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指导书(空压机房)作业 指 导 书编 号:TL03-C-02-14工程名称:国电铜陵电厂一期工程作业项目名称:空压机房施工编制单位:安徽电建一公司国电铜陵电厂项目部建筑科批 准: 安 全: 质 量: 技 术: 审 核: 编 制: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出版日期版 次目录1作业任务 (1)2编写依据 (2)3作业准备和条件 (2)4作业方法及工艺质量控制措施 (6)5作业质量标准及检验要求 (40)6技术记录要求 (43)7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技术措施 (45)8有关计算及其分析 (69)9附录 (81)1作业任务1.1工程概况国电铜陵电厂一期工程(2×600MW)空压机房位于1#电除尘北侧,空压机房长26.0m,宽13.0m,高8.12m;为单层框架结构,基础为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在+4.10m位置设置一道圈梁。
屋面结构标高为+8.12m,楼板为钢筋砼现浇楼板,板厚为100mm。
1.2作业项目范围本次施工的范围为厂用空压机结构、建筑装饰和设备基础施工。
1.3工程量主要工程量序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号1 土方开挖m312902 基础垫层m318.93 砼设备基础m3141.094 砖墙砌筑m2620m3111.035 框架结构混凝土1.4 工期要求见后附录三2编写依据2.1空压机房建筑施工图(F402401S-T1107)2.2《建筑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四版)2.3《火电施工检验及质量评定标准》第一篇土建工程篇2.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2.5电力施工安全标准作业卡2.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2.7《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建筑工程篇SDJ69-872.8《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9《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95 2.10空压机房结构施工图(F402401S-T5317)2.1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房屋建筑部分)3作业准备和条件3.1 作业人员技术员: 1人(王道家)施工员: 1人(张峰)质检员: 1人(查普才)安全员: 1人(王勇)测量人员: 2人(胡安川、徐运志)材料员: 1人(刘高宇)砼工:12人钢筋工:10人木工:16人电工:2人普工:10人3.2技术准备3.2.1空压机房基础工程桩验收移交完毕。
3.2.2图纸会审完毕,并有图纸会审记要;开工报告上报给监理部并批准;作业指导书已批准,并经过技术交底。
3.2.3对于施工用的材料需配合比(如混凝土)等必须在施工前做委托单,且保证在施工前配合比能够正常配出。
3.3材料准备3.3.1黄砂、石子、水泥、钢材等需用的材料应提前报出用量,组织材料进场并确保材料质量;材料进场后对材料进行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3.4主要机具3.4.1在施工前一些必备的机械和工器具必须进入现场,并进行机械及器具的运行检查,以确保机械、器具在施工中能正常运行,机械及器具的配备见下表。
机械及器具的配备见下表名称单位数量备注反铲挖掘机、台 1 挖土打夯机台 4 回填土自卸汽车辆4运土潜水泵台 2 排水经纬仪台 1 定位水准仪台 1 测量高程辆 3 砼运输砼搅拌输送车砼汽车输送辆 1 砼浇筑泵振动棒台 5 振捣混凝土台各1 钢筋加工弯曲机\截断机木工多功能台 1 木加工机3.5作业条件3.5.1施工电源必须在施工前进入现场,并保证正常通电。
3.5.2施工水源必须在施工前进入现场,并保证正常供水。
3.5.3施工场地平整,材料运输路线已修整。
3.5.4地基桩验收移交。
3.5.5经常与气象部门联系,如遇特殊天气,提前做好防范及应急措施。
4作业方法及工艺质量控制措施4.1 作业主体方案本次施工按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基础后浅基础,先结构后建筑装饰,先主体后设备安装的顺序进行,水电预埋穿插其中,具体施工顺序见图示网络计划。
本次施工分三次施工,0m 以下基础 +4.1m 层框架梁柱 +8.21m 层屋面施工 4.2 作业方法和步骤 4.2.1土方开挖空压机房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
土方开挖按1:1放坡,在开挖过程中注意水泥土搅拌桩的保护,当土方开挖到基底时应在基底预留30cm 厚土方,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
在坑底采用200*300明沟排水,在基坑对角位置设置600*600砖砌集水井用水泵抽去井中积水,水泵抽水龙头应包以滤网,防止泥砂进入水泵。
基坑整体开挖至设计标高后,技术员委托测土方垫层定位0m 以下结土方结构墙体装饰量组放出构筑物的外边线。
班组自检合格后,依次进行三级、四级验槽。
基坑验槽属于隐蔽工程,作好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
4.2.2 垫层施工1)砂石垫层施工当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时,人工把基底碎土清理干净,然后在基础底部位置铺设砂石垫层,砂石按照1:4比例,砂石回填后应及时夯实。
2)混凝土垫层施工浇筑100mm厚C10砼垫层,模板采用方木,木板表面要刨光,采用钢筋固定。
垫层表面要求压实收光。
4.2.3定位放线根据主厂房的轴线方格网,由测量员进行现场放线,引测出基础轴线,然后由施工人员根据轴线及施工图放出基础边线。
对临时控制桩的保护,采将用在桩根部浇筑砼、四周设保护栏杆的方法。
4.2.4 模板工程4.2.4.1基础模板施工空压机房零米以下的基础及零米以下柱主要采用木模板,采用建筑δ=18mm厚的多层板作为混凝土的成型模具。
模板在组合前精确设计、制作。
确保基础混凝土棱角顺直。
钢筋绑扎前对模板拼缝、凹陷部分、钉眼部分采用透明腻子批刮塞堵,钢筋绑扎后不易操作的模板拼缝采用双面胶密封条塞堵,确保模板不漏浆。
建筑多层板严格按翻样图纸在模板加工场提前加工成型,现场组装,使用50×48mm 方木作为内楞,钢管作为外楞和支撑。
支模系统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
在木模安装中,使用九十度角尺、水平尺、线锤等工具控制模板的垂直度和阴阳角。
木模板安装就位后,由技术员、施工员按平整度及端面尺寸、标高、垂直度进行复核验收,浇筑混凝土时派专人检查模板,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在木工场木模配好后,钉50×48mm方木@200mm,钉方木所用钉子的钉帽应与模板面齐平,且钉子位置应横平竖直,间距均匀一致。
配好的木模其尺寸必须精确;木模接缝处需刨光,保证接缝严密;木模背楞使用50×48mm 的方木,所有方木的木材应严格挑选,压光制成统一尺寸后使用,确保模板几何尺寸,保证混凝土的成型工艺质量。
加工后的模板,应按照安装程序进行堆放,模板与垫木均应上下对齐,底层模板应垫离地面不小于100mm。
用平板车将模板运至现场,由人工搬运安装。
模板安装的底面应平整坚实,表面要使用脱模剂处理,严禁在模板上涂刷废机油。
对拉螺栓的选用:空压机房基础及设备基础采用M14的对拉螺杆、双螺帽、间距为600×600 mm(纵横方向),并在螺杆上焊钢筋堵头,以便模板定位;为便于拆模后对拉螺栓的割除,在螺栓上设置橡胶堵头,位置在钢筋堵头与模板间,对拉螺栓套φ16PVC套管;固定对拉螺栓采用12#槽钢制作槽钢卡;模板拆除后,用铰刀铰除砼表面PVC管,抽出对拉螺栓,用接近于砼颜色的水泥砂浆封堵。
模板背楞采用50×48mm方木,承台竖楞间距300mm,横楞间距600mm,对于较小基础可适当调整。
为增加模板的整体稳定性,相邻设备基础之间使用直径48mm钢管搭设排架,立杆最大间距1500,大小横杆间距1200,可根据基础大小进行适当调整。
排架立杆下垫截面尺寸为50×200mm的木板,防止架体沉陷。
模板必须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满足基础的拆模要求,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会因为拆模板而受损坏,方可拆除模板。
4.2.4.2上部结构模板施工框架在回填土上搭设落地式满堂钢管脚手架,并在零米以下柱设置柱箍搭斜撑至跨中梁底,作为模板支模架;整体框架支模脚手架立杆间距750mm,步高1500mm,大横杆间距1100, 小横杆间距750mm,框架每层应设人行通道,通道宽1200mm,在纵横向每隔6000mm均设置全高剪刀撑,以保证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在框架外侧满挂安全密网;立杆接头采用对接方式,立杆的垂直偏差不大于架高的1/300,并同时控制其绝对偏差值≤10mm,梁底放置50mm×100mm截面松木条,作为底模的主要受力支撑,立杆接头应错开设置,将接头设置在2~ 3个平面内;上下大横杆的接长位置应错开布置在不同的立杆纵距中,与相近立杆的距离不大于200mm,相邻步架的大横杆应错开布置在立直的里侧和外侧,以减少立杆偏心受载情况,并同时控制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值≤10mm。
框架结构砼成形模板配置:在配制模板前应进行配模设计,根据所采用的多层板1220m×2440 m×18mm规格,对柱、梁模进行配模设计,尽可能少裁模板,或裁下的模板可以加以利用,所有模板应在木工场配置完成,直接在现场组装;柱模板背楞采用50×48mm松木条,50mm宽面紧贴模板,木条间辅助采用钢管做内楞,可以节省方木,方木背楞间距为650mm,钢管背楞间距150 mm,背楞在接头处应搭接配置,保证接头处模板刚度,钢管围楞间距400mm,采用¢14圆钢对拉螺栓,间距600mm×400mm。
竖向每隔1000mm设置拉杆与满堂架连接,以避免柱扭曲;梁底模方木配置同柱模配置,梁侧模方木竖向配置,方木大面紧贴模板,方木间辅助钢管加固,方木外侧采用钢管作大围楞,间距500mm,对拉螺栓采用¢14圆钢,间距500mm,斜撑间距500mm;方木同多层板用铁钉钉牢,钉子钉帽应稍凹入模板面,且钉子位置应横平竖直,间距均匀一致,钉帽处用腻子批平,并涂刷模板油,最后搬运至作业面附近,以备施工。
在木模安装中,应用水平尺、线垂等工具控制摸板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对拉螺栓套φ16PVC套管,套管伸出模板;固定对拉螺栓采用12#槽钢制作槽钢卡;模板拆除后,用铰刀铰除砼表面PVC管,抽出对拉螺栓,用接近于砼颜色的水泥砂浆封堵。
4.2.4.3 模板工程的施工和技术要求:a)要做好模板的定位基准工作,包括框架柱边线和中心线的放线,标高的引测,可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b)柱模板底部应预先垫海棉条,以保证砼浇注时模板底部不漏浆;c)检查模板和配件的规格、数量和质量情况,对不符合配模设计要求和质量要求的模板不得使用。
对在现场循环使用的模板、钢管、扣件等应分类堆放标识,并把损坏的、不能用的送还租赁站处理、维修;d)支承支柱的土壤地面应夯实平整,并做好防水、排水设置,支柱底部加垫垫木;e)模板表面涂刷脱模剂;f)模板安装中,应确保砼保护层符合施工图要求;g)预埋件安装必须位置准确(标高、定位准确),固定牢固,侧面埋件紧贴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