也是水化为气后而上升到空中的,然后再以降雨的形式而回到地面上。
所以,坎、兑两卦为雨。
五、艮卦为什么以雾作为象征呢?艮?为山,而山中通常多
雾。
譬如,四川省达州市境内有一座山,就叫云雾山。
这座山的山势非常雄伟,常有云雾缭绕。
再如,江西省九江市境内有一座山,它叫神雾山。
这座山在春季的时候,经常是云雾迷漫。
这些山的得名,大多与雾有关。
所以,艮卦为雾。
六、乾、离两卦象征晴,坤卦象征云,震卦象征雷,巽卦象征风,坎、兑两卦象征雨,艮卦象征雾,这是以八卦象征六种天气状况。
接下来,我们还要探讨八卦与节气之间对应的关系,看看八卦是如何与二十四节气相对应中的。
伏羲画八卦,“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地球上许多
自然现象的产生,都与太阳、月亮,包括地球自身在内的天
体的运行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譬如四节气的产生就是如
此。
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农耕活动离不开对节气的掌握和
应用,中国古人对二四节气非常重视,利用它来指导农事。
面我们就先来看看四节气是如何产生的。
从天象上说,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时间为一年,而我们从地球上看,则是太阳在天空中移动了一圈。
太阳移动的轨道,我们称之为黄道。
它是我们在天球上假设的一个大圆圈,同时也是地球公转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黄道形成的平面,我们称之为黄道面。
地球赤道所形成的平面,我们称之为赤道面。
黄道
面和赤道面并不重合,之间有一个交角,我们称之为黄赤交角,这个交角是23° 26仁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地球的
自转轴与黄道面之间永远保持66° 34’(9023° 26’)的交角也
就是说,地球总是倾斜着围绕太阳旋转。
倾斜的结果是,地球有时候是北半球倾向太阳,有时候是南半球倾向太阳,所以太阳光线直射地球的位置,会随着时间周期而反复发生南北方向的移动。
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就会从南回归线开始向北移向赤道,越过赤道后又移向北回归线,然后又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向赤道,越过赤道后又移向南回归线,然后周而复始地不断重复这种位置的移动。
太阳光线直射地球的位置不断移动,导致了地球南、北两半球接受太阳光线所带来的热量的变化,表现为阴、阳的变化。
当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获得的热量最少,南半球获得的热量最多,这时候是北半球阴气最重、南半球阳气最重的时候。
在二十四节气中,这时候北半球为冬至。
当太阳
光线直射地球的位置向北移动,到达赤道时,南、北半球获气中,北半球为春分。
当太阳光线直射地球的位置继续向北移动,到达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阳气最重、南半球阴气最重的时候。
在二十四节气中,这时候北半球为夏至。
太阳光线直射地球的位置到达北回归线时,就会反过来向南移动。
得的热量一样多,也就是说这时候阴、阳各半。
在四节
当太阳光直射地球的位置到达赤道时,南、北两半球获得的
热量又一样多,也就是阴、阳各半。
在四节气中,这时
候北半球为秋分。
这样,一年之中就产生了冬至、春分、夏至和秋分这四个节气的时间节点。
再以这四个时间节点为依据一分为二,各自平分,春分与夏至之间的时间节点就称为立夏,夏至与秋分之间的时间节点就称为立秋,秋分与冬至之间的时间节点就称为立冬,冬至与春分之间的时间节点就称之立春。
这样,一年之内就有了八个节气的时间节点。
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8 个节气,反映了一年之中四季的变化。
然后,再把这八个时间节点又各自平分为三个时间节点,每一个时间节点代表一个节
气。
这样,二十四个时间节点,就代表了一年之中的二十四
个节气。
实际上,四节气的形成也有一个过程:在商朝
的时候,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则发展到了八个节气;到
秦汉的时候,四节气才得以完全确立。
四节气中,第一个节气是哪个? 当然是立春。
立春是什
么意思? 立,表示建立。
春,表示春季。
春天的气象开始建子》中所说:“夫春气发而百草生。
”各种花草树木,经过冬季的休整后开始发育、生长,到处展现出代表生命的绿色。
立了,就称为立春。
那么,春天的气象是什么呢?正如《庄
我们可以看一下甲骨文的“春”字——左边部分,上、下都是草”字,表示草木;中间是“日”字,表示时间;右边部分是“屯
字,表示草木发芽后破土而出,其中地面以上的粗壮臃肿部 分,就是刚刚破土而出的胚芽。
古人认为,草木开始发育、发 芽的季节,就是春天。
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所以民间就以 立春作为一年中农事活动的开始。
其实不仅是植物,动物这 时也显得活跃了,有些动物则从冬眠中苏醒过来了。
所以, 大地上处处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这就是春天的气象。
以此类推,立夏、立秋、立冬这三个节气,分别表示夏天、 秋天和冬天的气象开始建立了。
古人把一年分为四个季节,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 四季的开始。
所以,从立春到立夏之间的时间段,就称为春
季。
那么,春分是什么意思?汉代哲学大家董仲舒在《春秋 繁露》中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呢?与春分是相同的意思,只不过秋分所平分的是秋季。
八 卦又是如何与二十四节气相对应呢?我们用后天八卦图来
中:震卦 ? 为春分,巽卦 ?为立夏,离卦 ?为夏至, 坤卦 ?为立秋,兑卦 ?为秋分,乾卦 ? 为立冬,坎卦 ?为冬至, 艮卦 ? 为立春。
从冬至 (坎卦 )开始,沿着顺时针方向转, 经过立春 (艮卦 )、春
分(震卦)、立夏 (巽卦 ),一直到夏至 (离卦),这段时间太阳光
从直射南回归线开始 (冬至 ),逐渐向北移动,然后直射赤道 (春分 ),最后直射北回归线 (夏至 ) ,这段时间对于北半球来说, 获得的太阳能量越来越多, 阳气越来越重, 阴气则不断减弱 所以,阴、阳之气是阳长阴消。
” 春分正处于春季三个月的正中间,平分了春季。
那么
秋分
表示,其
然后,再从夏至(离卦)开始,沿着顺时针方向转,经过立秋(坤
卦)、秋分(兑卦)、立冬(乾卦),再回到冬至(坎),这段时间太
阳光从直射北回归线开始逐渐向南移动,然后直射赤道(秋
分),最后直射南回归线(冬至),这段时间对于北半球来说,
获得的太阳能量越来越少,阳气越来越弱,阴气则不断增强所以,阴、阳之气是阴长阳消。
这里所讲的阳气的增长,就是白昼所积累的热量日渐增长;所谓的阴气消散,就是黑夜所散失的热量日渐消散。
如果阳气弱于阴气,也就是热量所累积的少于所散失的,气候就会愈来愈寒。
如果阴气弱于阳气,也就是热量所散失的少于所累积的,气候就会愈来愈热。
震卦?为春分,巽卦?为立夏,离卦? 为夏至,坤卦?为立秋,
兑卦?为秋分,乾卦?为立冬,坎卦? 为冬至,艮卦?为立春,
这就是八卦与节气之间的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