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教师招聘教育学题库301-400试题

2015教师招聘教育学题库301-400试题

2015教师招聘教育学题库301-400 301.【】是班集体组织建立的首要原则。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B.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C.目标一致的原则D.有利于教学的原则302.“教育:从摇篮到坟墓。

”这是【】的典型观点。

A.成人教育B.业余教育C.在职教育D.终身教育303.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的教育家是【】A.陶行知B.蔡元培C.王国维D.胡适304.下列描述能够体现中国古代教育特点的是【】A.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B.教育与生产劳动严重脱离C.教育与生产劳动逐步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若即若离305.【】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A.教书育人B.以人为本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社会主义306.“齐风俗,一民心”反映了德育的【】A.社会性功能B.个性生存功能C.个体享用功能D.经济性功能307.要想了解家长对小学生参加劳动所持的态度,最适宜的研究方法是【】A.实验法B.观察法C.文献法D.调查法308.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是【】A.学生的个性发展B.学习成绩的提高C.升学D.终身学习的能力309.下列文件中,最早提出“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是【】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D.《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310.班主任在领导班级的过程中,不是以直接的方式管理班级,而是以间接的方式引导学生,这属于【】的领导方式。

A.权威型B.民主型C.放任型D.迁就型311.学校组织学生去敬老院义务劳动,培养学生关心帮助孤寡老人的品质,这类教育活动属于【】A.民主意识教育B.文明行为教育C.法制观念教育D.爱国主义教育312.“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A.沛西·能B.孟禄C.利托尔诺D.马克思313.【】强调教育目的应围绕文化这一范畴来进行,用“文化”来统筹教育、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A.社会本位论B.文化本位论C.生活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314.教育既是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又是文化本体。

这体现了【】A.教育的文化功能B.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C.教育的本质属性D.教育的社会属性315.“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对“教育”作此解释的是【】A.许慎B.孔子C.朱熹D.韩愈316.人的发展总是受到社会的制约,这意味着【】A.教育要坚持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B.教育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C.教育目的的确定不应从个人出发D.教育要为社会生活做准备317.允许成绩优秀的学生跳级,体现了【】原则。

A.启发性B.直观性C.因材施教D.巩固性318.优秀教师的最高层次是【】A.合格教师B.教育教学能手C.专家型教师和学者型教师D.教育家型教师319.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A.思想品德课及学科教学B.政治课C.班主任工作D.共青团活动320.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说在教学中要贯彻【】原则。

A.理论联系实际B.启发性C.循序渐进D.巩固性321.个别教育是指【】A.学优生的个别教育B.中等生的个别教育C.后进生的个别教育D.全体学生的教育322.【】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

A.叙事研究法B.调查法C.观察法D.行动研究法323.下列德育方法选择合理的是【】A.政治法纪教育主要以强制灌输方法进行B.采取罚款解决班级卫生问题C.小学生应多运用榜样进行教育,中学生教育可更多注重说理D.为了维护绝大多数同学的学习权利,教师可以把破坏课堂纪律的同学赶出教室324.下列活动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A.父母教子女B.幼猴学跳跃C.到电影院看电影D.课外活动做航模325.“教育与生产生活相融合,教育内容主要为生产生活经验。

”这句话反映了【】的教育特征。

A.原始社会B.现代社会C.封建社会D.古代社会326.一个班级人数不超过25个,可以采用【】的座位排列形式。

A.矩形B.马蹄型C.同心圆型D.模块型327.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A.终身教育B.普通教育C.职业教育D.义务教育328.依据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规律而提出的教学原则是【】A.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B.启发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统一原则329.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一书中。

A.《论语》B.《礼记》C.《师说》D.《学记》330.某教授认为“学生骨头轻,不能给好脸色看”。

具有这种观点的教师最可能的领导方式是【】A.仁慈专断型B.放任自流型C.民主型D.强硬专断型331.代表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最高成就的著作是【】A.《理想国》B.《政治学》C.《大教学论》D.《论演说家的教育》332.【】是课外、校外活动的主体。

A.学生集体和个人B.学生集体C.学生个人333.关于现代教育的“社会目的”,下列表述中不适当的是【】A.传递和保存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和文明成果B.培养能更新传统文化、创新文化,具有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C.培养既能适应现实社会生活同时又能合理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D.复制、再生产现有的社会存在模式334.在中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中学阶段最早兼顾升学和就业双重需要的学制是【】A.“癸卯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壬戌学制”D.“戊辰学制”335.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A.活动B.考试C.上课D.学习336.许多地方出现的“狼孩”事件说明【】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A.教育B.环境C.个体主观能动性337.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A.主导因素B.决定因素C.物质前提D.无关因素338.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339.最早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A.埃拉斯莫斯B.夸美纽斯C.罗杰斯D.布鲁纳340.德育组织形式是指【】A.德育具体目标B.德育具体内容C.德育实施方法D.德育实施途径34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主张建设学习化社会的关键在于【】A.改革正规教育B.发展成人教育C.实施终身教育D.推行回归教育342.教育史上,“产婆术”的提出者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夸美纽斯343.我国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并把学堂改为学校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34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的教师职业特点是【】A.复杂性B.长期性C.创造性D.示范性345.提出“教育即生活”的主张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卢梭C.赫尔巴特D.杜威346.大学“四六级”英语考试属于一种【】A.相对评价B.定性评价C.绝对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347.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A.学校绩效B.沟通C.教学质量D.科研水平348.使学生形成新的人生观、自然观,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美与恶,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体现了学校教育的【】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生态功能349.学校教育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严格的等级性和浓厚的宗教性,具有这一教育特征的社会是【】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350.【】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A.华生B.格塞尔C.洛克D.弗洛伊德351.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措施D.教育内容352.把大班教学、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班级授课制B.分组教学制C.道尔顿制D.特朗普制353.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

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面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354.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关键在【】A.学生B.教师C.学校D.社会355.关于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课程与教学不可分割B.课程总是在特定的教学中实现的C.教学包括课程D.教学总是在特定的课程基础上进行的356.课程资源按其形成过程区分,可以分为【】A.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B.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C.可预设的课程资源和不可预设的课程资源D.物质形态的课程资源和精神形态的课程资源357.【】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358.“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教育的一大特征。

A.印度B.中国C.巴比伦D.埃及359.最早提出“行动研究”这一概念的是【】A.梅依曼B.拉伊C.凯洛夫D.勒温360.人力资本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提出来的。

A.赞科夫B.舒尔茨C.布鲁纳D.昆体良361.“多一把尺子,就多一个好学生”,这反映的评价观是【】A.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泵”B.评价应该多关注过程C.学生是评价的主体D.评价标准应该多元化362.班集体生活和成员意愿的反映是【】A.班集秩序B.班集体舆论C.班风D.班级管理363.“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这句话反映的是【】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系统性原则364.教学过程的本质是【】A.认识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课堂活动365.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A.搜集信息的能力B.交流、协作和表达的能力C.创新能力D.解决问题的能力366.教师在实施惩罚之前,通过分析导致学生违纪的根本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惩罚方式来弱化、分裂和消除维系学生违纪的兴趣,是遵循了惩罚的【】A.尊重性原则B.确定性原则C.灵活性原则D.捣源性原则367.教师专业化尝试是从建立专门的【】开始的。

A.教育行政机构B.学校制度C.师资培训机构D.教育法律法规368.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将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的教学评价是【】A.诊断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C.个体内差异评价D.绝对性评价369.老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时,不妥当的是【】A.课堂练习的布置与教学目标相一致B.练习题的设计要富于变化,并有适当的难度C.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D.只给学生一些知识性记忆的练习370.隐性课程是【】A.通过正式教学进行的B.不在课程计划中反映的C.始终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D.对学生的知识、情感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371.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制定或废止教育制度,必须依循一定的规律。

这说明教育制度具有一定的【】A.客观性B.强制性C.价值性D.教育性372.对于教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B.教材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C.教材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D.优秀教师进行教学时不需要教材373.教育要解决的问题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财富,形成受教育者的个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