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级管理是一门学问。
1.班主任要在学生心中树立威信
所谓的威信不是强制的权威,而应是理性的权威,即通过教师的智慧和品格、炽热的爱生情感和高超的教学艺术与才能,做好教育工作,从而在学生中建立起来的由信而服的自觉威信。
只有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学生才会以其为师,以师为范,才便于开展班级工作。
热爱学生、信任学生是教师最起码的素质。
历史上无数热爱、信任学生的事例不胜枚举。
如大教育家孔子亲自探望生病的弟子冉伯牛,成为历史美谈。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把去城里取巨额教育经费的任务交给曾经偷过东西的一名学生。
教师的信赖使这位学生深感震撼,他不仅安然取来巨款,而且后来成了马卡连柯的一名得力助手。
真挚的热爱、信赖学生不能蜕变成溺爱、放纵学生,应把热爱、信赖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紧密结合起来,使之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那种严而无度,要求学生绝对服从或是放任自流的做法只能是教育成了没有学习的教育,学习成了没有教育的学习,必然导致教师威信扫地。
2.班级管理要以人为本
对于未成年的学生,在很多时候他们是理智的,积极的,但是有时也会做出一些不可预想的事情。
学生的一次偶然犯错,不仅有主观因素外,还会有客观原因。
班主任必须公正严明,并用适当宽容的态度给学生以改正错误的机会,“宽容”并不等同于“纵容”。
要用爱心去感化学生,能使其自我认识错误,自觉纠正错误,从而走出误区。
在班主任的眼里,不应该有差生、劣等生,而只有各有所长的娇娇者和还没有发掘的“伏枥者”。
班主任要千方百计的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并正确加以引导,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谁敢说今天的低能儿不是明天的爱迪生?谁敢说今天的丑小鸭不是明天的白天鹅?……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一个班级必须建立合适的规章制度,处理班级事务就会有章可依。
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传统的管理模式是可以借鉴的,但决不能生搬硬套。
即使同样的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不同,处理的方法就绝不能相同。
处理班级事务没有现成的公式,班主任要灵活处理。
班级管理不可忽视家庭教育。
教育绝不是学校的专利,班主任必须和家长沟通,全面了解学生,共同关心学生,让学生的点滴进步都成为自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