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治疗心绞痛药物分类
n 硝酸酯类 常用的药物有:硝酸甘油、 硝酸异 山梨酯等。
n 受体阻断药 常用的药物有:普萘洛尔、阿 替洛尔、美托洛尔等。
n 钙拮抗药 常用的药物有:维拉帕米、地尔 硫卓、硝苯地平等。
第十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第二节 硝酸酯类和亚硝酸酯类
药物 1. 硝酸酯类 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醇酯(消心痛)等 2. 亚硝酸酯类 亚硝酸异戊酯
第十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硝酸甘油
n 硝酸甘油用作抗心绞痛药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 (于1846年合成,1879年用于抗心绞痛)。由于 起效快、经济和方便,至今仍是防治心绞痛最 常用的药。
第十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 抗心绞痛作用机制
➢ 降低心肌耗氧量
n 硝酸甘油扩张毛细血管后静脉(容量血管), 降低心脏前负荷。
第十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耐受性的防治:易产生耐受性,但停药一段时 间可消退。
①采用间歇疗法: ②补充巯基供体: ③避免大剂量无间歇地给药: ④替代疗法: ⑤硝酸酯类产生耐药性时RAS激活,水、钠
潴留,血液稀释。如联合应用ACEI或利尿 剂有助于消除耐药性。
第十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注意事项
从小剂量开始。 颅内高压和青光眼患者禁用。 长期用药应在2周内逐步减量停药。 药物相互作用: 与抗高血压药合用降压作用显著增强;与阿司 匹林合用硝酸甘油血药浓度升高;静脉使用硝 酸甘油可减弱肝素的抗凝作用;与乙酰半胱氨 酸合用可减少硝酸甘油的耐受性而提高疗效。
n 药物也可通过舒张静脉,减少回心血量、降 低前负荷;舒张外周小动脉、减低血压,减 轻后负荷。
第十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n 降低室壁肌张力。 n 减慢心率及降低收缩性等作用而降低心肌对氧
的需求。 n 实际上,常用的抗心绞痛药正是通过对这两方
面的影响,恢复氧的供需平衡而发挥治疗作用 的。
第十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n 较大剂量也舒张小动脉(阻力血管),外周阻 力降低而降低心脏后负荷。 由于上述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使心脏前后负荷降 低,减少心肌耗氧量。
第十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改善缺血区心肌的血流供应来自(1)使冠脉血流重 分布,增加心内膜 下血管的血流
•(2)增加缺血区血流量
•冠状动脉的解剖特征 •心绞痛发作时以心内膜下血管 缺血严重
第十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血管张力的决定因素
n 升高cGMP n 降低细胞内Ca2+ n 稳定和防止血管平滑肌细胞膜除极化 n 升高血管细胞cAMP
第十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抗心绞痛药一般可通过以下环节发挥疗效
n 药物可通过舒张冠状动脉、解除冠状动脉痉 挛或促进侧枝循环的形成而增加冠状动脉供 血。
第十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心绞痛的病理生理学
心肌组织氧的供需失衡, 即心肌需氧>冠脉供氧。
第十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心肌缺血(心率、张力均↑)
• 图 心肌供氧与耗氧的关系
第十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心肌耗氧量的决定因素
1.心肌的基本代谢 2.心室壁肌张力(与心室容积和室内腔压力 成正比) 3.每分射血时间(每搏射血时间×心率) 4.心肌收缩性 “三项”乘积:收缩压×心率 ×左心射血时
临床评价 和β受体阻断药与钙拮抗药比较,本类药 物无诱发哮喘和加重心力衰竭的危险。
第十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不良反应和防治
1. 急性不良反应 扩张血管:可见直立性低血压、心动过速 、头痛。
• 2.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第十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3. 耐受性 •①血管耐受:血管平滑肌细胞使硝酸甘油转 化为NO发生障碍,由-SH过度消耗引起; •②非血管机制:也称“伪耐受”,可能与硝 酸酯类使血压下降,使机体通过代偿,增强交 感神经活性,释放NA,激活RAAS,使钠、 水潴留等。
第十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提高抗心绞痛的疗效 如两药都有增加心肌供氧,并降低心肌作 功耗氧量;从而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增 加运动耐力。 缺点 • 过度降压,减少冠脉血流,对心绞痛不
利。
第十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近年应用或正在用于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有: 1、ACEI 可舒张血管,降低心脏后负荷及左室舒张末期 压力,使心室容积缩小,室壁张力降低降低心肌 耗氧量。可用于心肌缺血的长期治疗。
第十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2、Na+/K+交换抑制药 缺血心肌细胞内H堆积,Na+/H+交换↑,导致细 胞内Na+↑,致Na+/Ca2+交换↑→细胞内Ca2+超 负荷。如阿米洛利 正是通过抑制这种交换而抑 制这种病理过程。
第十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间 “二项”乘积:收缩压×心率
第十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心肌耗氧量
•心肌收缩力 •心室壁张力 • 每分射血时间
•与心室内压力和
心室容积成正比
•与心室壁厚度
成反比
•心率
•每搏射血时
第十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冠脉血流量和氧供应的决定因素
•冠 状 动 脉 和 心 肌 供 血
第十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n 心肌对氧的摄取在静息时几乎达到最大量。 n 血液内的氧含量在正常大气状态不能显著增加。 n 冠脉血流量和灌注压和舒张期直接相关。
第十八章心血管系统疾 病用药
2020/11/28
第十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第一节 心绞痛的病理生理学
心绞痛(angina pectoris )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肌急剧暂时缺血、缺氧 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症状为胸骨后及心前区 阵发性压榨样的疼痛,常放 射至左上肢。
第十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2.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的治疗:硝酸酯类和钙 拮抗药比β受体阻断药能更有效缓解和消除 变异性心绞痛者的心肌缺血性发作。
第十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3.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对静息时反 复发作心肌缺血的不稳定心绞痛病人,除 了阿司匹林和肝素外,也可用硝酸甘油和 β受体阻断药作抗缺血治疗,顽固性病人 应加用钙拮抗药。
第十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减轻缺血心肌细胞损伤
n 硝酸甘油------NO------PGI2,降钙素基因相关 肽(CGRP)------保护心肌,增强心肌电稳 定性。
第十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药动学 口服首过效应明显,急性发作多采用舌下 给药。
临床应用 1. 缓解急性心绞痛症状 2. 预防心绞痛发作
•硝酸甘油通过对血流动力学的 影响,使左室舒张末的压力、左 室内压和肌壁张力降低,从而使 心内膜血管阻力下降,有利于血 液从外膜流向心内膜缺血区
•硝酸甘油选择性舒张心外膜较大的输送血管和 侧枝血管,对阻力血管舒张作用弱 •心肌缺血区阻力血管因缺氧、代谢产物堆积而 处于高度舒张状态
•硝酸甘油迫使血流从输送血管经侧枝更多地分 流到缺血区,改善缺血区的血流供应。
少引起低血压,且易被耐受。 4. 房性心动过速,维拉帕米、地尔硫卓有明显优点。 5. 洋地黄化的患者,慎用维拉帕米。
第十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不良反应——钙通道阻滞药的不良反应是它们治疗
作用的延伸。
1. 主要是严重的心脏抑制。 2. 速释硝苯地平可增加心梗的发生率。
第十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注意事 项
3. β受体阻断药可降低心肌梗死的死亡率。 故应及早使用,且需继续使用2-3年。
第十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注意事项
哮喘、心衰、冠脉痉 挛不宜使用。 长期使用突然停药, 病情反跳。
第十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第五节 抗心绞痛药物的治疗应用及评价
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 消除诱因:消除引起冠状动脉硬化的诱发
1. 因钙通道阻滞药扩张外周血管,监测血 压。
2. 钙拮抗药与β受体阻断药合用,两者对 心肌收缩力和传导系统都有抑制作用, 注意观察心脏反应 。
3. 伴有心衰、窦房结功能低下、房室传导 阻滞禁用。
第十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第四节 β受体阻断药
药物 普萘洛尔、吲哚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 尔等 。
第十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 抗心绞痛作用机制
➢ 主要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 、降低血压来降低心肌耗氧量。
第十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临床应用及评价
1. 对稳定性心绞痛,β受体阻断药可减少心 绞痛的发作频率,改善心绞痛患者对运 动的耐受能力。
2. 对冠状血管痉挛(变异性心绞痛),硝 酸酯类和钙拮抗药有效,β受体阻断药不 应单独应用。
➢ 通过阻滞血管平滑肌细胞Ca2+内流,阻力 血管扩张,心脏后负荷下降。
➢ 冠状动脉平滑肌扩张有利于冠脉流量供应 。
第十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临床应用与评价
1. 伴有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选用硝苯地平。 2. 伴有心衰的患者,要扩血管治疗,禁用钙拮抗药。 3. 血压较低,硝苯地平可引起低血压进一步恶化,较
2020/11/28
第十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有关意见,将心绞痛分型如下
n 稳定型心绞痛 最常见,多由劳累、情绪激动或 其他增加心肌需氧量的因素所诱发。多在体力活 动时发病。
n 不稳定型心绞痛 包括初发型、恶化型及自发性 心绞痛,有可能发展为心肌梗塞或猝死,也可逐 渐恢复为稳定型心绞痛。
n 变异型心绞痛 为冠状动脉痉挛所诱发。属于自 发性心绞痛,休息时也可发病。
第十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抗心绞痛药物的合并应用
1. 硝酸酯类和β受体阻断药 2. 钙拮抗药和β受体阻断药。 3. 钙拮抗药和硝酸酯类。 4.钙拮抗药、β受体阻断药和硝酸酯类。
第十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