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全责任公示栏《2016质监局整顿和规范市场工作方案(共8⑴依法开展。
效能建设工作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进行;⑵实事求是。
对工作人员的监督客观公正,有理有据;⑶注重实效。
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循序渐进,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⑷搭建服务平台。
优化审批流程、完善审批运行机制、健全服务管理制度,实现政务服务提速提效;⑸有利监督。
方便群众办事,便于群众知情,有利于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
三、目标任务按照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机关的要求,以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考核奖惩为抓手,围绕“抓主抓重、苦干实干、提速提效、争先争优”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弘扬“开明开放、创新创业”的精神,着力解决“六个突出问题”,努力实现“五个工作目标”,为深入实施“1356”行动提供作风保障。
(一)整治懒散庸奢重点治理机关存在的作风散漫、纪律涣散、敷衍塞责、擅离职守;服务不规范、在编不在岗、出工不出勤、出勤不出力;工作时间干私活、办私事;工作时间打麻将、打扑克、下象棋和上网炒股、聊天、看电影、玩游戏、浏览不健康网站;不思进取、能力平庸,不能胜任岗位职责要求,工作漏洞迭出,以及无故缺席会议、未经批准安排代会等行为;着力解决在公务接待、公务考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整治拖拉迟缓重点治理存在的教条主义严重,办事受条条框框制约大,不敢创新,工作凭经验,办事老一套,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对工作不负责任、应付了事、得过且过;违反《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以及效率低下等问题。
(三)整治推诿扯皮重点治理机关存在的工作不主动,缺乏全局意识,片面强调部门利益、局部利益;部门内部审批程序复杂,互为制约,协作不够,导致企业东奔西跑;能办、好办、有利的事抢着办,难办、无利可图的事踢皮球,推着不办,职责不明,争利诿过等问题。
(四)整治弄虚作假重点治理存在的热衷于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虚报浮夸、欺骗组织、欺骗群众等问题。
(五)整治冷漠蛮横重点治理存在的对企业、对群众冷淡,无视企业和群众疾苦,漠不关心,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盛气凌人,习惯于发号施令,方法简单、作风粗暴、语言生硬;刁难基层、企业和外来投资者;居高临下,官腔十足,该解释的不解释,该提供方便的不提供,不能真心实意地为企业和服务对象排忧解难等问题。
(六)整治脏差凌乱重点治理存在的不修边幅,衣着不整,礼仪礼貌素养不足;对工作场所卫生管理不重视,在墙壁上涂画和粘贴、悬挂杂物,死角不清扫;办公室内凌乱不整,办公环境脏乱差,影响机关形象;对公共环境卫生维护不够,垃圾乱丢乱放,厕所不卫生,车辆停放不规范等问题。
通过以行政权力运行数据化、流程标准化、办公网络化、信息公开化为目标,着重提高“即办率”和“办结率”,在各类行政许可、核准和备案的办理中,减少环节、简化流程、缩短时间、加快速度,建立重大项目审批(许可)服务“绿色通道”,切实解决行政许可中的对接问题,有效提高机关行政效能,改善全县经济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
四、工作措施(一)设立首问服务室,挂牌办公。
设立首问服务室,旨在设立“首问责任”窗口和“服务接待”窗口,进一步整合服务资源、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能、加强监督管理,探索建立优质高效的服务标准体系,做到“找得到门、见得到人、办得了事。
”使办事者“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就能完成多项服务。
制定《首问责任制度》和工作流程,安排值班领导,并制成牌匾上墙。
(二)加强行政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提高行政效能。
首先在本单位窗口确立“服务质量目标化、服务方法规范化、服务过程程序化”目标,建立健全适合工作需要、具有行政服务中心特色的服务标准化体系,持续运行和不断改进行政服务标准体系,实现“事事有标准可依、岗岗有标准规范、人人按标准履职”。
(三)继续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创造文明舒适的工作环境。
花大力气做好办公场所的卫生工作。
坚持绿化、美化、净化制度,内外环境清洁整齐,无脏、乱、差现象。
重视窗口、大厅环境建设,便民利民服务项目配置齐全,服务规范等软环境设置合理、美观。
工作条件优良,服务设施配套,卫生防疫等达到国家要求。
加强“质监园地”建设,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稳步发展。
(四)推行服务满意工程,实现窗口限时提速。
在代码中心、12365举报投诉中心、认证认可、特种设备办证机构设立服务窗口,开展“服务满意工程”,既要“脸好看”,更要“事好办”。
推进行政审批提速,优化重组行政审批事项的审批流程,对重点项目和急办事项,则开通短时审批绿色通道,最大限度地缩短审批办理时间,提高审批效率。
限时办结事项均在法定时限基础上提前三分之一以上,代码办证在两个工作日内完成。
如若超出办结时限,依据制度追究责任。
(五)实行案件限时办结制,提高质监部门公信力和执行力。
限时办结范围包含质量、计量、标准化、特种设备、食品质量安全等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来信来访、投诉举报、领导交办事项以及其他需要及时办理的事项。
企业标准登记备案,资料齐备7个工作日内办理。
产品质量申诉、质量争议和行政执法,接到产品质量申诉后7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移送或不予处理的决定;接到质量争议申请材料之日起30个工作日终结调解。
行政案件办理在,1个月内结案(不含检验时间),不能按期结案,报上一级批准延长办理期限。
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办理,资料齐备当场办理。
凡能一次办结的事项,要坚决做到一次办结。
凡不能一次办结的事项,要详细告知服务对象办事程序、要求和所需材料等,不得让服务对象反复多次来回跑。
(六)信息限时上报,快速传送信息。
在效能建设工作中,制定《信息限时上报制度》,成立信息限时上报办公室,发生重大和特别重大级别的突发事件,要立即向县政府如实报告,信息具有时效性,必须真实、可靠,撰写人要对涉及的内容及数据负责。
重要信息及上网信息需经部门负责人审阅签字后方可上报。
对本辖区内发生的质量事故或特种安全事故在30分钟内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
(七)开展桌面清扫行动,提高工作效率。
针对个别干部在上班时间玩电脑游戏、上网聊天等现象,影响了干部形象和工作效率,增加了单位运行成本。
为此,我局将开展一次“电脑桌面清扫行动”,对单位电脑中的游戏等与工作无关的软件全部删除,于10月19日前开展自查,自行删除电脑游戏、聊天及炒股等与工作无关的软件。
纪检组将不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抽查,逾期未按要求删除软件的,一经查实,按照县效能办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五、保障措施(一)严肃工作纪律,查处突出问题。
要坚持有错必查、有过必纠的原则,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规违纪的行为,要严肃进行查处,确保政令畅通。
凡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要坚决立案查处。
(二)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效能建设顺利进行。
实行有效监督是推进效能建设的保证,局纪检组要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本部门机关效能问题。
同时,在效能建设中注意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以保证效能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三)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成立组织机构,明确办事人员和职责要求,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积极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四)加强舆论宣传,及时总结经验。
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作用,深入宣传推进效能建设的重大意义,及时总结推广效能建设和业务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树立一批先进典型,树立行业形象。
要充分利用简报、版报、网络等载体,做好宣传工作,势力营造“凝心抓效能,聚力促工作”的浓厚氛围。
(五)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提高服务水平。
要针对核心职能履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提出改进服务的意见和措施,改进机关运行机制,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服务水平。
下决心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暗作为等问题,特别是群众期盼的难点、重点问题。
第4全县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压力容器是否有专门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是否办理使用注册登记,是否定期检验,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设备安全技术档案是否齐全等。
中小学校锅炉锅炉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是否正常检(校)验,司炉工是否持证上岗,锅炉管理制度是否完善等。
电梯是否在定期检验有效期内,电梯司机或管理员是否持证上岗,是否有与维保公司签订有效维保合同并正常维保,电梯内是否张贴使用须知、安全警示标志、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和安全责任公示栏。
五、检查方式此次检查以企业自查为主,企业自查与质监部门督促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六、工作进度安排(一)企业自查自纠阶段(6月27日至7月15日)。
全县所有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按照本通知要求,结合单位实际,组织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隐患自我排查,针对排查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确保整改到位。
同时要将自查自纠情况上报质监部门。
(二)县局督查和专家会诊阶段(7月16日至8月20日)。
县局在企业自查的基础上,派安全监察人员对本地区特种设备安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电梯、锅炉、气瓶、建材行业快开门式压力容器以及制冷装置中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进行重点检查。
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系统性、倾向性的问题,组织专家进行分析和会诊,提出解决方案并督促企业限期解决。
(三)开展回头看工作阶段(8月21日至9月5日)。
待集中检查结束后,县局会针对前期督查发现的问题开展回头看工作、确保发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隐患治理形成闭环。
(四)总结迎查阶段(9月6日至9月20日)。
县特设部门须将大检查文件的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出的安全隐患情况及整改措施认真总结,分别于9月5日和9月15日前报县安委办和市局特设科。
同时,准备检查材料,迎接省市局督查。
七、工作要求(一)高度重视,务求实效。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重要意义,迅速将安全生产大检查的工作要求传达贯彻到全县所有特种设备相关企业,并建立大检查档案,确保取得实效。
制定大检查实施方案,于6月30日前报县政府安委办备案。
(二)边查边改,消除隐患。
要坚持边检查边整改,以检查促整改。
对检查发现有问题的企业,要重实效,彻底消除事故隐患。
对暂时不能整改的隐患和问题,要制定并落实防范措施,专人盯守,限期整改、跟踪落实;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且难以整改到位的企业,要依法坚决予以关闭取缔。
(三)加强沟通,协同配合。
县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在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中,应和检验检测机构及时沟通,加强信息共享,相互配合。
检验检测机构要认真做好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工作,严格执行检验规程,确保检验工作质量。
对检验中发现的隐患,要及时向生产、使用单位提出整改意见并限期整改,通报县质监局,县质监局将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查处。
(四)认真总结,及时上报。
本着标本兼治的原则,县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要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分析、归纳,总结出好的经验和建议,不断提高全县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