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二中 2016-2017 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月考二语文试卷 、语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 伫.立(ch ù) 矜持 盘虬.卧龙 (qi ú) 跚跚来迟 B . 皑.皑. ( ái ) 赢弱 怏.怏.不乐(y àng ) 忧心忡忡 C . 告罄.(q ìn ) 灵犀 毛骨悚.然(s ǒn )g 五脏六腑 D . 吞噬. (sh )ì 俯瞰 夺眶.而出(ku àng ) 屏息凝神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 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 .我从此也有了血.气.方.刚.的魂魄,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我的事业了。
B .他们到达南极点时,挪威国旗耀武.扬.威..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C .在老师严厉的批评下,他看上去显得语无.伦.次..,终于羞愧地低下了头。
D .平淡是人生的常态。
将日子过成一杯白开水的味道,一碗清粥的简单,才能品尝到 生活真实的味道,幸福便会不期.而.至..。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A .作家杨绛先生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了创作的激情。
B .中国制造要与世界接轨,离不开大师级工匠高级技艺的支撑。
C .也许正是这些不同或差异构成了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各民族文学与文化。
D .在爱心义演的晚会上,文化界知名人士声情并茂地演唱了一首首动人的歌声。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① 不幸的虫儿是黑喜鹊、灰喜鹊、翠鸟、云雀、杜鹃、夜莺和知更鸟,还有其他一些不 知名的小鸟的美餐。
② 刚翻过的地,一群小鸟像机灵、欢乐的小姑娘,脖子一伸一啄,一观望,一低头,神 态天真可爱至极。
③ 开春了,祖父甩下棉袄的寒气,开始耕种。
④ 黑色沃土翻开 埋藏一冬的草根,各色小虫苏醒过来,浮出地面,浓郁的油菜花香和 清新的麦苗香接纳它们。
⑤ 犁铧尖头明亮,在沉寂的大地表层行走,泥浪翻滚,如军舰般在海上航行。
A .③⑤①④②B . ⑤④①③② C. ⑤③④①② D. ③⑤④①② 5.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2 分)A.原句:以江南自古“盛产”的各类文化名人为研究对象,能更深刻地认识和把握江 南文化及其精神。
改句:不以江南自古“盛产”的各类文化名人为研究对象,则不能认识和把握江南文化及其精神。
B.原句:不可否认,我国第一艘航母主要用于科研实验和训练。
改句:我国第一艘航母主要用于科研实验和训练,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C.原句:闻名遐尔的江西彩灯以精巧和浑朴见长。
改句:精巧和浑朴是闻名遐尔的江西彩灯的突出特点。
D.原句: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标志性的重大事件。
改句: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 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 题。
(4 分)赠从弟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6.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首句中“亭亭”的意思是“高耸的样子” ,写出了青松挺立风中的形象。
B.三四句连用两个“一何” ,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青松的雄健挺拔。
C.反衬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其中以“山上松”的坚忍反衬出“谷中风”的迅疾。
D.本诗以松柏为喻,以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凋的顽强生命力,来象征一种高洁、坚贞的情怀。
7.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向是()(2 分)A.诗的前四句集中笔墨写松树的内在品格,后四句则重笔描写松树的外在形象。
B.颈联通过描写松柏在残酷的冰雪环境中却仍然是那么挺拔壮美,再一次衬托了松树不畏严寒的精神与高尚纯洁的傲骨。
C.全诗以简练的语言写出了松树刚正坚贞、不屈不挠的鲜明形象和不向严寒低头,不向残暴弯腰的高贵气节。
D.全诗采用比兴手法象征诗人自己的性格与抱负,另外也是为了勉励他的从弟要坚贞自守,不要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二)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8-11 题。
(12 分)秦穆公失马秦穆公出游而车败,右服失马,野人得之。
穆公追而及.之岐山之阳,野人方屠而食之。
穆公曰:“夫食骏马之肉,而不还饮酒者,伤人。
吾恐其伤汝等。
”遍饮而去之。
处一年,与晋惠公为韩之战,食马肉者三百余人,闻穆公为.晋所困,椎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
遂克.晋,虏惠公以归。
〔注释〕①车败:车坏。
②右服:四马拉的车,中间的两匹叫服,旁边的两匹叫骖。
右服是指居中两匹中靠右侧的那匹马。
③失:通“佚” ,逃走。
④ 野人:上古谓居国城之郊野的人,与“国人”相对,这里指居住在岐山的山里人。
⑤ 还:通“旋”,“随即”的意思。
⑥遍饮:给每一个野人都喝一些酒。
⑦韩之战:即秦晋韩原之战。
⑧遂:最终、终于。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秦穆公/ 出游而车败 B. 吾恐其/ 伤汝等C. 遍饮/ 而去之D. 以报/食马之德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3 分)(1)及()(2)为()(3)克()10.请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 分)(1)野人方屠而食之。
(2 分)(2)椎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
(2 分)11.秦穆公见山野之人宰杀了他的马在煮着吃是什么态度?这种态度换来什么回报?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 分)三)古诗文积累。
(8 分)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每空1 分)(1),草色入帘青。
(2)可怜夜半虚前席,。
(3),一览众山小。
(4)念天地之悠悠,。
(5),自缘身在最高层。
(6)山重水复疑无路,。
(7),化作春泥更护花。
(8)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三、现代文阅读(30 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3-16 题。
(15 分)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1)初二那年,我从家中那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中,看到了一幢幢高耸的大楼直插云霄,一座座盘旋的立交桥雄伟壮观,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井然有序地穿梭不停,大街上的霓虹灯闪着诱人的光彩,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2)我目瞪口呆,原来城市是这样的美好啊!(3)年少的我由此陷入了深深的忧伤。
(4)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我想,父亲如果是城里人该有多好,那我也就是城里人了。
(5)暑假,几名城里的大学生到我们这座大山里写生,他们背着画夹,戴着太阳帽,洋气十足。
其中有一个叫黄春草的女孩儿,就借住在我家。
(6)有一天早上,为了画日出,天刚蒙蒙亮她就起床了。
我缠着要看她画画,就和她一起去了。
我们一起登上了山顶,太阳升起来了,红彤彤的,将云彩映照得格外艳丽。
黄春草支起画夹,神情专注地画着。
等她画完画,我们就坐在一块石头上聊天。
我说:“我真羡慕你,生活在大城市里,享受着富足的生活和良好的教育,像我这样活着实在没有一点儿意思。
”可她却说:“不要把别人的生活想得太美好,小小年纪不要如此多愁善感。
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7)于是,她讲道:“在一座大山深处,有一个小女孩儿,十岁那年,母亲病逝十二岁那年,父亲抬木头时被砸伤,从此干不了体力活儿。
她每天背着个破布包,跑步去六公里外的学校上学。
放学后,她还得割猪草,像男人一样在腰上缠根绳子,下到悬崖下面挖药材,挣点钱补贴家用和交学杂费。
后来她考上了大学,她一共贷了八千多元的助学贷款⋯⋯”(8)我想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更不幸的人,我以为她在给我编故事,黄春草却说这个女孩儿就是她。
(9)我惊讶地看着黄春草,她的脸上非常平静。
我想,比起黄春草,我幸运得多了,最起码,我还有爱我的爸爸和妈妈。
(10)黄春草的手指向远处,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惊讶地发现,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
那块岩石像伸出的房檐一样,严严实实地遮挡住了阳光,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
她说:“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
”(11)是呀,我们不能选择自己出生的时间和地点,但我们可以选择顽强,在艰苦的环境中一样能够茁壮成长,就像那朵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1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讲叙了“我”年少时一段怎样的故事。
(3 分)14.联系上下文,请谈谈你对下面加点词语及句子的理解。
(4 分)(1)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
(分析加点词在文中的作用,2 分)(2)她说:“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
”(分析言外之意,2 分)15.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和“黄春草”的相似点,并谈谈读了本文后你对人生的感悟(4 分)16. 试分析文章标题“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和最后一段的作用?(4 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7-20 题。
(15 分)把笑脸带回家(1)三年前的一天,我考高中,分数不够,要交八千元。
正在发愁时,父亲回家笑着对母亲说:“我下岗了。
”母亲听了就哭了,我跑过来问怎么了,母亲哭着说:“你爸爸下岗了。
”父亲傻乎乎地笑个不停。
我气愤地说:“你还能笑得出来,高中我不上了! ” 母亲哭得更凶了,说:“不上学,你爸就是没有文化才下岗的。
”我说:“没有文化的人多的是,怎么就他下岗,无能! ”(2)父亲失去工作的第二天就去找工作。
他骑着一辆破自行车,每天早晨出发,晚上回来,进门笑嘻嘻的。
母亲问他怎么样。
他笑着说:“差不多了。
”母亲说:“天天都说差不多了,行就行,不行就重找。
”父亲道:“人家要研究研究嘛。
”一天,父亲进门笑着说:“研究好了,明天就上班。
”第二天,父亲穿了一身破衣服走了,晚上回来蓬头垢面,浑身都是泥浆。
我一看父亲的样子,端着碗离开了饭桌。
父亲笑了笑说:“这孩子! ”第二天,父亲回家时穿得干干净净,脏衣服夹在自行车后面。
(3)两个月下来,工程完了,工程队解散了,父亲又骑个自行车早出晚归找工作,每天早晨准时出发。
我指着父亲的背影对母亲说:“他现在的工作就是找工作,你看他忙乎的。
”母亲叹道:“你爸爸是个好人,可惜他太无能了。
连找工作都这么认真负责,还能下岗,难道真的是人背不能怪社会?”(4)一天,父亲骑着一辆旧三轮车回来,说是要当老板,给自己打工。
我对母亲说:“就他这样的,还当老板?”我对父亲的蔑视发展到了仇恨,因为父亲整天骑着他的破三轮车拉着货,像个猴子一样到处跑。
我们小区里回荡着他的身影,他还经常去我的学校送货,让我很是难堪。
在路上碰见骑三轮车的父亲,他就冲我笑一下,我装作没有看见,不理他(5)有一次我在上学路上捡到一块老式手表,手表的链子断了,我觉得有点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