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12.6汇总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12.6汇总

本大纲是根据教育部面向21 世纪发展战略专门编写的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用的教科书而编写的,较好地体现了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掌握,是为了培养能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高等医学影像专业的学生而设计的一本大纲材料,使学生能在放射医学临床及介入放射临床中工作。

本教材分总论部分和各论部分,总论部分包括X 、CT、MRI 、主要介绍各种影像成像技术和使用范围,各论部分则将各种影像学在该系统或疾病中的表现进行统一描述。

我们主要讲解X、CT、MRI 诊断内容;B 超和核素成像等另外安排。

※ <教学内容>第一章总论、目的与要求:掌握X 线、CT 、MRI 图像特点;掌握医学影像诊断原则与步骤。

二)熟悉X 线、CT、MRI 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综合应用与价值比较;熟悉影像报告书写原则与步骤。

、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X 线、CT、MRI 图像特点与医学影像诊断原则与步骤。

二)重点讲解:X 线、CT、MRI 各自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综合应用与价值比较。

三)结合实验室教学,学会影像报告书写原则与步骤。

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第一节正常影像学表现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头颅、脊椎平片的正常表现二)熟悉:头颅、脊柱的正常CT、MRI 表现三)了解:1、头颅血管造影正常表现与基本解剖。

2、脊髓造影的正常影像学表现。

3、头和脊柱X 线片的观察、分析和诊断和临床应用。

4、磁共振波谱、扩散、灌注及脑功能成像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1、头颅、颅骨骨质结构,各颅板压迹,蝶鞍形态等正常X 线表现。

2、脊椎曲度、骨质、形态、椎间隙、椎体附件的正常X 线表现。

(二)重点讲解:1、头颅、脊柱的正常解剖结构在CT 上表现,掌握CT 图像特点、CT 图像的一般分析与诊断原则、CT 表现特点。

2、头颅、脊柱的正常解剖结构在MRI 上表现,掌握MRI 的图像特点、成像优势和重要系统的临床应用,强调MRI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优势。

详细讲解脑内外基本解剖结构和脑灰白质、脑脊液、脑血管的正常信号特点,详细讲解椎体、椎间盘、脊髓及韧带的正常信号特点。

第二节异常影像学表现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1、头颅形态、骨质、颅内压增高、蝶鞍的异常X 线表现。

2、脊柱病变的基本病变X 线异常表现。

(二)熟悉:1、头颅异常CT 表现:密度异常、结构形态异常、增强异常。

2、脊柱、脊髓异常CT 表现。

3、头颅异常MRI 表现:信号异常、结构形态异常、增强异常、脑血管改变。

4、脊柱、脊髓异常MRI 表现。

三)了解:1、脑血管造影异常影像学表现。

2、脊髓造影的异常影像学表现。

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1、头颅异常X 线表现及其病因。

2、脊椎异常X 线表现及其病因。

(二)重点讲解:3、颅内压增高、蝶鞍区域病变的X 线表现。

4、头颅、脊柱的异常CT 表现及其常见疾病的CT 表现。

5、头颅、脊柱的异常MRI 表现及其常见疾病(脑内常见病变:肿瘤、炎症、脑血管病、脑外伤)的MRI 表现。

第三节观察、分析和诊断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头颅、脊柱的X 线片观察、分析要点。

(二)熟悉:1、头颅、脊柱CT观察、分析方法与疾病诊断要点,CT图像的观察与分析方法。

2、头颅、脊柱MRI 观察、分析方法与疾病诊断要点,MRI 图像的观察与分析方法。

三)了解:婴儿和新生儿的声像图观察、分析和诊断。

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1 、头颅异常X 线表现及其病因。

2、脊椎异常X 线表现及其病因。

3、观察分析颅脑或脊柱X 线片时,应遵守的原则和步骤。

(二)重点讲解:观察分析颅脑或脊柱CT、MRI 时,应遵守的原则和步骤。

第四节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X 线的应用价值和限度。

(二)熟悉:1、CT 的应用价值和限度。

2、MRI 的应用价值和限度。

三)了解:超声的应用价值和限度。

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1、头颅异常X 线表现及其病因。

2、脊椎异常X 线表现及其病因。

3、观察分析颅脑或脊柱X 线片时,应遵守的原则和步骤。

(二)重点讲解:观察分析颅脑或脊柱CT、MRI 时,应遵守的原则和步骤第五节颅内肿瘤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颅咽管瘤、松果体瘤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与鉴别诊断,以CT、MRI 为主。

注意将疾病的影像学特点与临床表现以及病理特点相结合。

(二)熟悉:常见神经上皮肿瘤、脑膜瘤、垂体腺瘤、听神经瘤、脑转移瘤的CT、MRI 表现及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临床表现以及病理特点。

三)了解:各颅内肿瘤X 线表现。

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1、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的CT、MRI 表现。

2、颅咽管瘤的CT、MRI 表现。

3、松果体瘤的CT、MRI 表现。

(二)重点讲解:1、良恶性星形细胞瘤的CT、MRI 表现与鉴别诊断,强调增强检查的作用。

2、不同部位脑膜瘤的CT、MRI 表现,以及不同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的联系。

3、垂体大腺瘤与微腺瘤的CT、MRI 表现,与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策略。

4、听神经瘤、脑转移瘤的CT、MRI 表现,以及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六节颅脑损伤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弥漫性脑损伤、硬膜下积液、脑外伤后遗症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注意将疾病的影像学特点与临床表现以及病理特点相结合。

(二)熟悉: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的CT、MRI 表现及诊断与鉴别诊断。

三)了解:颅脑外伤的X 线表现。

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弥漫性脑损伤、硬膜下积液、脑外伤后遗症的CT、MRI 表现。

(二)重点讲解:1、脑挫裂伤的病理改变、进程、CT 与MRI 表现。

2、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的出血部位与影像学表现之间的联系,以及特征性的CT、MRI 表现,以及它们之间的鉴别诊断。

第七节脑血管疾病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1、动脉瘤的分型、影像学检查方法选择与影像学表现。

2、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表现。

(二)熟悉:1、脑梗死的病因、病理分型与CT、MRI 表现。

2、颅内出血的病因、进程、部位与CT、MRI 表现。

3、常见脑血管畸形的DSA、CT、MRI 表现。

三)了解:颅内血管性病变的血管介入治疗,静脉畸形的影像学表现。

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1、动脉瘤的DSA、MRI 、CT 表现。

2、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MRI 、CT 表现。

3、蛛网膜下腔出血的MRI 、CT 表现。

(二)重点讲解:1、脑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病理改变进程、与相应的的CT、MRI 表现,强调MRI 在脑梗死诊断中的优势,尤其是扩散加权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2、腔隙性脑梗死的病因、发病部位与影像学表现。

3、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发病部位,血肿分期、病理进程与相应的影像学表现,强调不同时期血肿的血红蛋白变化与MRI 表现的关系。

4、AVM 的DSA、MRI 、CT 表现,以及CTA 、MRA 。

5、海绵状血管瘤的病理改变以及影像学表现。

第八节颅内感染性疾病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化脓性脑膜炎的影像学表现。

(二)熟悉:脑脓肿、颅内结核、脑囊虫病的CT、MRI 表现及诊断与鉴别诊断三)了解:脑包虫病的影像学表现。

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化脓性脑膜炎的病理改变与CT、MRI 表现。

(二)重点讲解:1、脑脓肿的发病部位、病理改变进程、与相应的的CT、MRI 表现,强调增强检查的重要作用与增强CT、MRI 表现。

2、颅内结核的病理改变、分型与影像学表现。

3、脑囊虫病的病理分型与相应的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

第九节颅脑先天畸形及发育障碍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Dandy-Walker 综合征、脑裂畸形、灰质异位、脑膜脑膨出、胼胝体发育不全、蛛网膜囊肿及神经纤维瘤病的病理与影像学特点及诊断要点。

(二)熟悉:结节性硬化、sturge-weber综合征的CT、MRI表现及诊断与鉴别诊断。

三)了解:狭颅症及颅底陷入的X 线表现。

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狭颅症与颅缝的关系,三个神经皮肤综合征的病理与CT、MRI 表现。

(二)重点讲解:先天性脑积水、Dandy-Walker 综合征、脑裂、脑沟和脑回发育畸形、脑膜脑膨出、胼胝体发育不全、蛛网膜囊肿、神经纤维瘤病的病理与影像学特点及诊断要点。

第十节新生儿脑疾病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的CT 表现(二)熟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病理及MRI 诊断价值。

三)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 分级。

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新生儿颅内出血的CT 表现特点及诊断。

(二)重点讲解:1、在CT 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变分布特点,以及病变的发展、转归。

2、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因与出血部位的关系。

第十一节脑变性疾病、目的与要求:(一)掌握:影像检查在脑变性疾病中的诊断限度。

(二)熟悉:肝豆状核变性的CT 表现及诊断要点。

三)了解:Alzheimer disease及Parkinson disease的CT 及MRI 表现。

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1、脑变性疾病的分类。

2、CT 及MRI 检查在脑变性疾病中的应用目的及影像诊断限度。

(二)重点讲解:1、肝豆状核变性的病因、病理、CT表现及诊断与鉴别诊断。

2、基底节对称性病变的鉴别诊断范围。

第十二节脱髓鞘疾病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病理与影像学特点。

(二)熟悉:脱髓鞘疾病的分类。

三)了解: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影像学表现。

、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1、髓鞘的形成、发育及不同年龄阶段正常髓鞘在CT 及MRI 上的表现。

2、先天性髓鞘形成缺陷与获得性髓鞘脱失在病理及影像上的区别。

(二)重点讲解:1、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从后向前扩展的特点及活动期与非活动期的影像表现特点。

2、多发性硬化病灶在不同时间与空间上的病理变化,以及相应不同时期病灶在CT/MRI 上的表现。

第十三节脊髓疾病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1、椎管内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神经鞘瘤及脊膜瘤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

2、X 线、CT 及MRI 各自在脊髓外伤检查中的价值,以及相应影像表现。

(二)熟悉;1 、椎管内肿瘤的分类2、室管膜瘤与星形细胞瘤、神经鞘瘤与脊膜瘤的影像鉴别要点。

三)了解:椎管内血管畸形的分类及影像学表现。

、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1、椎管内肿瘤的分类原则,髓内、髓外及硬膜外三大类肿瘤的基本影像表现。

2、X线、CT及MRI各自在脊髓外伤检查中的价值。

二)重点讲解:1、椎管内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神经鞘瘤及脊膜瘤的MRI 表现特点。

2、脊髓外伤的MRI 表现。

第三章头颈部第一节颅底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颅底的正常CT 及MRI 正常、异常影像学表现(二)熟悉:三叉神经瘤、副神经节瘤、脊索瘤、颅底转移瘤、颅底骨折的CT 与MRI 的影像学表现(三)了解:颅底病变的观察、分析和诊断及影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了解颅底的正常X 线、脑膜脑膨出、三叉神经痛及面肌抽搐综合症、颅神经侵犯、颅底侵犯、海绵窦病变的影像表现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颅底的正常CT 及MRI 正常影像学表现及异常表现(二)重点讲解:1、异常影像学表现:骨质异常;孔道异常;肿块;颅神经异常;颅底位置异常;邻近结构异常2、三叉神经瘤、副神经节瘤、脊索瘤、颅底转移瘤、颅底骨折、颅底侵犯的CT 与MRI 的影像学表现(三)一般介绍1、颅底病变的观察、分析和诊断及影像技术的临床应用2、颅底的正常X 线、脑膜脑膨出、三叉神经痛及面肌抽搐综合症、颅神经侵犯、海绵窦病变的影像表现第二节眼和眼眶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眼和眼眶的异常X 线、CT、MRI 表现(二)熟悉:眶内炎性假瘤、Graves 眼病、泪腺混合瘤、海绵状血管瘤、颈动脉海绵窦瘘、视神经胶质瘤、眼部异物、眼眶骨折的X 线、CT、MRI 表现(三)了解:眼和眼眶的观察、分析和诊断,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眼眶皮样囊肿及表皮样囊肿的CT、MRI 表现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眼和眼眶大小形态、密度、眶壁、视神经孔的正常、异常X 线、CT、MRI 表现(二)重点讲解:1、异常影像学表现:大小与形态异常;密度(信号)异常;位置异常;眶壁骨质异常;眼眶通道异常;肿块;邻近解剖结构的改变2、眶内炎性假瘤、Graves眼病、泪腺混合瘤、海绵状血管瘤、视神经胶质瘤的CT、MRI 表现3、颈动脉海绵窦痿、眼部异物、眼眶骨折的X线、CT表现(三)一般介绍对眼和眼眶X 线、CT、MRI 片观察时应遵守的原则与步骤第三节鼻与鼻窦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鼻和鼻窦的正常、异常X 线、CT、MRI 表现(二)熟悉:鼻窦炎、鼻窦囊肿、内翻性乳头状、骨瘤、鼻窦癌、鼻与鼻窦骨折的X 线、CT、MRI 表现(三)了解:鼻和鼻窦的观察、分析和诊断及临床应用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1、鼻骨侧位、华氏位、柯氏位的X 线表现:鼻腔透光度、窦壁粘膜和骨质、窦腔大小、鼻腔软组织影等变化2、指出(1)侧位片显示副鼻窦前、后壁及窦腔发育情况(2)华氏张口位及侧位片蝶窦的显示(3)华氏位虽亦能观察额窦形态和大小,但不如柯氏位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