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及管理考试复习资料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及管理考试复习资料

1.2.G充装分三次进行(首次充装)首次充装的车用钢瓶必须分三次进行充装:第一阶段:充装到5MPA,检漏仪进行气瓶检查,有无泄漏异常;第二阶段:充装到10 MPA,检漏仪进行气瓶检查,有无泄漏异常;第三阶段:充装到20 MPA,检漏仪进行气瓶检查,确认无泄漏异常后,引导车辆驶离加气站。

4.“七不充装”车用气瓶充装前,充装单位应当对车用气瓶进行严格检查并且做好记录。

凡具有以下情况之一的车用气瓶,严禁充装:1)未经使用登记或者与使用登记证不一致的;2)超过检验期限的;3)定期检验不合格或者报废的;4)新瓶或者定期检验后的气瓶首次充装,未置换或者抽真空处理的;5)对气瓶及其燃气系统安全性有怀疑的;6)使用期限超过设计寿命的;7)燃气汽车司乘人员尚未离开车辆或者存在其他危及安全情况的。

G常见事故应急处理1)加气中密封圈爆圈2)拉断阀被加气汽车拉断3)加气机发生充气管冲掉、爆管,大量气体外泄4)加气机电磁阀关不严5)枪阀关不严6)加气过程中发生火情7)加气车辆发生爆炸6.加气中密封圈爆圈1)迅速关闭应急球阀,切断气源2)按停止键,关闭电磁阀3)关闭枪阀4)关闭加汽车辆进气阀门5)更换密封圈6)如产生火苗,及时扑灭7.液化天然气案例分析(原因分析)目测:加气站安全管理(最新)PPT 74-828.加油站“四懂四会”9.加油站消防预案的内容1)加油站的基本情况,包括消防设备、设施配置情况2)加油站消防组织3)灭火战斗分工4)灭火战斗方案10.灭火器材怎么配每2台加油机应设置不少于2只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1只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和1只6L泡沫灭火器;加油机不足2台时按2台计算。

地下储罐设35 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1个。

当两种介质储罐的间距超过15m时,应分别设置。

一、二级加油站应配置灭火灭毯5块,沙子2m3,三级加油站应配置灭火灭毯2块,沙子2m3。

11.防静电的措施1)油罐车卸油前必须有效接地2)经常检查加油枪胶管的静电导线3)不能向塑料桶直接灌注易燃油品4)作业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以消除人体静电12.防冒油的措施为避免冒油事故的发生一是要准确计量空罐容量,确认是否能接卸完来油的数量。

二是坚持卸油监卸制度,接卸人员和司机都应在现场全程监卸。

三是要定期检查接卸设备设施,发现问题及时修理。

13.加错油处理措施(未离站)立即停止加油、赔礼道歉,说明情况、汇报站长、站长与顾客进行沟通、告知顾客不能启动发动机、顾客同意抽出混合油、顾客不同意抽出混合油,协商不成应立马上报公司。

14.加错油处理措施(离站)热情接待,登记投诉情况、报告站长、站长了解详细情况,进行处理、防止顾客过激行为对员工造成伤害、检查管控记录,确定是否是员工过错。

15.恶意逃单(判断)遇到顾客逃单,应大声呼叫,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从逃单车辆的一侧小跑几步,并挥手示意停车。

千万不要拉拽车门、在车后跟车奔跑或试图去拦截逃车。

记下该车的车型、车牌号码等特征。

立即向站长报告,等候公司处理。

一定注意保护好自身安全。

16.密度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

17.饱和蒸气压与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的蒸气饱和蒸气。

蒸汽压力称为在某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

18.闪点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气与空气所形成的混合气体接触火焰发生闪火时的最低温度。

依据油品的闪点可以分为三大类六小类:甲A:15℃时的蒸气压力>0.1MPa的烃类液体及其他类似的液体甲B: Ft < 28℃汽油、原油乙A:28℃≤Ft ≤45℃煤油乙B:45℃< Ft < 60 ℃轻柴油丙A :60℃≤Ft ≤120℃重柴油丙B:Ft > 120℃润滑油、100号重油19.油气的危险特性1、易燃性:汽油的燃烧线速度最大可达5mm/min2、易爆性:引爆能量仅为0.2mJ,天然气爆炸极限是 5 % ~15 %3、易积聚静电荷性4、蒸发性5、流动性与膨胀性6、毒性20.燃烧的基本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21.油品的燃烧特点(1)突发性强(2)高热辐射性(3)先爆炸后燃烧(4)先燃烧后爆炸(5)爆炸后不再燃烧(6)局部稳定燃烧(7)沸液喷射22.热量传播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辐射23.灭火的4种基本方法(判断)冷却法:将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其燃点以下,使其不能继续燃烧。

窒息法:用不燃物或难燃物覆盖;用不燃气体稀释燃烧区空气中的含氧量,使燃烧因缺氧而熄灭;关闭着火容器孔口,使容器内的氧在燃烧过程消耗后得不到补充而停止燃烧等。

隔离法:将燃烧物体与附近的可燃物隔离起来,或进行疏散、移离,限制和控制火灾范围及蔓延。

抑制法24.各类灭火器运用扑救火灾的范围:25.空气泡沫灭火器发泡速率分类低倍速泡沫、中倍速泡沫、高倍速泡沫26.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灭火过程中注意问题?P19627.灭火器的设置要求1)灭火器应设置在位置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

2)灭火器的摆放应稳固,其铭牌应朝外。

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灭火器箱内或挂钩、托架上,其顶部离地面高度不应大于1.50m;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08m。

灭火器箱不得上锁。

3)灭火器不宜设置在潮湿或强腐蚀性的地点。

当必须设置时,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4)灭火器设置在室外时,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5)灭火器不得设置在超出其使用温度范围的地点。

6)灭火器设置点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确定,并应保证最不利点至少在1具灭火器的保护范围内。

28.消防给水管道分类1)高压消防给水系统2)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3)低压消防给水系统29.消防给水设置要求一、二、三、四级石油库应设独立消防给水系统。

五级石油库的消防给水可与生产、生活给水系统合并设置。

缺水少电的山区五级石油库的立式油罐可只设烟雾灭火设施,不设消防给水系统。

当石油库采用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时,给水压力不应小于在达到设计消防水量时最不利点灭火所需的压力;当石油库采用低压消防给水系统时,应保证每个消火栓出口处在达到设计消防水时,给水压力不应小于0.15MPa。

消防给水系统应保持充水状态。

严寒地区的消防给水管道,冬季可不充水。

一、二、三级石油库油罐区的消防给水管道应环状敷设;四、五级石油库油罐区的消防给水管道可枝状敷设;山区石油库的单罐容量小于或等于5000M3、且油罐单排布置的油罐区,其消防给水管道可枝状敷设。

一、二、三级石油库油罐区的消防水环形管道的进水管道不应少于两条,每条管道应能通过全部消防用水量。

30.油罐消防冷却水的供应(冷却要求)P205-20631.油罐固定或冷却的数据?(特级、一般油库)消防水池,消防栓设置15m,消防水泵设置要求32.泡沫灭火系统主要设备1)泡沫比例混合器2)空气泡沫产生器3)泡沫枪4)泡沫炮5)泡沫钩管33.油库消防重点保护部位必须根据油库各部位的火灾危险性、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和社会影响大小等因素综合考虑比较。

34.制定灭火作战方案的意义和原则(1)有助于消防人员掌握保护对象的情况(2)促进消防人员学习和掌握消防知识(3)按灭火作战方案进行演练有助于增强“以练为战”的战略意识(4)对起火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预判,提出对策,有备无患35.灭火作战方案的演练(演练内容)P220(1)演练次数及其形式(2)演练检查的主要内容36.汽车槽车着火原因1、槽车油气外溢或冒车,恰遇明火。

2、装卸车时使用非防爆工具撞击产生火花。

3、装车时未接好静电接地线,装车鹤管未插到槽车底部、装车流速过快而引起静电积聚放电。

4、装卸车监护人穿戴化纤服装引起摩擦产生静电放电。

5、装卸车时使用非防爆通讯工具、非防爆电筒等。

6、装卸设备接地电阻过大或接地严重锈蚀断裂等。

7、防爆电气设备选型错误等等。

37.人身油品火灾扑救(判断)一、如衣服能撕脱下来,就立即迅速脱下,浸入水中,或用沙、土等覆盖灭火,或用灭火器扑灭。

二、如衣服来不及脱下,可就地打滚,把火窒息。

若附近有河,在伤势不重的情况下跳入水中灭火。

如旁边有人在场,应协助扑打熄灭。

三、人身上着火时,不要快速跑动,否则火势会更大。

38.油库事故分类按事故类型分为:爆炸事故、火灾事故、设备事故、生产作业事故、交通事故、人身伤亡、放射事故;按事故性质分为责任事故、非责任事故或破坏事故。

39.油库事故等级划分P142油库事故等级可分为六级,划分标准具体如下:1)特大事故2)重大事故3)一级事故4)二级事故5)三级事故6)四级事故40.事故调查和处理“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41.检尺、测温、采样作业安全措施42.安全教育制度(三级)(1)一级(公司级)的安全教育、(2)二级(库级)安全教育、(3)三级(班组)安全教育43.安全检查种类日常检查、定期检查、专业性检查、不定期检查44.用火作业案例分析(事故原因)45.人的不安全行为(判断)46.事故的间接原因(7个)技术上和设计上的缺陷;教育培训不够;身体的原因;精神的原因;管理上有缺陷;学校教育的原因;社会历史原因。

47.灭火器配置场所火灾种类P19748.评估结果量化(定性、定量)(判断)49.安全评价依据1)宪法和法规法律:安全生产法、劳动法、矿山安全法行政法规: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部门规章:安全评价通则、关于加强安全评价机构管理的意见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规章:北京市安全评价机构甲级资质审核办法国际法律文件: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公约(1990)2)标准按标准来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际及外国标准按标准法律效率:①强制性标准,例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01)等;②推荐性标准,例如《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装卸作业规程》等。

按标准对象特征:管理标准、技术标准50.安全检查表法编制程序:确定人员、熟悉系统、收集资料、判别危险源、列出安全检查表51.作业条件LEC法D=L·E·CD-作业条件的危险性;L-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C-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