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地理高考热点分析热点一:人口问题“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
图6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
回答1-3题。
1.我国人口红利最大时期出现在A.1964年至1968年B.2008年至2012年C.2024年至2028年D.2040年以后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速度很快 B.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C.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D.城市化速度快3.“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人口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是A.人口老龄化 B.人口总量减少C.就业困难 D.经济衰退“人口红利”指的是在某时期内生育率迅速下降,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总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上升,从而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
读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增长率变化预测图,完成4-6题。
4.我国“人口红利”的拐点(劳动人口总量开始下降)出现在A.1962年前后B.1988年前后C.2013年前后D.2045年前后5.“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最可能是A.出生率高B.自然增长率高C.人口老龄化严重D.劳动力过剩6.“人口红利”期结束后,应对我国面临人口问题应采取的有效措施包括①大力鼓励生育②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③延迟退休年龄④完善社会保障制度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热点二:2014年索契冬季奥运会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索契冬奥会”,将于2014年02月07日~02月23日在俄罗斯联邦索契市举行。
索契奥运会设15个大项,98小项。
这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
索契是俄罗斯南部著名城市,世界著名夏都之一,2014年冬奥会举办城市。
读图,据此完成1~3题。
1、关于索契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里海之滨B.位于波罗的海之滨C.位于咸海之滨D.位于黑海之滨2、索契位于世界上纬度最高的亚热带气候分布区,关于其气候成因叙述正确的是①位于大陆内部,夏季受大陆气团控制,气温高,降水少②临海,冬季有增温增湿作用③北部有高大山脉,阻挡了南下的寒冷气流④冬季受中纬西风影响,降水较多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3、关于索契地区建冰雪场有利条件的论述,正确的是①北部有高大山地,坡度适宜,利于滑雪场的建立②冬季,山地气温低,受中纬西风影响,降雪量大,山地积雪多③亚热带季风区,冬季温和,有利于保护运动员不受冻伤④冬季严寒,利于冰场封冻,投资少,建设便利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14年冬奥会计划于当年的2月7日至23日在俄罗斯索契举行。
读“索契区域示意图”和“索契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第4~5题。
4、索契属于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5、索契与北京纬度大致相当,但是其1月气温明显偏高,原因主要是①索契冬季受暖流影响②地势低,气温高③大高加索山对北方冷空气的阻挡④黑海冬季降温慢,对其有增温作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索契奥运会”,将于2014年2月7日至2月23日在俄罗斯联邦索契市举行。
图10为索契地理位置示意图及索契的气候资料图(22分)(1)根据材料分析索契成为地球最北端的亚热带气候区之一的原因。
(6分)(2)从自然地理条件出发分析索契举办冬奥会的优势条件。
(6分)(3)索契是俄罗斯最大的疗养地,试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其原因。
(10分)热点三:城市内涝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造成内涝的客观原因是降雨强度大,范围集中。
降雨特别急的地方可能形成积水,降雨强度比较大、时间比较长也有可能形成积水。
城市内涝的原因:一:由城市化带来的问题1.湖泊不断消失——水没有地方去2.地面硬化——来不及渗水3.雨岛效应——城市比周边郊区降雨强度高,雨量大二:经济问题:城市高速扩张——填埋挤占湖泊河道——湖水调蓄洪峰能力大大下降在当代中国,有两个城市的排水系统还算“先进”。
一个是青岛;另一个是千年不涝的江西古城赣州。
有城建专家说,青岛市老城区的排水系统是全中国最好的,而这最好的排水系统却是100多年前由德国人修建的。
只是可惜,我们没有学会德国人修下水道的技术,就匆匆忙忙地修建起了水泥化的森林。
而宋代老祖宗的东西,我们也没有学会,当代人只是在GDP和政绩的追逐中,努力地破坏着一些旧建筑,对于古建筑中的科学与人性,他们根本无暇顾及。
近年来,城市大拆大建,地形地貌发生变化,留有的自然空地少,对雨水吞吐不及,消化不良。
像武汉湖泊众多,原来暴雨时路面渍水很快进入湖汊,但现在湖边高楼林立,湖汊变成工地,甚至填湖建小区。
很多城市建设规划中“重地表,轻地下”的弊病在暴雨中暴露无遗。
高楼林立、光鲜亮丽的城市地上建设无疑让“繁荣”和“政绩”一览无余,能引起更多关注。
(2011江苏地理)下图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1~2题。
1.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2.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有A.兴建污水处理厂B.疏浚河道、完善排水系统C.加强道路建设D.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2013山东高考)图1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3-4题。
3、该流域开发过程中A 降水量增加B 蒸发量增加C 下渗减少D 地表径流减少4.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为图1b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A ⅠⅡⅢB ⅡⅠⅢC ⅢⅡⅠD ⅠⅢⅡ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A.地下水位上升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C.蒸发量增加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6.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活用水量增加B.植被覆盖率增加C.降水下渗量减少D.城市热岛效应热点四:雾霾雾霾简介: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
雾是由水汽组成,雾的其相对湿度一般在90%以上。
水汽遇冷就结雾,再冷就是冷雾。
一般雾的颗粒比较大,有几个或者十几个微米。
雾在阳光或者是散射光照射下会呈偏白的颜色。
雾影响能见度,并没有污染。
霾是比较干的颗粒物,霾的其相对湿度一般在80%以下。
霾的颗粒物非常小,基本上为微米量级。
霾的主要成分是细颗粒物,也就是常说到的PM2.5,它的直径等于或者小于2.5微米,又被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所以说,霾是一种污染物。
霾的颜色一般是黄色或者褐色。
霾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雾霾的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1、我国冬季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空气中的尘埃不容易降落到地面上,空气中灰尘多;2、冬季风比较大,还会把地面的灰尘吹到空气中,使空气中灰尘增多;3、冬季寒冷,燃煤取暖会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烟尘;4、冬季风还可以把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沙尘吹来;5、大量的灰尘在空气中充当了凝结核的作用,使空气中水汽凝结形成云雾状天气。
(2)人为原因:1、高耗能、高排放、重污染、产能过剩、布局不合理、能源消耗过大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持续强化;2、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3、污染排放量大幅增加;4、建筑工地遍地开花;5、污染控制力度不够雾霾的解决措施1、治理排污企业,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执法力度。
2、限制私家车,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3、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炭消费比重。
4、建设节能建筑,提高建筑能源利用率。
5、植树种草,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6、倡导市民低碳生活。
(2012上海卷) 阅读关于PM2.5的资料,回答问题。
(18分)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颗粒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20,又称“可入肺颗粒”。
人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中,PM2.5为每立方米10微克。
我国华北某城市冬季监测采样点环境状况和PM2.5监测浓度采样点采样点环境状况PM2.5(µg/m3)甲学校。
东、北、西约1000米处各有一条车流量较大的公路。
140乙老城改建区。
南面、西南面约1000米是煤矿,北临车流量较大的公路。
160丙步行街。
紧邻车流量较小的公路。
70丁居民区。
紧邻大型集市、交通繁忙区,东北约500米有一热电厂。
170戊煤化工区。
东邻车流量较大的国道。
340(1)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相比,所列采样点的PM2.5浓度均已超标。
归纳监测点PM2.5污染物可能的主要来源。
(4分)(2) 一般而言,大气中的PM2.5浓度除与污染源有关外,还会受哪些气象因素影响?如何影响?(6分)(3) 大气中的PM2.5除影响人体健康外,还会对大气环境产生哪些影响?(4分)(4) 为降低大气PM2.5含量可以采取哪些积极的举措?(4分)(2013浙江高考)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
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
读图完成第1题。
1.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A. ①B.②C.③D.④2013年1月我国中东部地区遭遇声势浩大的“雾霾围城”,这次雾霾天气,范围之大,污染之重,持续时间之长,多年罕见。
读图完成2-4题。
2、全国PM2.5浓度分布图显示A 、东部污染城市比西部多B 、南方污染城市比北方多C 、长三角地区污染最严重D 、珠三角地区污染最严重3、“雾霾围城”严重污染城市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 、城市雾霾天气和污染物排放、气象条件都有关系B 、工业污染、城市燃煤、汽车尾气和建筑粉尘是城市污染物的主要来源C 、南方城市主要是冬季燃煤取暖,北方城市主要是汽车尾气排放D 、甲、乙两城市与地形和天气系统有关4、雾霾天气影响期间,也衍生出一个新鲜词----“洗肺游”。
下列属于该时段内的“洗肺游”的是①云南森林游 ②三亚滨海游 ③杭州湖泊游 ④桂林山水游 ⑤苏州园林游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③④⑤D 、①②④热点五:台风菲特2013年10月7日凌晨,今年第23号强台风“菲特”在浙闽交界处登陆,并伴有特大暴雨。
读台风“菲特”路径图,完成1-2题。
1.当台风登录时,宁波的风向为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2.台风登陆给浙、闽等地带来了特大暴雨。
其降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 .海洋暖湿气流遇陆上冷空气形成降雨 B .海洋暖湿气流受陆上地形抬升形成降雨 C .台风内气流辐合上升形成降雨 D .陆地气温高,空气对流上升形成降雨2013年10月6日至8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 )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印尼巴厘岛(世界著名旅游胜地)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