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跳远的助跑对成绩的影响
摘要:通过查阅国内外大量的文献资料,并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法,对国内外优秀跳远运动员的跳远助跑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表明跳远的助跑对成绩有着重大的影响,运动员要选择适宜的助跑方法和助跑距离,运动员要充分发挥助跑的速度和绝对速度,提高最后几步助跑的技术,所以说跳远的关键在于助跑。
关键词:跳远的助跑方法距离速度和跳远助跑的最后几步技术对成绩的影响
1.前言
跳远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前776年古代奥运会就有跳远比赛,公元前708年第18届古代奥运会,把跳远列为五项全能项目之一。
跳远运动员所创造的成绩2/3取决于助跑,可见助跑作用之大。
跳远的助跑主要达到两个目的,最大可控制速度和准确性。
既要获得助跑的速度又要获得助跑的准确性。
整个助跑过程中要平稳、放松、有节奏。
跳远助跑的任务就是获得更快的水平速度并为准确踏板和快而有力的起跳做准备,并提出较为准确可靠的技术参数,从而掌握更快有力的助跑,促进我国跳远运动的发展。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以国内外优秀跳远运动员共10人研究对象。
2.2.1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田径文献资料20余篇,对其资料进行分析处理。
2.2.2数据统计对比分析法: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
2.2.3归纳法:除所得数据加以整理及归结总结。
3.讨论与分析:
3.1良好的跳远助跑是对跳远成绩的关键。
3.1.1跳远的助跑方法:
优秀跳远运动员的助跑加速方式有两种,一是平稳加速方式,平稳加速的跑法与加速基本相同,特点是开始阶段步频较慢,然后在逐渐加大步长或保持步长的基础上提高步频。
助跑最后几步保持不长,提高步频。
优秀运动员大都采用这种方式。
二是积极加速方式,积极加速助跑的特点是步频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能够较早的摆脱静止状态并过的较高的助跑速度。
积极加速的跑法是助跑开始几步的步长较短,上体前倾也较大。
这种助跑方式适合绝对速度较快的运动员。
3.1.2跳远的助跑距离:
助跑速度依赖于助跑距离,不同的助跑距离可以获得不同的助跑速度。
恰当的助跑距离可以获得最大助跑速度的必要条件。
那么什么样的距离才是最恰当的距离呢?由于不同层次的运动员他们的运动水平差异很大,他们获得最大的助跑速度的助跑距离也各不相同。
跳远的助跑距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因比赛时外界条件的变化及身体状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还会随着运动员自身能力的提高而变化的。
3.1.3跳远助跑的速度与绝对速度
跳远助跑的速度利用率是指助跑速度与跑的绝对速度之比。
显然,速度利用率的极限是100%,然而为了完成起跳动作,运动员在助跑时不能达到自己的绝对速度,约瑟夫马罗找出:“助跑必须以接近最高速度跑到起跳板”。
波波夫列举了世界部分优秀运动员100米成绩、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的关系见表1
以上研究表明:跳远运动员如果没有良好的100米跑速,就不会有快速的助跑速度,没有快速的助跑速度,要想获得理想的跳远成绩是绝对不可能的。
中国男子跳远运动员的成绩基本上达到了国际水平,也具备了较高水平的助跑速度能力,但同世界一流跳远运动员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助跑速度利用率高,绝对速度利用率偏低,助跑最后10米的速度大大低于世界优秀运动员:二是由于助跑速度利用率已达到了98.45%,造成起跳准备不充分,缺乏理想的腾起高度。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中国跳远运动员必须重视绝对速度的训练,在提高绝对速度水平的基础上,才可能获得理想的助跑速度。
3.1.4跳远的最后几步技术:
跳远的最后几步助跑是整个助跑技术的关键。
在最后几步助跑时既要保持和发挥最高速度,又要为起跳最好准备。
在最后几步达到助跑的最高速度,加快最后几步的助跑速度主要是通过加快动作的速率既加快步频来实现的。
国内外专家在理论上也进行过研究,苏联莫纳斯蒂列夫指出“跳远成绩为7.45米至8.15米的高级运动员,他们在成功试跳时的助跑节奏是依次加大最后三、四步的跑速。
”他认为提高最后三、四步助跑速度是合理的。
最后几步助跑时,优秀运动员表现出两种技术特征:一种是步长相对缩短,步频加快,形成一种快速进入起跑的助跑技术,另一种是在步长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加快步频,形成快速上板的助跑技术,这两种助跑技术都有利于发挥最高助跑速度,使助跑和起跳的衔接更紧密。
4、结论
4.1掌握正确的助跑方法是准确踏板的基础,助跑的准确性取决于整个助跑和最后几步的稳定性。
而这中稳定性与运动员对变化的外界条件和个体心理技能状态的正确估量与判断有直接关系。
4.2跳远助跑距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他会因比赛时外界条件的变化及身体状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还会随着运动员自身能力的提高而变化的。
4.3在绝对速度上,中国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之速度有明显的差异,应引起教练的广泛重视。
4.4跳远是人体通过快速助跑的积极起跳,采用合理的空中姿势和落地动作,使人体跳过更远距离的运动项目,跳远是锻炼身体的手段,经常联系跳远能有效的发展速度、快速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王荣.对跳远运动员最佳助跑距离的探讨.体育科研.
[2]吴兆祥,余迅.对跳远助跑速度和速度利用率的研究.安徽体育科技.
[3]梁林.“跳远助跑速度绝对利用率”概念的提出以及由此引出的思考.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4]吴祥.跳远的助跑,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5]秦俭.浅谈跳远助跑技术,沈阳市于洪区业余体校.
[6]马开坪,杨晓兰.对跳远最后几步助跑节奏的探讨,成都体育学报.
[7]李燕强.浅谈跳远助跑的最后几步跑,体育科研.
[8]于兴飞.对跳远助跑中速度利用率的探讨,哈尔滨体育学报.
[9]李宏印,樊西宁.跳远运动中助跑速度的研究,咸阳师范专科学报.
[10]李勇,李宏印.我国男子跳远助跑速度的比较研究,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11]刘畅.对提高跳远助跑中速度利用率的初探,湖北体育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