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U-EDIT用户使用手册14
U-EDIT用户使用手册14
音频属性显示:
Ctrl+P或右键菜单中可以选择显示素材属性。
8.6.3.
音频特技基本调节方式
点击工具栏中“大洋特技”、“DirectX特技”、“VST特技”,从下拉菜单中选择特技,则可对素材做特效处理;
标记点:
在时码线位置添加或删除标记点:F8
选定素材区域后按F8,则产生一对标记点,将当前选中区域包括在内
时码线移动到上一个或下一个标记点:Tab, Shift+Tab,右键菜单
删除所有标记点:Ctrl+Shift+F8,右键菜单
拆分/合并时码线处标记点:Alt+F8
将时码线定位到标记点:双击一个标记点(或成对标记点中的第一个)
其它:时码线的移动也会导致横向滚动
轨道缩放:
键盘操作:横向缩放(Alt + ←/→),纵向缩放(Alt + ↑/↓)
鼠标操作:横向缩放(在轨道上滚动鼠标滚轮、右键在横标尺上选择放大范围),纵向缩放(在纵标尺上滚动鼠标滚轮、右键在纵标尺上选择放大范围,中键单击复原)
指示条:指示条的缩放与轨道缩放同步
工具栏菜单:可以实现所有缩放功能
环绕声是目前对自然声响最好的回放方式,通常包括以下6个声道:
左声道(Left)
中置声道(Center)
右声道(Right)
左环绕声道(Left Rear)
右环绕声道(Right Rear)
次低音声道(Sub Woofer)
无论是制作,还是还放环绕声的时候,一个良好的监听环境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声音能被正确还原的一个先决条件。如右图所示,除了次低音声道的扬声器可以任意摆放,其余五只扬声器的摆放位置均有明确要求,而最佳听音点就在蓝色连线的交叉点上。
循环播:到尾部自动停止除非选择了循环播放
录音:
录音/停止:Alt+R、录音按钮
录音范围:有选择范围时播放选择范围,无选择范围时从时码线直到命令停止
轨道滚动:
键盘操作:横向滚动(Ctrl + ←/→),纵向滚动(Ctrl + ↑/↓)
鼠标操作:横向滚动(拖动横标尺、拖动指示条、在指示条上滚动鼠标滚轮),纵向滚动(拖动纵标尺)
在制作环绕声伴音的电视节目时,监听环境也应按照此图设计,以保证制作者所听到的声音与观众听到的相同。
首先在调音台上任意位置右键,选择【添加Bus】【5.1BUS】,为节目添加一个环绕声的母线。
然后可以通过鼠标拖拽代表声源的小球,在图示声场控制区内自由移动;当声源小球越靠近某一扬声器图标时,则该扬声器所代表的输出通道得到的声音分量就越大;当声源小球与某一扬声器完全重合时,则只有该输出通道有声音输出。
如果含有视频,可显示视频画面,并能与音频同步播放
快捷键设置
当前快捷键的设置,用户也可自行定义
VU表设置
对VU表显示的设置
硬件设置
设置采用什么硬件板卡进行录制和输出
8.6.2.
工具
作用
波形编辑区
以波形方式显示音频素材;对素材的操作多集中于此
时间线
显示当前播放或搜索的位置,以及素材定位
缩放栏
对素材进行缩放后,可以以此作为浏览的控制栏
播放控制区:
控制时间线播放和搜索;
素材信息设置区:
对新素材的元数据信息设置。
以下分别加以介绍
工具
作用
保存
将操作结果保存下来,并以系统给定的名字存为一条新素材
另存为
将操作结果保存下来,并以用户给定的名字存为一条新素材
保存所有
保存所有正在编辑的素材(暂时无效)
UNDO
撤消上一步操作
REDO
重做上一步操作
注:对采样点的调整在实际应用中非常有效。比如可以对前期录音产生的爆音,可以用此方式消除。对于剪辑不干净的对白,也可使用此方式修补。
Redo/Undo :撤销和重做,可以利用工具按钮或者快捷键完成。
播放:
播放/停止:Space、播放按钮
播放范围:有选择范围时播放选择范围,无选择范围时从时码线开始播放到尾
8.5.3
除了以上混音操作外,还可以在Strip或BUS上添加音效,该音效将对整个Strip或BUS有效。
在调音台Strip或BUS的推子上方,右键,选择添加特技,即可打开音频特技添加窗口,双击即可添加音频特技,然后关闭特技窗口即可预览音频,如下图。
第六节
在U-EDIT中提供了一个针对素材做处理的音频特效模块。
当选中左或右声道后,鼠标再次单击任意地方恢复双声道的选定状态。
注:上述操作也可利用键盘上的↑↓箭头达到同样目的。
素材段落选择:
双击鼠标左键选择当前可见区域
按Ctrl+A选择全部
按Ctrl+D或鼠标单击取消选择
选择范围的修改:
鼠标拖动选择区域的入出点改变选择范围
选择到头(Shift+HoU-EDIT)
在5.1声道的操作中,可以任意选择对某一只扬声器禁用,从而实现2.0、4.0等多种不同形式的环绕声输出。比如,对中置声道禁用,就变成了4.0混音;对中置和两个环绕声道禁用,就变成了2.0混音。
禁用扬声器的方法是:双击某一扬声器图标,即可对其禁用,所有同路上的声音对其无输出效果;再次双击恢复。如图所示,左边是可用的扬声器,右边是禁用后的扬声器。
与故事板音频处理不同的是,使用音效制作模块时,该模块会生成新的文件,也就是说,使用这种调整方式之后,需要使用新的素材来替换原来的素材,才可以听到制作的音效。
8.6.1 打开及关闭音频特效制作模块
8.6.1.
在U-EDIT中,进入音频特效制作模块有两种方式:
方式一:
1.对素材库中的音频素材,或包含音频的视音频素材,双击调入素材回放窗;
过零点搜索:
时码线、标记点都可以向前向后搜索音频的过零点,操作方式是:在时码线头(或标记点头)右键单击,可以选择“向后搜索过零点”、“向前搜索过零点”;过零点操作完毕,时间线或标记点自动移动到最邻近的过零点处。
注:“过零点”名词解释:
数字音频是由采样点组成的;相邻的两个采样点如果分别位于0点平线两侧,则此点为过零点;声音的剪辑理论上都应当在过零点处进行,否则剪辑不会“干净”,会有残留的爆音。过零点搜索功能提供了一个简便的方法让声音剪辑干净。
分贝:在分贝方式下刻度显示为分贝数
横轴坐标显示方式:
在横轴处点击鼠标右键可以设置横坐标的显示方式,有六种显示方式:
Decimal:以HH:MM:SS.DDD格式显示时间
SMPTE 25 fps:以25帧/秒格式显示时间
SMPTE 30 fps:以30帧/秒格式显示时间
SMPTE 75 fps:以75帧/秒格式显示时间
在零电平线两侧,电平值为-1db的位置,各有一条白色的直线,素材波形如果超过此线,说明超过-1 db。
8.6.2.
工具
作用
当前时码显示
显示时间线所在位置的时码
时间线控制
对时间线的播放控制,播放、停止、快进、快退、录制等
入出点信息
显示入点时码、出点时码、入出点间时长
素材格式信息
显示当前编辑素材采样率、量化精度和声道类型
VU表显示区
播放素材时,实时显示电平的高低
时码标尺
显示素材长度,共有6种显示方式
电平标尺
显示波形电缩小
纵向缩放
对素材波形高度进行比例放大和缩小
素材名
显示当前正在编辑的素材名
补充说明:
纵轴坐标显示方式:
在纵轴处点击鼠标右键可以设置纵坐标的显示方式,有四种显示方式:
VST特技
系统中安装过的VST接口的音频特技效果
大洋插件特技
下拉菜单中包括多种大洋插件音频特技效果
音频发生器
可发出标准信号的工具,用以设备校准
CD抓轨
提供CD抓轨功能
格式转换
可将当前素材转换为不同的采样率和量化精度
频谱分析
能实时显示当前素材频谱线的工具
相位分析
能实时显示当前素材音频相位的工具
视频窗口
复制
复制当前选中的部分
粘贴
将剪贴板中的素材粘贴到当前时间线后面,并替换当前素材
混音粘贴
将剪贴板中的素材粘贴到当前时间线后面,并迭加到当前素材
剪切
剪切当前选中素材,放入剪贴板
删除
删除当前选中素材
缩放
下拉菜单中包含多种对当前素材的缩放方式选择
大洋特技
下拉菜单中包括多种大洋音频特技效果
DX特技
系统中安装过的DirectX接口的音频特技效果
音频编辑:
复制:将当前选择区域拷贝到剪贴板,预备粘贴到指定区域
粘贴:将剪贴板中的素材粘贴到当前时间线后面,并替换当前素材
混音粘贴:将剪贴板中的素材粘贴到当前时间线后面,并迭加到当前素材
删除:删除当前选中素材
静音:当前选中素材静音处理
采样点调整:
当轨道横向放大到一定程度时,波形显示为采样点模式,此时可以用鼠标拖拽改变采样点的值;拖拽的同时浮动显示采样点信息
保存素材
方式一:选择工具按钮“保存”、“另存为”
方式二:直接点击“退出”按钮或右上角“关闭”按钮,然后按提示存盘
注:
8.6.2 界面介绍
8.6.2.
注:对立体声的音频,在编辑区中显示为一对波形图;对单声道的音频,显示为单独的一条波形图。
整个界面从上到下分为:
工具栏:
常用工具和命令;
编辑区:
对素材的操作、显示缩放、VU显示等;
8.6.1.
退出音频特效制作模块有2种方式:
方式一:
点击界面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即可关闭;
方式二:
点击界面右下角的“退出”按钮,即可关闭;
注:如果退出前仍有未保存的操作,当退出本模块时,系统会询问是否保存;选否则不进行保存;选是则会将操作结果保存成新素材;选取消会返回音频特效制作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