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设银行 的基本介绍(同名13111)

建设银行 的基本介绍(同名13111)

本行由本行前身中国建设银行根据中国公司法规定的分立程序于2004年9月成立。

在银监会于2004年9月14日批准之后,本行、中国建投与汇金公司于2004年9月15日签署分立协议,根据此份协议,中国建设银行分立为本行和中国建投。

本行于2004年9月17日成立为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

2005年10月27日本行H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939),2007年9月25本行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601939)。

战略本行致力于发展成为专注为客户提供最佳服务,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为员工提供最好发展机会的国际一流银行。

本行计划将资源集中用于目标客户、产品和重点区域:●客户。

加强与大型企业客户的传统良好关系,关注电力、电讯、石油和燃气以及基础设施等战略性的龙头企业,以及与主要金融机构和政府机关的传统良好关系,并选择性地发展与中小企业客户的关系。

在个人银行业务方面,大力提高来自高收入个人客户市场的收益,同时通过提供更具成本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的产品,巩固大众客户基础。

●产品。

发展批发和零售产品,专注中间业务,包括支付和结算服务、个人理财业务和公司财务管理。

积极发展本行的个人银行业务,专注住房按揭和储蓄产品多样化,并建立业内领先的信用卡业务。

重点区域。

重点发展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市场的主要城市,并加快发展中国内陆省份的省会城市。

社会活动2009年,本集团持续关注社会责任工作,并不断探索新的实践方式。

全年共实施了13个与社会公益相关的项目,投入总金额约7,274万元人民币。

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开展扶贫济困计划。

2009年本集团捐款6,000万元人民币,设立了“中国建设银行少数民族大学生成才计划奖(助)学金”,连续五年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等16个少数民族相对集中聚居的省、自治区内,资助品学兼优、爱党爱国、维护民族团结的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

同时,继续实施“建设未来——中国建设银行资助贫困高中生成长计划”、建行希望小学援建与维护、“情系西藏——中国建设银行与中国建投奖(助)学金”、“中国建设银行清华讲席教授基金”等一系列支持教育事业的计划,资助范围覆盖小学、中学和大学。

此外,本集团还通过海协会向遭受台风灾害的台湾同胞捐款人民币500万元,支援他们克服灾害,重建家园;继续实施了“中国贫困英模母亲建设银行资助计划”,并连续第三年支持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开展“绿色电脑扶贫行动”。

持续支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本集团积极倡导“绿色信贷”理念,坚持有保有压、扶优限劣的信贷政策,在信贷评审中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

同时,在全行广泛开展节能减排活动,积极参与了“地球一小时”全球环保公益活动。

大力支持经济重振研究。

本集团赞助的“2009年全球智库峰会”、“构建二十一世纪金融体系”中美研讨会、国际金融研究会2009年春季成员会,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对推动经济复苏具有重要意义。

本集团积极履行企业公民责任的实践和努力,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在香港亚洲可持续发展评级(Asian Sustainability Rating)机构公布的2009年度排名中,我行名列中资银行之首。

在润灵公益咨询机构、挪威船籍社、友成基金会主办的A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评选中,本集团列A股上市银行第一位。

此外,本集团还获得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颁发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最具责任感企业”奖,中国扶贫基金会颁发的“二十年特别贡献奖”,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颁发的“建国六十周年企业社会责任功勋企业”奖等。

公司治理总揽公司治理即商业组织的管理及控制机制。

公司治理结构确定了公司各关系人(包括股东、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其它管理人员和其它利益方等)的权利和责任,同时确定了决策公司事务的制度和程序。

我们一贯信守以诚营商的原则,并力求达到国际先进的公司治理水平,以持续为我行的客户和股东创造价值。

我们认为采用先进的公司治理模式是我行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商业银行的关键之一。

作为股份制改造的一部分,我行改造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并相应建立了一个新的现代公司管理架构,明确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的权利和责任。

我们的目标是按照“三会分设、三权分开、有效制约、协调发展”的原则,建立科学高效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确保各方独立运作、有效。

一。

股东大会银行严格按照公司章程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召开股东大会。

股东大会是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权力机构,依法对我行重大事项做出决策,包括审议批准利润分配方案、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和决算方案、注册资本的改变、发行债券、合并、分立以及修改公司章程等。

二。

董事会我行董事会共有17名董事,均按照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经股东大会选举产生。

其中,执行董事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名,非执行董事7名。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负责执行股东大会的决议,并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公司章程的规定和股东大会的授权行使职权。

所有董事有责任积极参与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保护银行利益及股东权益。

(董事会下设战略发展委员会、审计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提名与薪酬委员会、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等五个专门委员会。

其中,审计委员会、提名与薪酬委员会和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的主席均由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且独立非执行董事超过半数。

战略发展委员会本行战略发展委员会由15名董事组成,主席由董事长郭树清先生担任,委员包括王勇先生、王淑敏女士、朱小黄先生、彼得•列文爵士、任志刚先生、朱振民先生、陆肖马先生、陈佐夫先生、陈远玲女士、张建国先生、李晓玲女士、杨舒女士、詹妮•希普利女士、伊琳•若诗女士。

战略发展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权限包括:•拟定战略发展规划,监测、评估其实施情况;•审核年度经营计划和财务预算;•预审战略性资本配置方案及资产负债管理目标;•评估各类业务的协调发展状况;•审核重大组织调整和机构布局方案;•审核重大投资、融资方案。

审计委员会本行审计委员会由7名董事组成,主席由独立非执行董事黄启民先生担任,委员包括王淑敏女士、李晓玲女士、杨舒女士、詹妮•希普利女士、伊琳•若诗女士、赵锡军先生。

黄启民先生具备香港、英国等地的注册会计师资格。

本行审计委员会的委员构成符合境内外监管规定的要求。

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权限包括:•监督本行财务报告,审查本行会计信息及其重大事项披露;•监督及评估本行内部控制;•监督本行核心业务、管理制度和重大经营活动的合规性;•监督及评价本行内部审计工作;•监督及评估外部审计工作等。

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由10名董事组成,主席由独立非执行董事任志刚先生担任,委员包括王勇先生、朱小黄先生、陆肖马先生、陈佐夫先生、陈远玲女士、张建国先生、伊琳•若诗女士、赵锡军先生、黄启民先生。

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权限包括:•根据本行总体战略,审核本行风险管理政策和内部控制政策,并对其实施情况及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指导本行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监督和评价风险管理部门的设置、组织方式、工作程序和效果,并提出改善意见;•审议本行风险和内控报告,对本行风险和内控状况进行定期评估,提出完善本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意见;•对本行分管风险管理的高级管理人员的相关工作进行评价等。

提名与薪酬委员会提名与薪酬委员会由7名董事组成,主席由独立非执行董事伊琳•若诗女士担任,委员包括王勇先生、彼得•列文先生、朱振民先生、杨舒女士、詹妮•希普利女士、黄启民先生。

提名与薪酬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权限包括:•组织拟订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选任标准和程序;•就董事候选人、行长人选、首席审计官人选和董事会秘书人选及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人选向董事会提出建议;•审核行长提名的高级管理人员人选;•拟订高级管理人员的发展计划及关键后备人才的培养计划;•组织拟订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办法和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层的薪酬方案;•审议行长提交的薪酬制度;•根据监事会对监事的业绩考核,提出对监事薪酬分配方案的建议;•监督本行绩效考核制度和薪酬制度的执行情况等。

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由5名董事组成,主席由独立非执行董事赵锡军先生担任,委员包括朱小黄先生、陈佐夫先生、詹妮•希普利女士、黄启民先生。

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权限包括:•设计并提出本行重大关联交易衡量标准以及本行关联交易管理和内部审批备案制度,报董事会批准;•确认本行关联方;•接受一般关联交易的备案;•审查重大关联交易。

股价信息A股H股信用评级标准普尔、穆迪、惠誉对中国建设银行股份2005年9月,标准普尔将中国建设银行长期外币评级由BBB-调至BBB+,短期评级由A-3调至A-2,长期评级展望为稳定,基本实力评级由D+调至C。

2006年12月,标普将建行评级展望从稳定调为正面。

2007年11月,标普将建行长期外币发行人信用评级由BBB+上至A-,评级展望由正面转为稳定;短期发行人信用评级维持A-2,银行基本实力评级维持C。

穆迪投资服务2005年11月,穆迪将中国建设银行财务实力评级由E+调高至D-,维持建行长期存款A2评级及短期存款P-1评级,展望为稳定。

2006年7月,穆迪将建行评级展望调为正面。

2007年7月,穆迪将建行的长期外币存款评级从A2上调至A1,P-1的短期存款评级保持不变,展望为稳定。

2007年8月,穆迪将建行的银行财务实力评级的展望从稳定转为正面。

2009年11月,穆迪将建行A1的长期存款评级展望由稳定转为正面。

2010年6月,穆迪将建行的财务实力评级由D-上调至D+,展望为稳定,外币存款评级仍为短期P-1,长期A1,展望为正面,与中国主权评级相同。

2010年9月,穆迪将建行A1的长期存款评级展望由正面转为稳定。

惠誉国际评级2005年11月,惠誉将中国建设银行的个体评级由D/E上调至D。

与此同时,惠誉国际评级还将建行的长期外币债务评级定为A-,短期外币债务评级定为F2,评级展望为稳定。

2006年9月,评级展望从稳定调为正面。

2007年11月,惠誉将建行的长期外币发行人信用评级由A-上调至A,短期发行人信用评级由F2上调至F1,评级展望由正面转为稳定,个体评级确认为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