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高考政治分类题库 (2)

2018年高考政治分类题库 (2)

考点2 生产、劳动与经营一、选择题1.(2018·全国卷Ⅰ·T13)企业聚焦品牌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控制产品企划和营销网络,将“设计、生产、运输配送”环节外包,与供应商、加工商和物流企业建立联盟,通过联合开发产品、数据共享,加快市场反应速度。

该模式体现的企业经营理念是( )①整合上下游资源,实现优势互补②通过专业化分工,提高效率③通过兼并收购,扩大企业规模④增加市场份额,提高利润率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命题意图】本题以企业聚焦品牌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为切入点,考查科学精神的学科素养,即解读分析材料信息,侧重对学生知识理解、运用能力的考查。

【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企业经营。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解读、把握材料信息。

企业聚焦品牌管理和供应链管理,通过与供应商、加工商和物流企业建立联盟,加快市场反应速度。

该经营理念既可以整合上下游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也可以通过专业化分工,提高效率,①②正确;材料未体现兼并收购的问题,排除③;这一经营理念与提高利润率无关,排除④。

2.(2018·全国卷Ⅰ·T15)我国2013~2017年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如图5所示。

从图5可以推断出( )①经济结构在逐步转型升级②全社会资本形成总额逐年下降③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增强④经济增长逐渐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命题意图】本题以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科学精神的学科素养,即观察、分析图表信息,侧重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

【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消费对生产(经济)的反作用。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消费和投资贡献率的变化情况。

依据我国2013~2017年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可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更明显,也说明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满足了消费需求,带动了消费,①③正确;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下降,不是资本形成总额下降,②错误;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投资贡献率下降、消费贡献率上升,并非意味着投资不再拉动经济增长,④说法错误。

3.(2018·全国卷Ⅱ·T15)2018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了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12大举措,包括取消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大幅度扩大外资银行的业务范围等。

扩大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意味着 ( )①金融市场结构将发生变化,系统性金融风险降低②金融产品将更加丰富,市场主体有更多选择③金融机构的成本将降低,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提高④将形成新的竞争格局,促进中国金融业改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命题意图】本题以“博鳌亚洲论坛”这一热点切入,考查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的学科素养,即比较客观地看待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影响,形成高度的经济自信和认同。

侧重对学生知识的深度理解能力的考查。

【解析】选D。

本题综合考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

解答本题的题眼是“取消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大幅度扩大外资银行的业务范围”。

取消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外资会增加对金融业的投资,意味着将形成新的竞争格局,促进中国金融业改革;大幅度扩大外资银行的业务范围,意味着金融产品将更加丰富,市场主体有更多选择,②④符合题意。

①③表述不准确,扩大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会使金融业竞争激烈,系统性金融风险会增加,金融机构的成本将增加,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会降低。

4.(2018·全国卷Ⅲ·T13)我国2013~2017年全国日均新登记企业数如图5所示,据此可以推断出( )A.民间资本投资逐年增长B.企业投资回报率逐年提高C.企业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D.新增就业人口与新增就业岗位缺口逐年加大【命题意图】本题以近年企业数量的增长为切入点,考查科学精神的学科素养,即解释经济现象并进行合理推理。

【解析】选C。

本题考查企业经营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针对材料所述经济现象进行合理推理的能力。

从图示看,2013年~2017年我国企业数量持续增长,这说明近年来我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C项正确。

“民间资本”“企业投资回报率”“就业岗位”等,材料均不能体现,A、B、D三项不选。

5.(2018·北京文综·T29)“米面粮油,外卖帮你能搬又能扛;感冒发烧,外卖代买常用药;上门烧菜、上门洗车,人与服务的距离被大大拉近。

”如今,这类服务随处可见,被趣称为“懒人经济”。

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①社会分工细化,满足多样化需求②扩大相关服务交易规模,促进就业③增加享受资料支出,助长非理性消费④增加相关商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价格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命题意图】本题以外卖服务为切入点,考查科学精神的学科素养,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评价经济现象。

【解析】选A。

本题考查经济结构调整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和认识经济现象的能力。

外卖服务等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结果,从搬米面、代买药、上门洗车等方面满足了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同时,从一个侧面也促进了就业,①②正确。

叫外卖不属于享受资料的支出,也不能笼统地说是非理性消费,③错误。

外卖等上述活动,并没有增加相关商品的生产成本,④不选。

6.(2018·江苏单科·T5)2017年,我国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拥有资产总计42.5万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的比重由2012年的40.6%下降到37.9%。

部分行业资产比重如图1,其中,农副食品加工、通用设备制造、纺织行业分别从15%、35.7%、12.8%下降到7.6% 、20.2%、5.5%。

国有经济在某些行业比重下降( )A.未改变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B.不利于国有经济的整体发展C.使非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D.使非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控制力上升【命题意图】本题以国有经济在某些行业比重下降为素材,着重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基本经济制度知识的能力,要求考生对经济建设的实践,作出理性的解释、判断和选择,培育科学精神。

【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公有制和国有经济的地位。

图1显示,国有经济在农副食品加工、通用设备制造、纺织行业比重下降,在油气开采、电力、水等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比重较大,因此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并未改变,A正确;国有经济控制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不能引申出“不利于国有经济的整体发展”的结论,B错误;部分行业国有经济比重下降,不能得出“非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及“对国民经济控制力上升”的结论,C和D均错误。

7.(2018·江苏单科·T11)某企业依托“互联网+智能制造”智能管理系统,成功解决了规模生产和需求差异化的矛盾,产品遍布全国并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一跃成为行业翘楚。

材料表明,该企业的成功得益于( )A.实现了供需的有效对接B.实施“走出去”战略C.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D.注重产品的品牌效应【命题意图】本题以某“互联网+智能制造”企业的发展为素材,着重考查考生的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旨在培育考生的科学精神,使考生能够科学地观察事物、分析问题。

【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该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解决了规模生产和需求差异化的矛盾,实现了供需的有效对接,A正确且符合题意;“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的进程中以中国公司为主导,服务于中国公司战略的一种跨国整合模式,B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企业形象和品牌问题,C、D均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8.(2018·全国卷Ⅰ·T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国家全民健身战略的不断推进,国内掀起了马拉松热。

2011年中国马拉松赛事仅有22场,2017年增长到1 100场。

据预测,2020年中国马拉松赛事将达1 900场。

马拉松赛事的参与人数多、涉及领域广。

2017年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人次超过500万,覆盖全国234个城市,赛事带动安保、保健、住宿、餐饮、旅行、体育文化等服务业的发展。

据测算,2017年全国马拉松主办方的直接营业收入超过270亿元,主办城市的间接收入超过1 350亿元。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近年来我国马拉松热的驱动因素。

(14分)【命题意图】本题以马拉松热与经济的关系为切入点,考查科学精神的学科素养,即解读、分析材料信息,侧重对学生知识理解、运用能力的考查。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居民收入、消费结构、服务业等。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的关键信息,如全民健身战略、服务业的发展、营业收入、参与人数等。

本题是原因类试题,我们需要从居民收入、消费结构的升级、马拉松赛事自身的商业价值、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和我国全民健身战略的实施等方面分析近年来我国马拉松热的原因。

答案: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推动马拉松赛事的需求上升;马拉松赛事覆盖面宽,商业价值大,刺激赛事的供给;赛事带动相关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发展又进一步促进赛事;全民健身战略实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支持马拉松赛事发展。

9.(2018·天津文综·T14)(3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有企业的中流砥柱作用日益突出,国企改革也站到了新的历史节点上,翻开了新篇章。

材料一(1)解读材料一中的经济信息。

(4分)【命题意图】本题以国企与民企的发展为切入点,考查科学精神的学科素养,考查学生对图表信息解读、分析和对知识运用的能力。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分析图表信息,包括小注的内容。

本题要求分析经济信息(现象)。

结合图表信息可知,近年来,在中国企业500强中,民企数量明显增加,但从小注的内容可知,国企仍然处于绝对优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答案:(1) 2013~2017 年中国企业 500 强中,民企的数量稳步增加,国企数量有所减少但始终占优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材料二联通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首例中央国有企业层面的混改。

混改后,联通集团对中国联通的持股比例从原来的63.7%降到36.7%,仍是大股东但不再处于绝对控股地位,腾讯、百度等民企成为新的战略投资者;新成立的董事会吸收民营企业代表参与企业经营决策,优化了经营管理机制;中国联通向7 000余名核心员工授予占总股比2.7%的股票,调动了最核心要素的积极性;联通与新的战略投资者在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培育了创新发展新动能。

国企民企以混改“联姻”,改出了国有资本、非公有资本融合发展的新优势。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联通是如何通过混改形成新优势的。

(8分)【命题意图】本题以联通集团混改为切入点,考查科学精神的学科素养,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分析和对知识运用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